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有家吗?它的家在哪里?追寻语文的家园,言下之意是不是说语文迷失于异乡的小路上?那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路的?为什么会迷路?如果要去寻找,北斗在哪里,灯光在哪里,路径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曾有专家问中学生:粮食从哪里来?答:超市。肉从哪里来?答:超市。衣服、手机、电视等等从哪里来?答:全在超市。同样的道理,如果你问许多孩子,钱从哪里来?答:从父母口袋里来。再问:父母的钱哪里来?  相似文献   

3.
寻找幸福     
我是一朵落花,伤感地在轻风中徘徊着,飘舞着……啊,哪里才是我的方向?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哪里才是我要寻觅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母婴世界》2011,(8):144-145
风是从哪里吹来的?云是从哪里飘来的?太阳下山后到哪里去了?便便;率进马桶后又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支撑点在哪里?素质教育的核心突破点在哪里?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人们在思考,在争论,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多的是困惑,是焦灼,是期盼,是无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6.
小的时候,我经常在跑着玩的时候呼唤,哥哥,你在哪里?长大,点了,我时常坐在门墩上、或在园里的井台上呼唤,哥哥,你在哪里?成年之后,我执意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呼唤,哥哥,你在哪里?几十年里,每逢“七七”事变纪念日、“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我都要呼唤,哥哥,你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搞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优点在哪里?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了解吗?学校配合的切入点在哪里?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现有评估制度的弱点在哪里?要不要改革?一份来自一线教师的调查报告为我们如实解答了上述问题,从而揭开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课程、老师与新课程及素质教育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绿色的铃声     
“惊喜在哪里?惊喜在哪里?惊喜孕育在那冬季的回忆里。”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我常在想,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比不上城市的小学生,问题出在哪里?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是生源?还是师质?还是教学条件?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文题】 有一首歌唱道:“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11.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美丽的山林里。”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寻找春天吧!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2010,(10):20-20
曾有专家问中学生:粮食从哪里来?答:超市。肉从哪里来?答:超市。钱从哪里来?答:父母口袋。父母的钱哪里来?答:单位、公司。再问:为什么?无人回答。  相似文献   

13.
《海外英语》2014,(1):30-30,63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度过的最不同寻常的假期是什么,是在哪里?你在那里都做了些什么?你花费最多的假期是什么,是在哪里?你觉得钱花得值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上有天堂     
《小读者》2011,(6):35-35
列车上,中年男子问小女孩儿:"你是哪里人?"小女孩儿一口地道的陕西口音:"我是陕西渭南人。叔叔,您是哪里人?"中年男子笑了笑回答道:"上有天堂,下有哪里?叔叔就是哪里人。"  相似文献   

15.
简单的幸福     
蒋莹 《广东教育》2011,(11):63-63
幸福,一个能给人带来愉悦、温暖和踏实感觉的词。作为一名教师,我常想,我的幸福在哪里?幸福来自哪里?怎样才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稻城     
《红领巾》2009,(9):30-31
还记得3月的“小编冲锋号”记录的是哪位小编的逸事?没错,蛋糕兔。还记得那是一件有关什么的事吗?没错,稻城在哪里,那么,稻城在哪里?它是如何美丽?现在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7.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最深刻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嘀哩嘀哩     
望安 《特区教育》2009,(5):15-15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 这里有绿草, 还有耶舍唱歌的小黄鹂。  相似文献   

19.
风风,在哪里?他在教小草做体操。风,在哪里?他忙着把大树摇一摇。小草和大树都不动了,风,不知道哪里去了?云·雨白白的云,慢慢的变灰了,灰灰的云,慢慢的变黑了。淅沥沥……淅沥沥……下雨了……雾风,不知道从哪里推来了白白的雾。盖住了街道和房屋,盖住了花草...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语文     
语文,该关注什么? 从事语文教育多年,我一直认为在思考语文该关注什么之前,应该弄懂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素养到底从哪里来?是从听老师讲课中来,还是更多地靠自己阅读感悟得来?第二个问题:学生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不上语文课,他的语文成绩会差吗?如果一个学期、一年不上语文课,他可能会差在哪里?损失在哪里?第三个问题:真的有必要篇篇课文都那么细讲、那么分析吗?该在什么地方讲、怎么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