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时代是撩拨激情的琴弦,她拨动了学生遐想的音符,她拨动了语文诱人的美丽。语文更是社会的语文,她是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是对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的升华。而课后习题就紧紧地抓住时代的脉搏,时时洞察社会的现状。它是对文本教学内容的侧重和强化,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更是教材使用的突破与切入。我们不可小视它的妙用。  相似文献   

2.
她是"人民教育家",她是"最美奋斗者",她是"改革先锋",她在三尺讲台躬耕70年,在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于漪!通过研读于漪老师的课例,探寻那一堂堂受学生欢迎、知识丰富、情趣横生的使人入迷的语文课是用怎样的教学语言来"粘"住学生!锤炼语言,拨动学生独特的琴弦;总结经验,展望语文教育的明天。  相似文献   

3.
于漪用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于漪的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她的民族立场、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中,体现在她的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为人之道中。她把语文教育的根深扎在民族和国家之中,用生命去拥抱教育的使命,将奉献作为人生最美的追求。她“以死求活”,扎实功底,追求大基本功;她以人为本,用生命唱歌,拨动学生的心弦;她有仁者追求、君子操守、圣人情怀。她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大先生”。学习于漪精神,践行于漪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所有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4.
木雕语文     
编辑导语 我品味着《木雕语文》这首诗.仿佛听见了小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我喜欢语文,但我对她的喜爱因考试而变得不够纯粹”.热切、纯真的话语道出了万千学子的心声,也在不知不觉中拨动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5.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她审美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一点体现在她的语文课堂具有美好和谐的课堂心境、自由融融的师生亲情关系、丰富形象的语文教学手段等方面,充分发掘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让课文所蕴含的美触及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陶冶学生的心灵,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一、以情促情,调动情感体验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大多是  相似文献   

7.
语文内容中,孕育了众多的审美内容,是陶冶学生情操、拨动师生情感琴弦的好素材.因此,重视审美体验与教育,提高教师与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百花丛中,我们高兴地看到教育战线开放出象张凤莲这样一朵清芬的鲜花。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老人的尊敬,对爱情的坚贞,对学生的爱护,无不深深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她具有社会主义时代高尚的伦理道德情操,有着一颗宝石般晶莹的心。人说教师要为人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是知识性的课堂,也是情感性的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情感资源,去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让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道破了文章是情感的载体的奥秘。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去拨动、震撼学生心灵的“情”弦。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拨动学生情弦,增强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一、巧设悬念,拨动情感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含的真挚感情、打击学生的心弦,激…  相似文献   

11.
许菊 《考试周刊》2012,(79):26-26
语文教学是一种美,应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感受美,要真正展现语文内在的美,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手段,它能很直观地表现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个女生,我是热爱语文的,也从小便喜欢每个语文老师。在我眼里,语文老师教课本里的内容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与众不同的是,老师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课本里的知识,还有人生。看了老师写的中学时代,从她笔下的一个个老师那里,我读出了她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青春     
青春,是一首动人的诗,虽然短小,却浓缩了文字的精华。 青春,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像鸟儿掠过天空,只留下扇动翅膀时映在天空的剪影。 母亲喜欢唱歌,每次听到那些曾经拨动她心弦的老歌时,总会轻轻哼唱,然后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听着母亲的哼唱,感觉她的青春仿佛还停留在昨天。母亲的青春,印刻在这些经典的、耐人寻味的曲调与歌词中了。 而我喜欢郭敬明,也爱安妮宝贝,觉得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个性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一种美,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感受美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要真正展限语文内在的美,通过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手段,它能很直观的为学生提供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  相似文献   

15.
吾爱吾师     
老师,给我许多的感动,让我有许多的恩谢。这最美好的情感不时掀起波澜,拨动我的心弦。老师们的形象水到渠成地流露于我的笔间。最严厉的老师——班主任杨老师。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她严肃批评我们;当我们取得了一点小成绩的时候,她提醒我们不要骄傲。她的教诲,刻在我们每个同学心中。但是,她又是那么亲切,当我们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她耐心地教导我们,当我们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毫不厌烦的给我们讲解。最难得的老师——曾老师。在同学们心目中,她是一位知识丰富的语文老师,说起话来自然是字斟句酌,颇有作家之风。但她身上最令人佩服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一种美,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感受美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要真正展现语文内在的美.通过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手段,它能很直观地为学生提供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一种美,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感受美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要真正展现语文内在的美,必须通过多媒体这样一种方式和手段。它才能很直观的为学生提供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9,(8):34-35
于漪是教师的楷模。这并不在于她拥有杨浦区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等诸多光环,而在于她的崇高师德和对语文教育多年以来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更在于她身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年轮,是中国教育不可多得的财富和可贵的研究资源。从本期起,本刊推出“于漪茶座”专栏,以文摘形式,呈现给读者于漪教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让课文所蕴含的美触及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陶冶学生的心灵,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打破了过去僵化的教学模式."以读代讲"已深入课堂.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多起来了,但是,老师的读却少了.其实老师的读对学生非常重要,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拨动学生情感的弦,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