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的高端化,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广东的创新集群主要集中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但存在部分集群缺乏核心技术、持续竞争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创新集群应顺应广东省未来发展的两个大战略——“双转移”和服务业升级,着力向高端型、原创型、服务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通过企业在特定产业和地域的集聚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该文从产业集群分工协作和创新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类似产业集群"市场风险抵御和修复缺陷两大功能的缺失,提出通过修复"类似产业集群"缺失的功能,使其成为真正的产业集群,从而保持产业集群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8,(2):20-23
全方位剖析了亳州中药集群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从中药材种植面积、产业集群规模、中药商贸流通体系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指出亳州市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创新能力不足、集约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等问题,分析了亳州市中药产业集群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品牌、创新、服务平台等升级要素,认为亳州市中药产业集群应以生产加工型企业为主导、"中药+养生+旅游"有机融合、内引和外联相结合为方向,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交易创新的发展道路,并提出提升中药材种植水平、完善中药产业物流体系、延伸中药产业价值链、打造中药产业质量诚信体系、建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明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内涵,分析了福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创新缺失原因,并基于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理论,从政府、集群、企业3个层面提出了培育福建产业集群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为高校专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专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匹配程度有着深刻的内涵,是提升高校专业设置合理性、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要求。提高专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匹配程度是缓解高校就业压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扩散和专业化分工的要求,需要落实推动校企合作办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发展路径,也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支持和监督等职能。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的制造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多样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进是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进行的。随着模块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模块化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它大体分为三种演进路径:集权型、核心企业协调型、网络组织型。模块化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其竞争优势有四个方面:第一,从竞争关系来看,模块化产业集群改变了企业间的竞争机制,整个供应链中形成一种竞合关系,这种竞合关系反过来也可以优化整个模块的供应链系统。第二,从交易费用来看,模块化产业集群可以降低资产专用性风险;降低交易的协调成本,提高交易频率。第三,从创新效用来看,模块化产业集群可以实现效率和创新的有效统一。在模块化产业集群中,各子模块之间展开"背对背"竞争,模块的供应商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模块化产业集群中,各子模块之间同时平行开展工作也有利于创新。第四,从抗风险能力来看,一方面模块化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自发的系统,它可以自我调节、自发进化,因此它可以应对内生风险;另一方面模块化产业集群也可以提升产业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化解因产业衰退而带来的结构性风险,从而可以提升集群的抗外生风险能力。模块化产业集群所特有的竞争优势,使得集群内部成员可以共享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7.
高鹏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3):120-122
产业集群是构建节约型区域发展模式的必选路径,它具有经济性,能够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基于产业集群的节约型区域发展模式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重视环境建设,努力构建节约型产业集群平台;着力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增强产业集群内部的科技创新活力;强制性地培育特定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节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毕节试验区是一个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这为毕节试验区形成和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的依托条件和物质基础.在分析资源型产业集群特征基础上对毕节试验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缺陷进行研究,并针对毕节试验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从宏观和微观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毕节试验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和长效发展是试验区现在争未来实施“三化同步”战略不可逾越的鸿沟,打遣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毕节市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都市型产业集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将SWOT分析这一分析工具用于区域战略发展研究,对杭州都市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结果表明:推动现有都市产业集群成为创新集群;继续建立完善推进都市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机构网络;注意集聚相关专业人才是提升杭州市都市产业集群要采取的三个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推动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因此,实现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考察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了产业集群视角下,通过集群内部企业的横向联合形成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协会建成稳定的协作关系,构建一个联动创新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的动态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制度性因素可以导致集群发展的分化,辽宁丹东与盖州的柞蚕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印证了这一点。针对辽宁柞蚕纺织产业集群分布的地区优势,建议整合资源,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延伸柞蚕纺织产业链条;借力桑蚕丝织品销售网络和渠道;展开国际间技术合作,以便节约集群企业交易成本,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和地域寻租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工理论、成本交易理论和产业租金理论,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旅游产品具有较长价值链、丰富差异化空间、组合和流通的便捷性和较高产业关联度及创新需求,要求空间应具备充足要素禀赋、高效组织机构、充足市场供需和有效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是南通市支柱产业之一,南通建筑业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并呈现出建筑产业集群的特征。通过分析南通建筑产业现状,对南通建筑产业集群效应进行研究,提出促进其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白沟箱包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市场需求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力量,共享机制降低了产业集群的成本。公平竞争环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条件。白沟箱包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城镇化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安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建立了合肥和芜湖两大动漫基地,拥有大量动漫企业和动漫制作人才,加之动漫市场需求旺盛和政府政策倾斜,使安徽动漫产业具备集聚优势。但安徽动漫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缺乏原创人才,也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两基地间也未形成竞争优势。动漫产业要形成区域集聚优势,动漫企业应利用现阶段的政策机遇,强化高等生产要素,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战略与结构,拓展动漫产业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表现出较好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产业集群特有的产业组织结构,即产业集群具有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考察福建沿海产业带的动态分布,发现福建省主要制造业在各地的分布具有非常态性,各地区产业的形成与集聚过程有很强的内在规律性,产业在各梯度地区之间也无明显的转移特征。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要求区域产业政策应当基于地方经济环境,遵循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大力发展为本地生产服务的行业,协同各地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中产业集群以其集聚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产业集群中引进的FDI以其进入目的可分为两种,根据各类型产业集群中的FDI因素作用机理,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FDI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地农业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着产业链条短、关联机制弱、内部竞争机制不健全、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确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禀赋差异,致力打造农业集群发展平台,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努力构建集群内部利益均衡机制,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对手、机遇和政府等6个方面分析了湖南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并提出了提高实施人才战略,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实施需求拉动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相关和支持产业,完善产业链;推进信息产业中介组织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湖南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