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2.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 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 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 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看到他举左手 ,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 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这位教师便主动接触这个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鼓励他说:“以后老师提问,不会的,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老师就不会让你来回答;会的,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老师就让你来回答。”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开始提了一些问题,这位学生都勇敢地举起了左手,后来他终于举起了右手,该老师赶紧让他发言,结果他答对了。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同学自信地坐下了,脸上还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听罢,我们不禁为“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拍手叫好。“请把…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这位教师便主动接触这个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鼓励他说:“以后老师提问,不会的,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老师就不会让你来回答;会的,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老师就让你来回答。”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开始提了一些问题,这位学生都勇敢地举起了左手,后来他终于举起了右手,该老师赶紧让他发言,结果他答对了。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同学自信地坐下了,脸上还露出难得的微笑。听罢,我们不禁为“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拍手叫好。“请把你…  相似文献   

5.
曾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日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管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便主动接触这个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鼓励他以后要勇于回答问题.教师告诉他,如果不会,举左手;会,就举右手,老师就让你来回答.第二天上课,老师提问时,这名学生勇敢地举起了左手.再后来,他终于举起右手了.这位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深深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提问,有个孩子怕同学瞧不起,每次总是举手,老师很是同情,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就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回答你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回答你就举右手,老师见你举的是右手就不让你回答了。”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人”。河北省安国市的一位老师,为了给自卑的“差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课堂上特地挑了一位高高举手的“差生”回答问题,可是该生站起来后却哭着说“不会”。不会为什么举手呢?课后这位老师了解到,原来因为别人都会,如果他不举手,别人就会看不起他。了解到这一原委后,老师没有讥笑他滥竽充数,更没有抱怨他“不会”还来凑什么热闹,反而感到这位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于是老师建议他,下次举手时如果真会就举左手,否则就举右手。老师看到他举左手时就尽量给他提问机会。就这样,没过多久这名学生就变得自信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后来,老师把这个“秘诀”悄悄告诉了其他几位“差生”,很快,全班的“差生”集体上了一个台阶。教师要给学生人文关怀,要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主动性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在顺其自然的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夕阳 《师道》2004,(6):17
一次,笔者在参加某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上课老师神采飞扬,不时提问,而学生均举手频频。但能被老师提问到的学生不多,面不广。有部分学生被连连提问到,而大部分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课后,有几名学生连说没意思,笔者当即询问了几名学生,回答的是:“因为要上公开课,老师要求我们,提问时大家都要举手。能回答的举左手,不能回答的就举右手。不然的话,要被老师‘秋后算账’的。”那么举手情不情愿呢?不少学生回答说不愿意。再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不少老师平时很少或从不提问他们,举不举手都一样,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问了也白问。这一情况引起我的…  相似文献   

9.
正开篇短章:有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总爱举手回答问题,但当老师问他时他又答不上来。老师好奇地问他原由,他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于是老师私下里告诉他,以后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这个学生由此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上面的故事摘自《《人民日人报》时评《师者魅力是学子的心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自己鼓起勇气大胆呢?比如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我举不起收来。”!“我是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现在特怕特怕上课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一回答就结巴,怎么克服呀?”  相似文献   

11.
尊重与自尊     
背景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河北安国市的一条教育新闻: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手要求回答问题,老师提问他却答不出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功,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到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不是太脆弱了?  相似文献   

12.
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左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  相似文献   

13.
因为害怕被同学笑话,一位学生尽管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还是要求举手发言。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学生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礼赞了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老师,他的细致和体贴,使一个“哑口无言,当众出丑”的学生考取了全班第一名,并最终考上了大学。对于“差生”的“我”,老师先是做了耐心的启发:“学习时不要不懂装懂,农村出身不是你的过错,那反而是一种资本,你不要自卑。”接着是满怀善意的诱导:“以后我提问时遇到你懂的题你举起左手,不懂的题你举起右手……我就知道该不该叫你回答。”此后,通过细心的统计,指出“这段时间你举左手的次数为25次,举右手的次数10次,再加把劲,争取把举右手的次数降到5次”,对“我”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我”感…  相似文献   

15.
那天,我们旁听一位老师的课。当 他刚问完问题,一名学生就“刷”的举 起了小手,他笑了。但随着那位学生丢 三落四的混乱回答,笑在他的脸上慢慢 消失,没等这位学生说完,他就不客气 地说道:“难道你不懂应完全想好了才 举手回答吗?”“难道我不能先举手才 去想怎么回答吗?”学生也为老师打断 他的话而懊恼, 嘴里喃喃的说道。 “妙!”我心里不禁暗暗为学生的回答 喝彩。“完全想好才举手回答”与“先举 手才去想怎么回答”这是多么奇妙的哲 理啊! 记得前不久从报上看到一则真实的 故事,说的是1973 年…  相似文献   

16.
“今天,咱们是第一次见面,我第一次给你们班上课。咱们认识一下,我叫靳家彦,你们就叫我———”“靳老师!”学生齐声答道。“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智力游戏,通过游戏老师可以对同学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要先———”“举手!”“对!举手时,请同学们一律举左手。略微高出头顶,好让老师看见,不要发出声响,好不好?来,咱们练习两次:举手,放下;举手,放下!”“现在,咱们改变一下约定:我说举手,你们放下(不举);我说放下,你们举手。”随着老师口令速度的加快,有的同学就乱了套。在一片笑声中,师生…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充满爱,是每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品格。然而,我们在强调爱的时候,不要忘记“尊重”这两个字,因为尊重比爱更重要。不久前媒体报道的那位让学生举左手或右手的老师,深知“尊重”二字的分量,他用“会时举左手,不会时举右手”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让我们看到,尊重的力量有多大。试想,如果这位老师根本没有注意那位后进生举了手,或者讥诮说:不会还举手,凑什么热闹!甚至侮辱学生:简直是猪脑袋,无可救药!或者无动于衷地说:哦,我知道了,你回去吧———从此再不给这位学生以机会,那么,…  相似文献   

18.
休闲广场     
本班笑料孙森/青岛一我班语文老师提问有个习惯,就是总爱叫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可这次,老师却偏偏叫了一个举手很高的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我不知道。”“不知道你举手于什么?”“我以为举了手您就不会叫我了。”二数学老师讲完课后对同学们说:“本课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大胆提问。”同学们没有反应。‘’这堂课内容既多又深,不好理解,希同学们大胆提出问题来。”这时,有个男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对老师说:“老师,能不能把课重新再讲一遍。”三今日大扫除。卫生班长为使同学们尽快分配到任务,而不致于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19.
开学初,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我向学生提问时,发现班里平时表现最差的一位学生也跟随其他学生一起举起了左手。然而,当我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他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了,如果我不举手,大家会笑话我  相似文献   

20.
“在我举手回答问题时,F老师从来不会叫我;而当我上课讲话时,他总是让我坐在教室最前面的那张桌子旁作为对我的惩罚。那时我感觉到自己很无能。我讨厌这样的事实:老师总是让聪明的学生做各种事,而却忽略了我们差生的存在。”“行为学习理论表明,不强化一个行为就会减少它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