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现已出版的有关研究论著,大都认为是一部文学理论专著.近年来,随着文章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异议.王运熙先生说:"人们一提起《文心雕龙》,总认为它是我国最有系统的一部文学理论书籍,其性质相当今天的文学概论那样……但从刘勰写作此书的宗旨来看,从全书的结构安排和重点来看,则应当说它是一部写作指导或文章作法,而不是文学概论一类的书."(《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贺绥世先生说:"《文心雕龙》研究的不是单一的文学理论,而主要是文章学."(《写作》1983年第二期)我们认为这是切合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情况,也是符合该书实际内容的.因为《文心雕龙》的研究对象虽包括诗、赋、乐府等文学作品,但大部分还是论、说、书、记等常用文章;所论的内容虽涉及不少的文学理论问题,但基本上与今天的文章学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全面地、历史地研究《文心雕龙》,还它以本来的面目:一部文章学概论.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书中对文秘写作诸多问题有着丰富的论述:文秘写作的特性和功用;文秘写作的作者和文本;文秘写作的过程;文秘写作的语言等。《文心雕龙》最早构建起我国公文的理论体系,对于历史上的公文写作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文秘写作理论研究与文秘写作实践,依然有着可供借鉴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文心雕龙学"。各家学派以其自己学识所长,各见其所见,学术成就可谓蔚然大观。王志彬是"写作理论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王志彬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典型的写作理论专著,这不仅开启了"文心雕龙学"的新领域,而且使学界对于《文心雕龙》之性质有了新的认识。王志彬"三论"的出版,代表了其学术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文体论"对各种文体写作源流、写作特点、写作规律以及体裁界定、语辞运用与话语的表达等方面的探讨都有其独创性。在选文定篇、文体形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的应用写作理论对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应用写作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培养重心、审美追求等几个方面论述《文心雕龙》对当前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风是文章的作风。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全面地阐明了他对文章的认识,当然也反映了他对文风问题的认识。一、文风论思想贯穿着《文心雕龙》全书《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分四大部分:总论,文体论,写作论,鉴赏批评论。虽然每一部分的论述内容各有侧重,但是都贯穿着文风论。总论部分三篇:《原道》、《征圣》、《宗经》,主要论述文章的产生和文章写作、批评的准则。这是属于认识文章的总的原则,也可看作认识文风问题的总的原则。刘勰的《文心雕龙》不是毫无背景的纯学术著作,而是有感于当时形式主义文风流弊的发愤之作。本书第一篇《原道》所论述的文章‘本乎道”的观点,便是刘勰首先  相似文献   

7.
对《文心雕龙》一书的性质,我们应当从《文心雕龙》本身的组织结构和理论体系出发,实事求是地在原著内证中寻找坚实的证据,基于此,可以说《文心雕龙》以宏大的宇宙意识和厚重的人文意识为写作出发点,包含写作哲学、写作美学、写作思维学、写作行为论、写作技法论、写作主体论、写作对象论、写作学史、写作批评论、写作动力论等内容,是迄今为止中国写作学史上结构体系最严密、理论成就最高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写作学理论专著。其中《神思》篇是创作论的首篇,文中的“神与物游”、“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意——思——言”等观点对于当代写作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述,却带有明显的文学史意味,其中《辨骚》、《诠赋》等篇尤具代表性。刘勰并非有意撰写文学史,而是在探求各体文学特征和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不期然而然地走向分体文学史,在文体论和创作论的交汇中不期然而然地勾画出各体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这种异于近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撰述策略使《文心雕龙》得以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于一体,值得今人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大约成书于南朝齐末。约二百年后,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专著《史通》。由于这两部著作同属于学术性评论专著,因此后人往往将其相提并论。比如宋代学者黄庭坚就曾作过这样的评论:“刘勰《文心雕龙》、刘子玄《史通》……所论虽未  相似文献   

11.
文体论处于《文心雕龙》的关键地位,它决定着《文心雕龙》的本体性质,文体论论述了《文心雕龙》中包括的几个核心问题,即构思、体制和文质关系问题。《文心雕龙》的文体观对后代关于文体的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文心雕龙》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马白首次在内蒙古大学汉语系开设"《文心雕龙》专题",标志《文心雕龙》研究在内蒙古起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心雕龙》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陶格图慕在蒙文系用蒙语讲授"《文心雕龙》专题",并撰写《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王志彬(林杉)在汉文系授诸生"《文心雕龙》创作论",开辟从写作实践角度探索《文心雕龙》理论价值的新路。一九九七年至二○○二年,王志彬推出《文心雕龙》研究系列著作——《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和《文心雕龙批评论新诠》。"三论"的面世,奠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自治区《文心雕龙》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标志内蒙古的《文心雕龙》研究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论说》可谓是中国古典论文写作理论之集大成者,篇中的许多观点对今天的学术论文写作有着非常丰富的指导价值。本文从弥纶群言与辨正然否、师心独见、时利而义贞与飞文敏以济辞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心雕龙·论说》对现代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文心雕龙》原文所述可知,刘勰写作《隐秀》篇的主旨,是在提倡一种中正的写作之美,并提出如何创造这种写作之美的对应策略。据此,可以纠正当前将“隐秀”视为各种风格类型的意见。“隐秀”不是风格类型,而是刘勰主张的“雅丽”写作美学与写作策略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文心雕龙》研究学者詹锳在《刘勰与〈文心雕龙〉》一书中对《文心雕龙》的结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在学术界首次倡导《文心雕龙》的风格学研究.与此同时发表了一系列风格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后结集出版为《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专著.在《文心雕龙》结构体系认识上,詹锳提出七分法,首次标举风格学和修辞学.尽管在具体篇目的划归上,不免有其主观失当之处,然风格学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价值,构成其《文心雕龙》研究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6.
莉吉娅·弗拉季米洛夫娜·斯捷任斯卡娅(ЛидияВладимировнаСтеженская)是21世纪俄罗斯新起的年轻一代汉学家,她于2015年出版专著《中国文学雕琢的思想:从〈文心雕龙〉选篇看刘勰的文学观》,对刘勰文学观做了总体论述,并对《文心雕龙》主要的文学和哲学概念范畴进行了解析。书中对《文心雕龙》“枢纽论”的《原道》《徵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以及《总术》篇和《序志》篇做了全文翻译和注释。本文介绍其对《文心雕龙》产生时代、作者身世的考证,俄罗斯国内外研究概况,《文心雕龙》书名解析,以及“枢纽论”各篇篇名和内容的译释。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的性质应为“一部指导文章写作的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不仅有指导刘勰所处时代一切文章写作的功用,更兼有写作学、文学理论的价值,故而合而称为“指导文章写作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研究》是我校中文系穆克宏教授的一部学术专著,即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穆教授是我校古籍研究所所长,福建闽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和六朝文学多年,此书是他三十年来研究《文心雕龙》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以立范运衡为目的,意在纠正当时文坛写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为各类文体写作建立起基本的范式。它在真正自觉的意义上对众多文体进行了分类,并阐明其基本体制。《文心雕龙》的问世,标志着写作理论文化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该文在辨析各文论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雕龙》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雕龙》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