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随着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阿交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东其他少数民族相继来到中国,这批人中,除贡使外,大部分是来华经商的商人,他们久居于中国,数岁不归,有的竟老死中土,“来华而侨寓于广州、泉州、杭州诸港者,以数万计。”①他们有的还在中国娶妻生子,繁衍不息,在  相似文献   

2.
唐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地处东南沿海的漳州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商口岸。大批穆斯林商人航海而来经商贸易,进而娶妻生子,落籍定居。“云月”墓碑、礼拜寺庙、白石丁氏、穆斯林大将等等,这些独特的事例成为漳州历史上的特殊印记。  相似文献   

3.
印尼"黑石号"沉船及其装载的梅县水车窑被成功打捞出水,为我们重新思考和考察梅县水车窑,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让我们知道作为唐代外销瓷之一的梅县水车窑,其外销的绝对年代是在晚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或之后不久;其输出路线是逆梅江而上,经宁江河和五华河,到达龙川(水陆转运点),并通过东江通道,以广州港为始发港而输出外销;其外销的区域包括"中国到东南亚(主要是苏门达腊爪哇)的贸易圈"和"东南亚到阿拉伯、波斯地区的贸易圈"。这无疑解答了梅县水车窑在外销上的许多关键性问题,并可再次补强广东梅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这一论断,甚至为研究唐代时期梅州陶瓷发展史、河运和海运史、对外贸易史乃至当时梅州社会、经济、文化问题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可以说,其价值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4.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汉代合浦地区的社会与文明发展影响深刻。通过史料考析、遗存研究、文化钩沉等方式,对汉代合浦地区的食源、食涵、食器、食习等文化内涵进行探究,以此揭示两汉时期合浦饮食文化的发展态貌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航线"的东方起点究竟在哪里?现有颇多争议。从地理科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方可揭示问题的本质。诚然,"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航线"的东方起点不只一两处,漫长的中国海岸线和各大河口,远航起点港星罗棋布。应当着重讨论的是,最为重要的起点港。从现代文化学的拓展来看,除了通常分析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之外,还应关注文化的自然基底。从这样的文化结构来看远洋航行的主要起点,问题就显得明朗。  相似文献   

6.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等问题的研究,已往的专家学者们似乎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东海和南海东部沿岸的港口,而地处南海西北部北部湾海岸、与东南亚、南亚有着更便捷海路、早在西汉时代就已经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合浦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吴传钧院士主编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一书,从考古文物、历史文献、地理学等多角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并进一步说明了环北部湾地区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是重要的经济文化圈。  相似文献   

7.
元朝时,中国海船主要从泉州、广州两个港口出航到印度贸易。出口商品以瓷器、纺织等手工业品为主;停泊交易地主要是沿马拉八儿海岸的几个港口;不仅与印度进行直接贸易,而且也在印度的古里佛等待波斯、阿拉伯商人进行交易,进口商品主要以香药为主;元代的中印贸易。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广州航海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省属公办海事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交通部广州海运管理局创办于1964年的广州海运学校;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州航海学院。学院坐落在南海之滨的广州市,现有黄埔和琶洲两个校区,毗邻著名的黄埔军校和"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名胜黄埔古港。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后期,西方殖民势力东渐,倭患荼毒,市舶司贸易衰落,广州、明州、泉州、福州等对外贸易港口相继退出,而漳州月港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快速兴起,成为中国东南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唯一合法的民间贸易港口.月港的历史地位表现为:首开我国民间海外贸易的先河,首度参与国际贸易竞争,首创民间海外贸易管理机制.同时,进一步养成塑造了闽南人的人文性格.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链条中,无论是从时间或是空间上看,漳州月港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热点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国出口船舶“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开航”,这是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史料记载。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断升温,与此有关的港口、城市,如广州、宁波、泉州、合浦、徐闻一直都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相似文献   

11.
贸易港管理制度研究在我国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推动丝绸之路发展,需要了解宋代贸易港的设立、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港口管理事务等一系列立法内容,总结出宋代贸易港制度在港口的安全性、有序性及推动海外交流、促进贸易繁荣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成效。但是,对于法律漏洞导致的缺乏稳定性、官员的廉洁性以及商人法律意识淡薄等严重问题也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2.
一、广东古代史秦国灭掉六国后,又统一了越族地区,第一次把广东地区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西汉时,两广地区的越人称为南越。汉武帝时,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是广东广州的南海神庙(广东沿海港口)。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到岭南和闽江流域。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明朝中后期,手工业规模扩大,广东佛山的冶铁业,日产铁六、七千斤。清代,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非法活动猖獗,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  相似文献   

13.
陈军 《文教资料》2011,(17):64-65
自唐代中叶伊始,陆上丝路因受交通阻塞迅速衰败,而随着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以及南方相对和平的有利环境,海上丝路开始蓬勃兴起。唐代的海上丝路主要有东海(今黄海)和南海两条航线,东海航线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朝鲜和日本,南海航线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和阿拉伯地区。唐代的海上丝路交换的不仅仅是丝绸、瓷器等商品,它更是世界各族人民灿烂文化和宗教、艺术、风俗等交流的桥梁,为世界各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跨文化的视野,考察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罗马帝国对东方的陆路和海上丝路贸易开拓发展的历史背景、状况和社会文化影响。罗马帝国早期,征服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财富、地中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道路与港口的建设、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境内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以及季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为罗马从事远距离的东方贸易准备了条件。古代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是路途漫长的东西方商业网络通道,其贸易更多地呈现出商人分段控制的特点。处在西端的罗马帝国虽然曾与东端的中国汉帝国有过直接的商业联系,但它更多地是通过埃及、阿拉伯、印度、帕提亚、中亚等地的商人间接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等商品。罗马帝国与东方多个国家与民族进行的丝路贸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它改变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产生了对丝绸和中国的初步想象;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与古代丝绸之路上其他国家的商业活动一起,促进了丝路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宗教的传播;古代丝绸之路上佩特拉、帕尔米拉等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在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古代丝绸之路上蔓延的传染病也对从事东方贸易的罗马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泉商的贡献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商帮,其主要的贡献在于"拓海",参与中国的海洋经济活动。其表现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体力量、在东南海洋贸易带上发挥枢纽作用、是台湾成为汉人主体社会的奠基者等五个方面。究其发挥拓海贡献的原因有:地理因素、人文积淀和大航海时代的三个方面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2004年文综卷中的一些历史试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对2005年的文科考生有一些帮助和启示。【例一】珠江流域文明的发展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12~15题。12.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隋朝13.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B.是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D.可到达波斯湾14.清代广州的“公行”是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官营贸易机构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外商设立的贸…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5,(9):10-13
黄遵宪对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贡献主要有:向清政府建言开放海禁,使丝路获得合法地位;维护丝路商路安全;保护丝路华侨商人利益;积极发展梅州对外贸易,使海上丝绸之路向内地辐射。  相似文献   

18.
1619年巴达维亚的建立,标志着荷兰在东南亚经营的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此后,巴达维亚与印度—阿拉伯—波斯的西线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印度的贸易,商船激增,货物繁多,利润丰厚;与阿拉伯的贸易,也在印度商馆的带动下有所发展;与波斯的贸易,商船往来稳定,利润可观,其中生丝贸易数量较大。这一贸易是1619-1669年间荷兰人在东方经营的主要贸易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位于岭南地区的南江是广东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早在史前时期便滋养着生活在其沿岸的众生。自秦朝时我国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后,南江流域又因其便利的水陆交通成为岭南地区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由于南江向北与连接岭南和荆楚地区的潇贺古道互通,其东部又为岭南政治经济中心番禺,因而南江流域又成为了楚地与岭南连通之锁钥,以及拱卫番禺的地缘战略前沿。而在汉武帝收复岭南,开通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后,南江又成为了四方文化的交流汇聚之所,发源于云南地区的铜鼓文化自西向东传入该地,并借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向南辐射,扩散到海南及东南亚各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江流域继续担负着保卫岭南、守护广州的地缘战略职责。萧齐政权时期,西南二江都护的设立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央朝廷对该地的重视程度。也就是在中央朝廷对南江流域管控的持续加强下,南江流域与外界的联系性进一步增强,并逐渐发展成为连接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道。产自西亚地区的神兽忍冬纹饰金手镯和有着鲜明东魏—北齐时期特征的菩萨像,都一再证明南江驿道是对接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20.
7-9世纪是中韩交流史上划时代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积极进行经贸往来,促进了韩国社会的飞跃发展和快速转型。隋及唐代早期两国经贸往来中朝贡贸易频繁,唐中后期民间贸易逐步发展并超过朝贡贸易,成为贸易的主体。频繁的民间贸易使两国航海和造船技术进一步成熟,并出现了中韩之间的海上直航。在此基础上,中外贸易的海上航线以中韩航线为北方起点,呈扇面向南、向西拓展,并由此开启了宋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