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2.
小说的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大量的事件处理来设计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作者严格遵循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实写与虚写、延展与聚焦、着重与忽略等写作技巧的综合运用,使<红楼梦>的事件处理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为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小说阅读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高考对小说的考查主要有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多个层级。就命题指向来说,主要是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就是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概括主题内容,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而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有效地阅读小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在“知要素。识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蓄势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其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而小说阅读的难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阅读小说先要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题思想;接着在特定的环境中分析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能鉴赏构思技巧,分析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主要的要素。那么,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这成为语文教学中小说部分最关键的一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8.
《史记》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人物传记中。具体地说有两点:一是故事情节的生动描述,一是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下面以高中教材《项羽本纪》的节选《鸿门宴》为例,分析《史记》中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语文课文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环境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在日常的小说阅读中,大多数学生仅仅被其中悬念重重、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却忽略了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其实是一种"浅阅读"的体现。小说是"社会的一面明镜",她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她讴歌人性的光辉,也揭示社会矛盾。显然,小说有着她相对的深刻  相似文献   

10.
爱丽丝.沃克在《日用家当》中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了黑人妇女的不同性格。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解读能很好地与作者交流,明了作者在故事情节中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了解人物的性格还可以更好地认识故事的主线,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为小说单元。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本单元学习重点: 1.以小说知识为指导,结合课文,理解小说的特点。 2.学生精练的形象的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考点综述】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通过故事情节构成、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阅读一直是语文中考盛筵上不可或缺的主菜。它的考查也是围绕着故事情节的构成方法、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等方面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主要的要素。那么,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这成为语文  相似文献   

14.
郭姿 《广西教育》2013,(10):59-59,73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从小说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小说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艺术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初中语文课本选用的一般是短篇小  相似文献   

15.
小说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说教学能够较为直接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材所选课文都是经典作品,学习这些作品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小说表现的主题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都融入在人物形象的创作中,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我们可以从分析描写方法、分析环境描写、把握故事情节等方面来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6.
明清小说在取材上,由民间传闻逐渐转向文人创造;在描写上,由重故事情节的叙述转向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由类型化转向个性化。说明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小说阅读     
了解小说同学们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时阅读和欣赏小说有很大帮助。一、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第一,人物形象。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编排都有着较浓厚的夸张和虚构的色彩。夸张修辞格的运用能够充分地体现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想,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并且给读者带来美好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薛晨 《语文天地》2014,(9):15-16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只关注小说的情节,而对人物形象、小说的内涵理解不够,由此造成了分析问题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回答。在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是重点,而故事情节和环境则是为人物描写服务的,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而深入到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掌握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晓  钟再强 《英语广场》2021,(11):21-23
《红楼梦》中“情小妹”尤三姐的前后形象转变比较戏剧化。在《红楼梦》的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该人物形象的完整程度有所不同。本文根据原文故事情节,将尤三姐这一人物形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该人物话语的英译进行不同译本间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相比于杨宪益译本,霍克斯译本更好地再现了尤三姐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