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档案局组织开展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走访慰问活动,并召开春节慰问座谈。局领导班子分别带队实地走访慰问了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为老同志们送去春节的祝福和慰问。每到一家,局领导都与老同志促膝长谈,详细询问老同志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  相似文献   

2.
打破固定套路 很多"三农"报道形成了固定套路:即报道根据时令转,稿件多是"四季歌".而且,体裁单一,消息多,重头通讯、调查报告少;报道政府宏观的决策多,基层实际的内容少;领导的讲话、指示多,农民的意见、声音少;形式主义的说教多,鲜活真实的内容少;空洞无物的经验多,实用服务的指导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09,(2):F0004-F0004
由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广播网和中央台驻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记者站组成的中央台2009年春节灾区慰问报道小组于1月21日至31日分四路赴灾区进行采访、慰问,在报道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和灾区群众春节生产生活情况的同时,带去中央台全体职工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新春问候。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目前,很多新闻媒体都存在着会议新闻多、领导人活动报道多,报道基层少、报道人民群众的活动少;报道领导新闻视角多,群众新闻视角少;新闻工作者浮在上面多,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少,了解民心、民意、民情少的问题。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办事,身子才能下移,视角才能下移,才能以百姓的视角看问题、想事情,才能以小见大,采写出的作品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发生在基层的实事,才能真正把群众关心的事情与服务大局结合起来,也才能写出更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符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金松 《青年记者》2006,(20):42-44
在纪念第二炮兵组建4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二炮一名老报人,怀着诚挚而深厚的感情,回忆起二炮这支战略导弹部队新闻报道工作40年来所走过的风风雨雨的历程,所经历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纯共性报道到突出个性报道、个性报道与共性报道相互结合、双管齐下的报道新格局,以亲身经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跑出来的",在法国搞了10个月的中国文化年报道,出手近百篇相关稿件后,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验. 10个月间,中国文化年有370多个项目,分散在法国各地举办.尤其是在开幕、春节和闭幕的三个高潮阶段,每天都有几项活动在不同的地点进行.法国媒体较为关注大项目,而作为通讯社,新华社则力图报道好尽可能多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春节是大家休息团圆的日子,但很多媒体春节期间不休刊。因客观因素的影响,春节期间线索少、稿件少,甚至会面临稿荒。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记者在休息团圆之余仍要能坚持采写报道,另一方面媒体也要事先做好策划。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既能让媒体人春节得到适当休息,也能应对媒体出刊需求。  相似文献   

8.
"让身子沉下去,让报道活起来"是记者进社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常熟日报年轻记者占报社从业人员的60%以上,多数是出了学校进报社,以往在采访中,往往去机关多,下基层少,找领导谈情况多,找市民聊想法少,官样新闻多,适合市民口味的新闻少.  相似文献   

9.
<正>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离退休老干部过一个安乐、祥和、幸福的节日,省档案局开展了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并召开了2020年离退休干部新春座谈会。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副局长段俐娟、龙岗、张文芝、刘海岩,二级巡视员王志强分别带队入户走访慰问了20位离退休和困难老党员、老干部。1月6日、7日、8日,局领导分别带队看望了20位离退休和困难老党员、老干部,为他们送去慰问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报道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教育报道中也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具体的说,就是一般性的报道多,深度性的报道少;  相似文献   

11.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新的改革措施频频出台、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异彩纷呈……经济新闻报道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其特点表现为“五多五少”:微观操作性报道多,宏观综合性报道少;生产环节的报道多,流通领域的报道少;有关政府指令、计划、决策的报道多,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报道少,经济领域的浅层次经验报道多,深层次分析报道少;含政治说教和专业用语的报道多,通俗易懂、循循善诱的报道少.这种报道模式,不仅与今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相去甚远,其主体本身也已因僵化、教条、呆板、枯燥等弊病日益呈现出危机.笔者认为,经济新闻报道要把握这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黄金时代,摆脱危机,明确地位,须从强化服务功能入手.  相似文献   

12.
视野     
关于电视经济报道十月间在山东枣庄举行的全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首届年会暨经济报道理论研讨会认为,当前电视经济报道存在以下问题: 1、一般化动态报道多,生动活泼的报道少;2、抽象、空洞的报道多,具体、感人的报道少;3、来自办公室的报道多,来自调查研究的报道少;4、会议报道多,基层报道少;5、工作部署报道多,工作进程、发展经验报道少;6、播音员解说配画面报道多,现场采访报道少;7、结论式报道多,进行式报道少;8、见物不见  相似文献   

13.
温暖的春风在报社大院荡漾,温馨的暖流在社会各界涌动.春节前后,浙江日报集团开展了党员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各支部带着浓浓的春意,捎着暖暖的爱心,不仅慰问帮助集团内的困难职工,还深入到各个联系点,到采访过的困难群众家中去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14.
陈伯华是誉满神州大地和海外的著名汉剧大师.20世纪70年代初,我有幸同陈伯华大师一起朝夕共处了20多天,承蒙她手把手地教我学唱汉剧. 那是1974年的元旦春节期间,中共湖北省委依照惯例组织几个拥军慰问团分赴全省各地,巡回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湖北的部队.  相似文献   

15.
差异化过年     
余飞 《中国记者》2024,(2):47-48
<正>年头忙到年尾,春节期间尤其忙。这是记者过春节的常态,为新闻事业忙,也为自己成长而忙,忙得有意思,忙得充实,忙得有感悟!作为记者,就这样我在忙中过年30次。一、年年不同求进步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县域党报当记者,扎根基层,每年在腊月初就提前感受年味。初当记者不到一个月就赶上春节下乡采访,满是兴奋和激情。按照当时报道春节的模式,写了副市长春节下乡“送温暖”慰问的稿件,没想到社长兼总编辑拿着稿件对我说,稿件写成了大路货,没有特点和现场感,只能在二版发百十来字!  相似文献   

16.
档案要闻     
<正>档案局(馆)领导春节前慰问备份中心武警官兵1月16日,赵焕林局(馆)长、许桂清副局(馆)长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来到备份中心慰问武警官兵。对驻守在后库的武警官兵致以新春的问候,并赠送了节日礼物。(办公室)辽宁省档案局(馆)领导慰问驻馆武警部队官兵  相似文献   

17.
逢年过节,媒体上各级领导慰问特困户的报道总会多起来。综观这类报道的套路,无非是某某领导十分关心特困人群的生活,在百忙之中还要抽出时间,冒着凛冽的寒风亲自到特困户家中进行慰问,了解特困户的生活状况,并送去现金、粮食、食用油、棉衣等生活用品。特困户感谢领导,感谢政府,感动得潸然泪下,甚至作揖、磕头……长期以来,对媒体的这类宣传报道似乎很少有人提出疑义,似乎认为这很正常。但是,在依法治国已成基本国策的今天,对这类新闻报道就有必要用宪法的精神来审视了。首先,特困人群接受政府的救济并不是接受某个领导的施舍…  相似文献   

18.
报道最"容易"也最忌讳的,是"照本宣科","记流水账".哪怕有多年政务报道经验的老记者,也经常容易犯这样的错误.领导讲话、会议材料、文件法规,拿到手里简单照抄,一是受制于政务报道惯性思维,二是惰性使然.事实上,如果能做到脑勤、眼勤、耳勤、手勤、口勤,多思、多看、多记、多问,从新闻报道最起码的"新闻"二字出发,善用"加减乘除法",政务活动就能变成新闻的"富矿",政务报道就能产出大量独家新闻和好新闻.现试从自己几年的政务采访报道经历中,谈几点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报道面窄,是个常见病。就经济报道来说,反映经济建设的多,反映经济生活的少;写事多,写人少;写人中,又是写领导多,写普通群众少;表扬报道多,批评报道少;微观报道多,宏观的报道少;肯定的经验报道多,探索性的报道少;发达地区的报道多,后进地区的报道少……有一篇来稿,是反映苏南某乡变化,投本报“乡镇新谱”栏的。该乡过去贫困,乡集镇只不过是土路穿中过,破屋竖两边。那飞扬的尘土、低矮的店屋、倾斜的门框与憔悴的农民,  相似文献   

20.
"现场缺失综合征"及成因分析 "现场缺失综合征"可描述为三种类型: 第一,没有现场采访.记者不到现场,而是根据采访对象提供的资料和网上资料剪贴整理成稿.这种"剪刀+浆糊"模式出来的新闻,空洞概括性语言多,实在生动描述性语言少,缺乏现场感;即便有现场描述,亦是"二手货",生动性、可信度已打折扣.常见于综述类通讯等工作性、成就性报道和应景式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