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第十一册),为读者展现了一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神奇"在哪里?一是生长环境恶劣,二是在恶劣环境中却生长得奇高奇大、奇坚奇硬、奇绿奇深。它令"我""生畏"的是什么?是精神和品格。我认为本文的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怀着敬畏的心情,去领略这株奇柳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从中感悟到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  相似文献   

2.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一课时教学,在检查学生预习,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直奔主题,抛出主问题"这株柳树究竟‘神奇’在哪里?为什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并根据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简洁而高效,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原一株柳》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第一节交代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第二节又交代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既给学生造成了阅读的心理冲突,又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对这株柳树“望而生畏”之情。而三四两节。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苍凉。直到第五节才具体地描述了这株柳树的“巍然”“强大”。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都给人强烈的震撼,这些感性的文字,只有我们细细体会品味,才能感觉到.这样的精神种子只有住在人的内心深处,方能滋养我们的灵魂.那么在我的课堂上,我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正一、解题引领,以疑导究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师:我知道每一个同学都能正确地读出题目,这还不叫真正的会读。怎样才叫会读呢?你能从课题中读出这篇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会具体写哪些内容吗?生:我读出这篇课文会写青海高原和一株柳两部分的内容,我认为会重点写一株柳,写青海高原是为了衬托一株柳。师:看来题目没有白读嘛!要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要走进课文。【点评】"学贵有疑。"课前,把学生的疑问搜集并进行整理,以学生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品读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依据】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设计思路】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要抓住这两段文字进行剖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  相似文献   

8.
“虐”字作为要求学会的生字,出现在苏教版教材《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我先后三次教学这个字,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效果,这引起我的反思。第一次是在三年前:  相似文献   

9.
近日,听了一节六年级的阅读课,执教者所上的课文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堂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到描写这株柳外形的语句,让学生说一说外形神奇在什么地方。接着,让学生尝试角色扮演干旱与寒冷,想象说一说自己会怎样来对待这株柳树,这株柳树又是怎样挺过来的,相机学习文中重点段落,  相似文献   

10.
陈书标 《辅导员》2010,(1):21-2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有这么一句:“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撒到这里,生长出一片绿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与盛新凤老师仅见过一面,但她温婉的笑容、优雅的举止就像一帧淡雅的水墨画,过目难忘,令我不禁想起李清照的词和徐志摩的诗.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中,盛老师巧妙的引导、深情的朗读与激情的结语完美统一,更让我感叹她的内蕴之丰厚、功底之扎实.人美,课美,"和美语文"的理念更美.美,来自何处?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领入"藕花深处" 1.语言可以投石成浪.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育帮助学生自主进入角色,井在帮助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言之有物、育之有序、育之有情,这是语文学科的优势所在.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我先让同学们交流有关写"柳树"的古诗,比较古诗和平时我们所看到的柳树有何不同,然后让他们再来说说柳树生长的环境,最后引入课题:"有这样一株柳树,它却长在高原上,你有什么疑问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原气候恶劣,它怎么能生活在高原上?""难道就只有一株吗?这株柳树长成什么样?"一个个问题正是学生在调动了情感之后进发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引入营造氛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青海高原一株柳。师:我们大家是安吉人,安吉是竹子的故乡,大家看得最多的是竹子,但是我想你们对柳树肯定也不陌生。因为垂柳依依是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风景,可是很奇怪,今天咱们要去看的这株柳树却生长在青海高原上。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海高原的环境非常苍茫、荒凉,那儿有着——(课件出示词组)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组吧。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依据】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设计思路】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  相似文献   

15.
常有教师抱怨,学生没有配合好自己,从“配合”一词可见,在教师的观念中,仍然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配角。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告别虚拟的主体性一位老师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上课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于是学生围绕这个课题说出了很多自己真实的想法,有的想知道这株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想知道青海高原的一株柳和其它地方的柳树有什么不一  相似文献   

16.
迎客松     
“你瞧,这棵松树都几百岁了!”“哇,真神奇,它竟能在这石缝中生长!”“它怎么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呢?”来黄山游玩的客人,看到我总会惊奇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好吧,那我就来讲一讲我的成长历程。起初,我是一颗小小的松树种子。一天,我在睡觉时被一只小鸟带到了石缝中。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富有思想而又似乎至高无上的生物,而柳,不过是毫无思想的一株植物罢了。我潜在的光芒和那微不足道的柳,怎么能相提并论?然而事实的判决,却说我错了,那青海高原唯一的一株柳,竞真的盖过了我的光芒!  相似文献   

18.
香木     
那年春天,在我家老屋院墙西角发出一株小树苗来。那时候,我刚刚懂事,还识别不出那是一株什么树。于是,我就找来一些小伙伴辨认,他们也识别不出来。后来,我就拉着父亲的手去看,问道:“这是一株什么树呢?”看了之后,父亲便微笑着说:“这是一株香木。”此时,我感到好奇,继续问道:“香木是什么呢?”父亲煞有介事地说:“香木呀,就是能发出香味的木头。”听了,我更加惊讶了。因为此前,我只在广播的《杨家将》评书里面,听说过穆桂英打破“天门阵”时,有一种神奇的香木叫“香龙木”。莫非这株小树苗,就是那神奇的“香龙木”。我赶紧趴下,在小树苗的…  相似文献   

19.
与盛新凤老师仅见过一面,但她温婉的笑容、优雅的举止就像一帧淡雅的水墨画,过目难忘,令我不禁想起李清照的词和徐志摩的诗。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中,盛老师巧妙的引导、深情的朗读与激情的结语完美统一,更让我感叹她的内蕴之丰厚、功底之扎实。人美,课美,“和美语文”的理念更美。美,来自何处? “在一次次对自己的严厉审视中,我努力寻找属于我自己的,属于盛新凤的课堂感受、课堂状态。”哦,从“无视”到“外视”,再到“内视”,盛老师“找到了自己”——“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20.
教材版本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15课 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通过运用环境描写、外形描写、想象、对比反衬等多种表达方式,赞扬了高原柳身处逆境不屈抗争的顽强生命力。从叙述结构看,这其实是一种仿英雄传记的结构形式:开头交代身世,即出生环境及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