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语言交际中体态语的多维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是通过人的姿态和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它是一种语义非常丰富的交际手段,是人脑活动最真实的显现.体态语同语言同时参与交际过程,共同完成交际活动.本文论述了体态语的特征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略论体态语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态语是语言的一种,属于非言语性的语言,它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图象符号系统,体态语具有有声语言的伴随特征,它在信息传递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体态语主要用于辅且有声语言交际,表达情感信息,使理性信息具体化,调节交际过程,参与礼义交往。  相似文献   

3.
符号是人或人类社会的本真存在方式,而交际又是一种多符号体系参与的行为。体态语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交际符号,理应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将体态语纳入符号学研究范畴的理据出发,分别对体态语的起源、定义、分类、特征及功能进行了多维度的符号学解读和剖析,旨在揭示体态语的符号本质。  相似文献   

4.
吴诤 《海外英语》2014,(12):190-191,217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态语在际交往中扮演者尤为重要的角色。该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体态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人体各个部位在交际中起到的表意作用,并从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手部动作等方面对不同文化下的体态语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加强对体态语差异的解读,减少误解,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体态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语言符号一样,体态语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交际中常见的一种非言语交际手段,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探讨了体态语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不同文化意蕴及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中西内外,非语言交际活跃在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的大舞台中,它具备规范、反驳、替代、补充和反复的功能。而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对比中西方,文中集中阐述了中西方人士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触碰三大体态语领域的不同。由此,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体态语这一重要非语言交际符号,再结合自身的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做到真正与外籍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文章结尾处更是结合实际教学对象——护理专业学生,论述了培养其非语言交际能力对于他们在与外籍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又称态势语,它是通过表情、身姿、目光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体态语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虽然不能与有声语言相提并论,但是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课堂教学过程是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有声语言为  相似文献   

8.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体态语,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比起有声语言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历史却不长.上世纪50年代初,西方才有人对体态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80年代末我国语言学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的学者们在注重语言研究、分析的同时,也开始对体态语进行研究.可以说体态语之所以长期而广泛地为人们所运用和研究,就是因为它具有独到的交际功能,常常能显示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体态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态语是交际中常用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着重关注非语言行为的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通过比较中西体态语的共性及差异,探讨了中西文化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民族性格等四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认为:“有声语言或词的语言始终是人类社会唯一的能作为人们完善的交际工具的语言。”这一直被国内语言学界视为不可动摇的经典论断,奉为圭臬。语言在语言学研究的领域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而始终默默无闻地同语言一道在人类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态语(人体语言),往往被排斥在语言学的门槛外,认为它的交际作用微不足道,不能与有声语言相提并论,因而被人们忽略。近年来,国内一些语言学研究者开始重视研究体态语,发现人类交际不能离开体态语,有时体态语的交际作用并不亚于有声语言。对此,本文拟从视觉在交际中的特殊功效、体态语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显著作用等方面谈点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标点符号及文字的变异。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捷、自由轻松、生动幽默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因此很受网民尤其是学生们的欢迎,但其中出现的有意与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规范背道而弛的现象应引起重视。若长此以往,将时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语言具有单层结构,艺术语言具有双层结构。普通语言的单层结构决定其单一功能即表述功能,而艺术语言的双层结构决定其双重功能即表现功能:第一,传递语义信息的功能;第二,传递审美信息的功能。艺术语言凭能指与所指的偏离,语法变异、运行情感逻辑等手段实现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社会性表现为语言依赖社会而存在,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具体体现为语言是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不是个人现象;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不是纯粹的生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不是一般的社会现象;语言具有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14.
象似性是语言符号和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语言中象似性可分为影象象似性、拟象象拟性和喻象象似性三种类型。网络语言作为语言一种新的变异形式,存在大量的象似性现象。以象似性理论为指导,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层次地分析,揭示出网络语言的象似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而客观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它广泛应用于文章写作和口语交际中,并且发挥着精确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模糊语言在口语交际中、文学写作中和应用文写作中都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我们对模糊语言应有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语言规则使用不得体的二种语言现象。通过对语用语言失误简单的阐述和刻画,借助一些语例,从语言使用者、语用推理和语境等因素对语用语言失误的发生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语用语言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利用语境避免或减少语用语言失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符号说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一方面与外部沟通使自己的合法性得以确立,另一方面,作为符号本身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化世界。当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后,网络语言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当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出现原理、现实意义时,我们对网络语言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言准确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语言是人们长期在立法、执法、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等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变体,在长期的使用中形成了以准确性为基本特征的多种语言风格特点.准确性风格特点的形成是由法律所具有的控制个人和群体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的.为实现准确性这一目标,法律语言应用者应从内容明确和表出方式准确两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认识语言的本质,不能仅从语言的外部,从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功能看问题,还应从语言的内部来抓住它更为本质的东西。语言的本质就是音义的差异和统一。语言的发展,就是音义之间发生新的差异,并从而取得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数学方式表达和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中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数学语言使用不当而表达不清甚至导致教学失误是常见的,这就需要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