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谷城是20世纪卓有成就的革命家和学者,他对史学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不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即“历史完形论”,为史学研究开创了新理论、新思路、新理念,而且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两座丰碑。周谷城还以大量的史学著作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史学教育中,为中国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学英才。  相似文献   

2.
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辞赋家。一生有很多著述,他撰写的《汉书》是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此外,他的《两都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舜徽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也是20世纪《史通》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专著《史通平议》,注疏与评议相结合,在内容上较前人著作更为丰富。他将《史通》置于中国古代史学演进的路径之中,高度评价其史学批判性质;并以褒举其精华,亦不护其短之态度,公允评价刘知几史学批评得失。  相似文献   

4.
汉末学界巨匠应劭,生于累世通显的官僚世家,长于东汉王朝行将崩溃的桓、灵、献时期。受中国传统史学“经世”思想的影响,应劭为挽东汉王朝大厦于将倾,报累世之恩德,极力倡导“经世致用”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贯穿于他宏富的学术著述与一生的言行中。他的这种学术思想不但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而且把中国传统史学“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也进一步地发扬光大了。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1619—1692),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民族志士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不仅在哲学、史学、经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词于当时文坛独具一格;其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斋诗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戏剧方面,写有《龙舟会》杂剧一卷。这部作品和王船山其他著作一样,  相似文献   

6.
范文澜是与郭沫若并称的老一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他在史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除了两部影响巨大的著作《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以及对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的代表性论述之外,还因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探索经学,被誉为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学的开创者。以下我们先简要叙述他的经学研究历程,之后再进一步论述其经学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壮  吴玲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39-141
刘知几《史通》,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当时他提出许多具有代表性、专业性的观点和认识,总结中国古代史书编撰的理论和方法,其中不仅有“实录”“简洁”等史学编撰理论的探讨,也有文史关系的阐述。此书一直是史家津津乐道的史学专著之一。  相似文献   

8.
史学审美是对史学现象和史学著作的价值评判,属于史学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古代,《春秋》的是非褒贬、《左传》的叙事简要、《史记》的实录无隐、《汉书》的周赡丰绪,受到了历代史学批评家的重视和推崇,被视为评判各类史著得失的主要标准和审美尺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发挥了导向、规范、调整和推动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它萌芽于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口耳相传、神话传说和历史传说相互交织,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史学的显著特征。中国史学形成于奴隶制时代。商周时代甲骨文、金文为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到了春秋时期,《春秋》、《左传》相继问世,表明中国史学著作的撰写达到较成熟的形态。先秦史学是祖国史学催生和萌芽的时期,它为后世史学的勃兴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应客观评价罗章龙的经济史学思想及其学术贡献。《中国国民经济史》是学术界第一部以“国民经济史”命名的通史性的经济史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史学原论》是第一部概论性的经济史学论著,它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经济史学科体系。《原论》提出的“史型论”,是经济史学界较早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因为《全球通史》和全球史观而闻名于世,成为全球史观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和全球史观的引入对中国史学产生影响,促使了中国世界史学的革命性变革,全球史观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史学理论的奠基者。《中国历史研究法》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被称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史学概论性质的专著。书中详细记述了其史学思想,对于中国史学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内容的概述,简要介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史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陈邦瞻是明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前史学界对其关注较少。他一生编撰了《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两部史学著作,形成了其独特、进步的史学思想。陈邦瞻突出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纪事本末体,使之与编年体、纪传体并驾齐驱,这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史传》篇专论史学,对史学源流、史书体裁、史学功用、撰史原则、修史态度、著史方法和步骤等都有精辟见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文,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海辰  侯飞 《考试周刊》2011,(20):37-38
产生于盛唐时代的刘知几《史通》,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具特色的体例完备的历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不但在著作名称上标新立异,而且在著作框架的设计和论述方法上都独具特色。他在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史学理论问题,本文仅以《六家》、《二体》、《史官建置》、《古今正史》四篇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 (1877— 1927),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他是引进、吸收、融解域外学术思想,以及运用西方学术理念与方法诠释中国古代典籍的先驱,也是率先破除限制我国学术发展的古今、中西及新旧畛域的先锋。他除了在史学、文学、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成就外,还着力于教育学的研究。他翻译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8种教育学著作, 1911年以前,翻译西方教育学著作之多,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他参与创办并主编了中国近代第一份教育刊物《教育世界》,并最早把西方近代哲学观念引入教育研究,成为教育史上第一位尝试在近代心理学、…  相似文献   

18.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朝刘知几所撰《史通》是中国古代一部划时代的史学评论著作,为历代学人所注目。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中,《史通》的史学价值、文献价值和《疑古》、《惑经》的思想倾向等都受到四库馆臣的高度重视。他们借助《史通》中的一些合理史学主张,来对一些史学问题和史书加以评判;引用一些内容记载作为理据,来对一些史书进行考证。这既体现了《史通》和“史部”在中国史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表现出四库馆臣具有相当的学术眼光和水准;而对《史通》中“疑惑”思想倾向的批评,又带有封建学人的明显局限。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撰写的《史学要论》于1924年出版,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这部著作的问世已有九十多年,它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它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不断进展反而显得更加增强。从新时期以来史学概论教材的不断重新撰写,可以明显地看出《史学要论》在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