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4月"讲解(教师是讲解人)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解的内容。尤为糟糕的是,讲解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这是一本写给被压迫者读,也是写给一切有良知的教师读的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被压迫的民族和人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尤其重要。但是许多学生都害怕当众说话,惟恐自己说话不当或举止失措而被别人笑话,惟恐别人说自己笨,越是担心就越是紧张,  相似文献   

3.
从教几年以来,越往语文教学的纵深处走入,越是诚惶诚恐,越是有颇多困惑,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语文课呈现给学生,若干年后让学生回味起中学的语文课,留在他们记忆里的到底应该是什么印象?  相似文献   

4.
孟建伟 《新疆教育》2012,(9):135-135,141
语文究竞如何定性?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对话,沟通?巴西著名对话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弗莱雷批判了教育中的“存储行为”,指出这种教育是将知识和真理“储存”进学习者的头脑中,书中明确批判了“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提出,打破了语文界沉闷的局面,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与思考空间,通过对“对话”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在高三物理复习中,学生由于各种差异,常常在同一化的课堂中收获不一,越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越是难以跟上这种复习节奏。本文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复习的方式,将复习内容分散为各个任务,让学生的差异充分体现,并在小组成员的互动中帮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越是乐意做的事情越能做好;越是好的科目越是愿意去学。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做的时候能时刻感受到成功,让我们能有成就感。那么学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那么学生学习数学就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对此,我做了以下尝试。一、课堂提问、讲解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首先,提问的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处在复习阶段的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教师越是告诉学生“别着急、要静心”,学生越是焦虑烦躁、复习不进去,其实这是由于消极心理暗示的缘故。告诉学生“别着急、要静心”的潜台词就是“你可能会着急、会焦虑”。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教师将积极的心理暗示融人复习课中。  相似文献   

8.
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实践证明: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  相似文献   

9.
课堂的精彩来自教师的有效理答。目前,课堂对话理答表现为针对性不强、感情性不深、客观性不足和鼓励性不够等。这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验表明,有效理答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思品课堂上,学生正在进行"时政快递"专栏播报。今天是学生李某进行展示,他向学生出示了薄熙来的案例。他做得很认真,将这个新闻热点的有关照片、文字和视频做成了一个PPT,相当地吸引人。学生出神地看着,播放结束后,学生小声讨论起来。"这是一个大官!""大官有几个好人?!""越是官位大,越是不干净!""现在在任的说不定还有贪污腐败分子!"学生兴致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表扬某个学生,其他同学越是看不惯这个学生;过分批评某个学生,反而激起其他同学的同情;越是禁止学生某种行为,而重复该行为的学生。反而日渐增加;等等。这类现象都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种违背常规的心理活动,通常表现出多种特点:一是对立性。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众人和常规相对立的言论…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呢?让我们来看看巴西著名对话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的看法。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弗莱雷批判了教育中的“存储行为”,指出这种教育是将知识和真理“储存”进学习者的头脑中,书中明确批判了“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的观念。为彻底改革这种教师存放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个别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在教育中所遇到的个别学生可分为三类 ,即 :智力较低、干教不会的“笨”学生 ;生活贫困或缺少温暖的苦学生 ;生性顽皮、惹事生非的淘学生。这三种学生像三把转动不灵的铁锁。你越是暴跳如雷 ,他越是“冥顽不化” ;你越是急于求成 ,他越是沉默以对。教师只有用爱为原料 ,用心去打造 ,用时间去推敲三把对症的钥匙 ,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一、用耐心引导“笨学生”“勤能补拙”。对“笨学生”几乎所有教师都下了超乎正常同学数倍的苦功 ,力求以教师的“勤”补学生…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连续教了两个大循环的语文教师,我深深感到写作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是到高年级,孩子们越是为作文大伤脑筋,有些学生根本不愿意写,不喜欢写,不知道怎么写。学生写作文是搜肠刮肚,临时拼凑,应付了事。写作正如大教育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  相似文献   

15.
在听课的过程中,常常发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答案较劲的现象。 学生越是说不出那个“正确”的答案,老师越是着急,变着法子提问,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尤其是当学生的答案和自己心中的正确答案非常接近的时候,老师尤为着急,恨不得扒开学生的嘴巴把那个想要的正确答案“灌”进去,然后再由学生吐出来才好。直到有一个学生的口中终于冒出了那个词,老师才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2009,(9):1-1
在听课的过程中,常常发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答案较劲的现象。 学生越是说不出那个“正确”的答案,老师越是着急,变着法子提问,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尤其是当学生的答案和自己心中的正确答案非常接近的时候,老师尤为着急,恨不得扒开学生的嘴巴把那个想要的正确答案“灌”进去,然后再由学生吐出来才好。直到有一个学生的口中终于冒出了那个词,老师才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17.
越是周末越是不留作业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大概是各国学校教育的通行做法。中国学生作业之多,负担之重,也许是世界之最了。美国小学作业很少,每周周六和周日,没有作业是“法定”的,周五没有作业是肯定的,只有周一到周四这四天有作业,但也不是天天有。作业内容大体是背英语单词10几  相似文献   

18.
中西乐理诸要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令世界瞩目,令我们后人骄傲。然而,中国的学生有些不喜欢中国音乐,中国的学生有些听不懂中国音乐,越是民族的音乐越是陌生,越是自己的音乐越是排斥,这种现象,对我们以素质教育为内容和目标的基础音乐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亟待在沉重反思中研究的命题。为此,本文试图从中西乐理诸要素异同比较中,探索音乐基础理论的规律,探讨分离中西音乐基础的事实依据,从而寻找改变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矫治学生逆反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关键。高校中大学生由于年龄段的特点和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 ,常常出现辅导员说东 ,学生就偏说西 ;辅导员认为是正确的 ,学生硬说是错误的 ;或学校明文规定不准干的事越是想去干 ,越是提倡干的事越是不想干 ;辅导员批评某人错误行为 ,反而激起一些学生对他的同情和共鸣 ;这种与常理背向而驰 ,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 ,就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 ,它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应当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发…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也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提出创造性的阐释,以独特的眼光感悟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文学作品或一篇文章,它的内涵越是丰富,它的主题越是人见人殊。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