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望子成龙,百万富翁夫妻精心设计,对儿子实行"苦难教育",一家人生活在艰辛贫困中,儿子也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儿子窥得秘密后,逆反心理使得他怀疑父母亲情,并一心报复父母…… 为了儿子继续过苦日子 蔺冠林、赵娅思夫妇一直过着苦日子,儿子蔺灵凯都上小学了,一家3口还是挤在一个卧室里.蔺冠林决心改变现状,应邀到哈尔滨一位大学同学的公司做销售工作.打拼4年,到了2009年夏天,他挣的钱已超过百万元,但他和妻子为了儿子的未来,打算再过几年苦日子,不想让儿子染上富家子弟的恶习,打算对儿子进行"苦难教育",让他仍过苦日子,将来好有出息.  相似文献   

2.
我也是富翁     
曾经有一个老富翁对年轻人说:“我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如果可以,我真希望用钱买回自己的青春。”富翁虽然有钱,却买不了青春。同样,还有许多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无价之宝。拥有这些无价之宝,才算一个真正的富翁。我认为我也是富翁,因为我——拥有亲情什么是亲情?亲情是放学后妈妈为我做的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亲情是过生日时爸爸送给我的一份礼物;亲情是我放学后奶奶在道口张望的神情;亲情是爷爷拍拍我的头,笑着说:“孙女,长大了!”我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是亲情使我快乐,是亲情使我变得善良。我拥有着世间最温暖的爱——亲情,我自然是一个富翁了…  相似文献   

3.
失踪的赎金     
《同学》2003,(4)
一名富翁的儿子被人绑架,据富翁的司机表示,他在驾车送富翁儿子回家时,被人拦截将富翁儿子掳走。  相似文献   

4.
高尚的宽容     
佚名 《良师》2011,(6):41-41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应得到离异父母的爱,这样才能使他(她)们健康成长,家庭解体割不断血缘,愿亲情长在……离婚现在似乎成了结婚后面的影子。不少年轻和不太年轻的父母冲出了家庭这座"围成"之后,他们的子女却在"围城"匆外徘徊,离异的夫妻们是否想到:付于孩子来说,爸爸还是那个爸爸.冯妈也还是那个妈妈。血缘和亲情  相似文献   

6.
18与42之间     
这篇小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数字,也是一对父子。“18”是一个鲜活的中学生形象,在学习的重压下,在父母的期盼中,“18”不知如何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他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42”呢,是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形象,他对儿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担忧;他总是想教育好儿子,却又找不到更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说,这是现实生活中某些家庭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道德量化法     
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没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得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呀,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6,(3)
瑞典科学家奥莱夫的父母是乡下最贫苦的佃农,他出生时家里最值钱的财产就是一支鸟枪和三只鹅。有人讥笑他的父母说:“你那儿子注定是看鹅的穷鬼!”奥莱夫的父母气愤地说:“我们的奥莱夫是富翁,只须他  相似文献   

9.
家书     
<正>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担当着家庭教育的重任。家书不仅蕴含着亲情温暖,而且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还记得著名的《傅雷家书》吗?这本特殊的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96年5月期间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的家信。这本家书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的苦心孤诣,体现了浓浓亲情。父母对子  相似文献   

10.
穷孩子自卑不过是父母心态的反映。如果父母做人挺拔穷孩子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反而比富孩子有利。  相似文献   

11.
买画像的人     
《好同学》2005,(10)
有一位富翁在儿子很小时失去了妻子.于是他请了一位女管家来当儿子的保姆.并且料理其他的事务.儿子长到十几岁突然生了一场大痛.不治而逝。这个富翁经不住再度失去亲人的打击.不久便与世长辞。富翁并没有流下遗嘱.也没有亲人尚在人世,于是政府便根据法令将财产充公.并且拍卖他的遗物.  相似文献   

12.
莉莉 《家长》2013,(8):56-57
杨杨已经上初二了,但是父母对他越来越失望,不仅仅是因为成绩一直上不去,而是因为他没有一心扑在学习上。他从来不逃学逃课,也不捣乱纪律,还很听话,老老实实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老老实实坐在家里写家庭作业,节假日的时候,家长给他报课外辅导班,他每次都去,辅导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他也做。但是父母发现儿子只是在做样子.,遇到问题并没有认真思考,也不愿意主动问老师和家长。从儿子看电视、玩游戏、与同学交往的积极性与聪明劲来看,父母判断儿子的智商没有问题,问题是人在学习,心却不在学习,父母不知道他整天在想些什么,他自己也不说。眼看就要上初三了,父母很着急却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分给三个儿子但店铺只能留给其中的一个。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用一年的时间去游历世  相似文献   

14.
正穷孩子和富孩子,哪一个好教,到底该怎么教?穷则思变,贫穷就是穷孩子读书的原动力。穷孩子知道生活的艰难,明白读书的作用,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穷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很容易和父母达成一致,穷孩子对爸爸说:"爸爸,你只要让我上学,我一定会努力,将来我好好地孝敬您。"穷爸爸不会说大道理,只会说一句话:"孩子,只要你好好学,砸锅卖铁也供你。"这简单的对话,就是一个穷孩子的军令状,就是这个家庭奔向幸福的冲锋号。在这个家里,没有代沟,也没有逆反,有的就是改变命运的  相似文献   

15.
钓翁与鱼     
老钓翁从前不是老钓翁,老钓翁从前是一个老富翁。从前的老富翁有一个儿子,儿子又有了儿子。儿子是个爱玩的儿子,用老富翁的钱买了豪华游艇,用豪华游艇装了漂亮妹妹,想来次豪华的环球旅行。可当旅行到五分之一的地球时,豪华游艇撞上了海岸,还撞坏了一家豪华餐厅,爱豪华的儿子和他的豪华游艇成了灰烬。老富翁用他所有的钱报销了变成灰的儿子的豪华举动。现在的老钓翁不是从前的老富翁。现在的老钓翁只是一个老钓翁,一个眼中布满血丝,满脸憔悴的老翁。鱼,不能说一条鱼,也不能说一群鱼。鱼只有两条,一条大鱼,一条小鱼,鱼不是《海底总动员》中的…  相似文献   

16.
绝对优先权     
新原 《海外英语》2008,(7):36-37
1一个富翁和他的儿子都喜欢收藏珍贵的艺术品。他们的收藏品非常丰富,从毕加索到拉斐尔。后来儿子当了兵,在一场战争中牺牲了。富翁因失去唯一的儿子而伤心欲绝。2后来他得到一幅儿子的画像。虽然这是一幅非常普通的画,但对富翁来说,它却被视若珍宝。  相似文献   

17.
有位富翁,垂垂老矣。他向儿子讲述了自己白手起家的故事,希望儿子也能奋发图强,打出一番天下来。听了父亲的故事,儿子很感动,决定独自去寻找宝物。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在热带雨林找  相似文献   

18.
买画像的人     
有一位富翁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妻子,于是他请了一位女管家来当儿子的保姆,并且料理其他的事务。儿子长到十几岁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而逝。这个富翁经不住再度失去亲人的打击,不久便与世长辞。富翁并没有留下遗嘱,也没有亲人尚在人世,于是政府便根据法令将财产充公,并拍卖他的遗物。富翁的那个管家是个穷人,但她决定买下一件遗物作为纪念。那是一幅挂在楼梯走道墙壁上的油画,上面画着她照顾了十五年的小主人。多年以来这幅画都未曾取下。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富翁,垂垂老矣。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希望儿子也能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  相似文献   

20.
父母优秀,子女往往更容易出色,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洵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章名世;《剪辑错了的故事》的作者茹志娟是上个世纪很有影响的小说家,她的女儿王安忆的小说同样写得漂亮;李苦禅的国画在国内久负盛名,他的儿子李英也是一位有影响的画家;傅雷是一个大翻译家,他的儿子傅聪则是杰出的钢琴家……原因很简单:父母优秀,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他们进取。然而,生活中确实有另一种现象,父母非常杰出,孩子却碌碌无为。我知道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朋友是主任医生,她在生殖学方面极有研究,为许多夫妇解决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