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一语,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时说的话。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用苏格拉底的话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于生活本身”。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他的罪时,他拒绝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力求阐释《苏格拉底的申辩》所蕴含的教育哲学意蕴:苏格拉底从提出自己说真话的言说方式开始,引出公民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再提出其辩证法教育的起点与核心即认识自己无知,并进一步阐释苏格拉底的知识观,即事关整全的知识观;接着提出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唤起人们的爱智的生活。以此为基础,苏格拉底进一步表明,其哲学教育的根本指向乃是城邦的福祉。整篇演说的核心就是苏格拉底为哲学生活与哲学教育而申辩。苏格拉底之死本身也成了苏格拉底哲学辩护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对话体形式给后世哲学带来深刻影响。首先,关于对话体包含的辩证法给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提供了一个最初的模式,并奠定了形式逻辑的基础。其次,对话体这种柏拉图特有的写作方式,也是苏格拉底特有的追求哲学的方式,只有存在于古代雅典时期的生活方式之下才有可能,而对这种特有的苏格拉底喜爱聊天的方式展开哲学辩论,让古希腊哲学成为了后期哲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善”是西方伦理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苏格拉底使之成为一门完善的伦理哲学并且至今仍作为衡量西方人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的标准。本文探讨了善的内涵、善的追求、善的社会意义,从而引导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倡导人们追求至善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对存在本质的反思有同一、差别、矛盾三个环节。运用本质的反思的方法理解辩证法,辩证法的本质存在具有三个规定性:同一环节,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辩证法存在;对立环节,没有理性思考就没有辩证法;矛盾环节,没有生活反思就没有辩证法。辩证法既不是抽象的精神结构,也不是自然的一般结构,而是人对于生活反思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是人在生活反思中的理性思考。对辩证法的正确理解。必须超越经验层面的常识思维方式而跃迁到概念层面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消除把哲学层面的辩证法观点下降为经验层面理解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真正做到坚持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类哲学”是一种人的思维方式 ,它关注人的存在及未来走向 ,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 ,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它的提出 ,并不是纯粹思想意识的产物 ,其最深厚的根基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重新规定和说明。在一定意义上 ,“类哲学”具有“导向”的作用 ,引导着人类走向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7.
蒋筱悠 《新读写》2023,(12):38-39
<正>许多人正过着苏格拉底口中“未经考察”的人生,为追求潮流一味跟风效仿,反而忘了自己真实的追求;一遇到挫折就“摆烂”,从此一蹶不振。同样,也有人过着“过度考察”的人生:内卷、精神内耗,陷入压力的漩涡。苏格拉底所言“考察”,更多的是哲学思考,自我审察,“关照我们的灵魂”。他欣然接受死刑,  相似文献   

8.
一、人类的自我认识与哲学的核心问题人类认识自己已成为人类思想的最高目标.卡西尔曾对这一点评论说:“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①从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古希腊哲学中的向自然宇宙的探究并不是纯粹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是人的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当人类的哲学意识萌发时,人类必定观看周遭,确定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在这里,认识自然的目的就是认识自己②.使希腊哲学真正转向人类学的是苏格拉底.在他那里,哲学唯一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他所知道的以及他全部探究指向的就是人的世界.他曾说:“一个人还不能认识他自己,就忙着研究一些和他不相干的东西,这在我看来是十分可笑的.”③苏格拉底相信,只有坚持不懈地认真审视自己,审视别人,审视人类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对人的洞察.苏格拉底促使哲学第一次转向了人的美德、智慧和灵魂之善,从而开创了古典人文主义的先河.苏格拉底的问题和方法,经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留下了它的绝唱.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不仅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而且还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是古希腊著名而受人尊敬的教师,他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习惯上被称为“苏格拉底法”,至今仍为人称道。本文试图进一步对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作一些探讨。一、渊源苏格拉底法长期被看作是由苏格拉底在教学活动实践中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苏格拉底法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古希腊思想家在讨论哲学问题时形成了古代的方法论,其思维方式深深影响了后代的哲学家们。苏格拉底法是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所创造的“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在…  相似文献   

10.
在希腊哲学中,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而追求智慧恰恰又是人类的自然本性。因此,儿童天生是个哲学家。他们对周围世界和自我充满惊讶,常常因困惑不懂而提出各种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如果地球是圆的,我们掉下去怎么办?”“怎样才知道我现在是醒着,不是在梦里?”……“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样的问句形式是哲学的,它首先是由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的。发出这类疑问的儿童,俨然一个思考着的哲学家。事实上,哲学问题始终是与人类相伴随的。人带着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