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课像演戏一样过瘾 在一片欢呼声中,<班超出使西域>现代版历史剧开演了."班超"和"匈奴使者"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像演戏一样过瘾在一片欢呼声中,《班超出使西域》现代版历史剧开演了。班超和匈奴使者走上了讲台。他们穿的可是现代的装束噢,扮演班超的邓光远一身白衬衫白长裤,文质彬彬充满书卷气,扮演匈奴使者的韩柯一身黑衣黑裤,盛气凌人。两人在台上跨步一亮相,倒也有板有眼三分形似七分神似。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像演戏一样过瘾 在一片欢呼声中,《班超出使西域》现代版历史剧开演了。“班超”和“匈奴使者”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4.
一、西北和北部地区(含新疆) 1.强大民族分布与演变:匈奴、东胡(春秋战国)→匈奴、西域(秦汉)→"五胡"(魏晋)→突厥(隋朝)→东西突厥、回纥(唐朝)→契丹、党项、女真(五代北宋)→完颜女真、蒙古(南宋)→瓦刺、鞑靼(明朝)→蒙古(漠南、漠北、漠西)、维吾尔族(清朝)。 2.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秦朝:派蒙恬抗击匈奴,在河套置城设县,迁徙人民,修筑长城。 (2)西汉:对匈奴采用战争与"和亲"并用政策;张骞通西域,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东汉:追歼北匈奴;汉明帝任命班超为西域都  相似文献   

5.
前言   自汉武帝横扫匈奴,臣服西域,张骞"凿空"天山南北,开辟中原至地中海的商路后,逐步形成以长安为起点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西汉末年,中原战乱,自顾不暇,西域臣服匈奴,东西交通阻绝.光武继起,混一华夏,但力量薄弱,无心西域.东汉中期,北败匈奴,文吏班超,投笔从戎,经营西域三十余年,自是丝路畅通,商旅东来西往,荒烟大漠,驼铃声声,又是一片欣欣之象.……  相似文献   

6.
丝路明珠     
丝路明珠——喀什。汉代为疏勒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公元73年,汉明帝任命班超为行军司马,骓守西域。班超带领三十六骑来到疏勒,为重新安定西域、勾通丝路,导演了一出有声有色的“话剧”: 当时,龟兹国王依仗匈奴的势力,背叛汉朝,把疏勒国王杀死,立龟兹人兜题做疏勒国王。班超在离兜题所住的疏勒城九十里的地方住下来,先派随从田虑去说降,临走吩咐田虑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墨子的思想,在当时 A.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B.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 C.适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 D.促进了各国的变法运动 2.西汉后期土地兼并的后果,不包括 A.大量流民出现B.大量奴脾出现 C.政府收人减少D.割据势力产生 3.班超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使西域各族人民摆脱匈奴的统治 B.同大秦直接建立关系 C.恢复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D.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 4.下列少数民族在北方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A.匈奴、蒙古、突厥、契丹 B.突…  相似文献   

8.
<正>东汉的班超无疑是员猛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就是他夜袭匈奴的故事。他投笔从戎,建功西域,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万里觅封侯”的典故由此而来,后世常用以表达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陆游就曾以一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向班超致敬,字字泣血地写出了自己壮志未酬、  相似文献   

9.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提到班超出使西域,至鄯善,夜袭匈奴营帐。班超对部属36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辞海》“不”字条持同样说法。但查《后汉书·班超传》和《资治通鉴·汉纪》,班超原话均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那么,“焉”字从何而来?近查新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一卷,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用“笔耕不辍”来形容人勤奋写作。旧时文人以给人抄抄写写为生,自谓“笔耕”——意思是抄写工作跟农夫耕田一样辛苦。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东汉的班超,年轻时就有为国立功的抱负,因为没有机会,所以未能施展才华。有一年,他的哥哥班固被汉明帝召到洛阳去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去了。他们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班超就常给官府抄抄写写,取得一点报酬,借以维持生活。日子久了,他感到厌烦和苦闷。有一天,他突然听到好几个西域国家帮着匈奴掠夺边界上的居民和牲口的消息,就把笔摔在地上,激动地说“:丈夫独不效傅介子(西汉时出使西域…  相似文献   

11.
在汉王朝政治文化影响进入西域之前,匈奴曾经施行对"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控制。汉文化扩张至西域后,匈奴势力依然反复对这一地区进行军事外交的顽强争夺。"和亲",是匈奴控制西域国家的外交方式之一。匈奴在施用军事高压的同时,也曾经对西域数国推行"和亲"策略。对于汉王朝与西域国家的"和亲",匈奴亦竭力予以破坏。  相似文献   

12.
班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大业。西域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混战局面,出现了一派繁华安定的景象。中断多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西域也成为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我国“丝绸之路”的先河。随后,班超又奉命出使西域。隋唐以后,又由海上开辟了通往西方的商贸古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我国与世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东汉章帝时,投笔从戎的班超带领数量有限的汉军纵横于西域各国之间,立志要恢复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班超准备进攻叛乱的龟兹国,但依靠手下仅有的一千多汉军显然做不到。当时乌孙国兵强马壮,和汉朝关系也不错,为了能从乌孙国借兵,班超上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教育 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甘于平庸和碌碌无为的惰性心理。历史上有着大量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和人类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班超,少年立下远大志向,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六十余年,克服千难万险.为抗击北匈奴、巩固丝绸之路、加强西域各族人民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6.
出使匈奴和西城的西汉使者在接待礼仪上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且到了城外,对方国家一般都为使者配备翻译,以便于使者的外交活动.一般而吉,匈奴接待西汉使者的礼仪规格要比西域诸国低;而距离西汉边境较远的西城诸国接待西汉使者的礼仪规格又要低于较近国家.其原因当与西汉王朝与匈奴、西域关系的不同及对西城诸固的影响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班超和班固是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人物,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班固是其长兄,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班固在文学和史学上都很有造诣,关于他们兄弟关系的说法却各家有别。  相似文献   

18.
匈奴奴隶主贵族不断向汉朝发动进攻,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坚决打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武装进攻,完成内地与西域的统一,成为西汉政府和广大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从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开始对匈奴全面用兵进行反击,元封二年(公元前108年)汉军降服了楼兰和姑师,揭开了汉朝统一西域的序幕。至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朝五路大军再次对匈奴全面用兵,历时半个多世纪。汉军获胜,匈奴在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导致了内部矛盾加深。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因担心被单于所杀,遂率4万余众降汉。同年,汉朝在西域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建立了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代表中央政府行使主权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首任西域都护由郑吉担任。  相似文献   

19.
班超     
班超,就是投笔从戎这则成语的主人公。班超少时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他在京城从事缮写工作,日子过得非常逍遥自在。当时西域各国饱受匈  相似文献   

20.
张骞通西域     
一、匈奴和西域汉朝时候把现今新疆和新疆迤西的一大片地方都叫做西域。正当西汉帝国兴起的当儿,北方的匈奴也强大起来。使匈奴威震四邻的是冒顿单于,他控制了天山北路的西域诸国。冒顿单于骄傲地告诉汉朝皇帝:他已经把射弓的人们都并成一家了。敦煌、祁连之间(现今罗布泊和青海之间)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牧野。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