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韦希 《中学理科》2003,(12):21-22
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考题中,也常与应用题、函数结合命题;二元二次方程在中考试题中,常以讨论方程组解的情况,解的个数,消元或降次的方法,解方程组等题型出现,多属中档题.约占2~7分.  相似文献   

2.
2007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卷中,有一道解三元二次方程组的试题,这道试题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富有创意,解答时既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又能领略考题智慧和技巧,笔者在探究试题解法的同时,又对这一类方程组的其它解法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供高中数学老师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考试题中,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出现的频率较大,题型多以解答题为主,属于中档题试题多贴近实际生活,等量关系不太隐秘,重点放在列方程组的思想方法上.  相似文献   

4.
中考几何计算型试题是中考数学的重要题型之一.就题型而言,既有基础题,又有综合题.其核心问题是线段长度和角的度数的计算.解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根据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列方程或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贴近生活关注热点的应用性试题逐年增多,其中不少是有关方案的问题.例如设计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判断方案是否合理,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等等。这些重点考查了运用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救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活即数学”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本以2004年的中考试题为例,谈谈确定最佳方案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1 高考展望 1.1 考点回顾 待定系数法是把具有某种确定性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主要适用于:求函数解析式,求曲线方程等.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方程和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可谓是“重中之重”.本拟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一些典型考题进行解析,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7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卷中,有一道解三元二次方程组的试题,这道试题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富有创意,解答时既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又能领略考题智慧和技巧,笔者在探究试题解法的同时,又对这一类方程组的其它解法进行了专题总结,现介绍如下,供高中数学老师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些竞赛试题中的方程或方程组,因为本身的结构巧妙而富有规律性,所以其解法就需要有较高的代数变形技巧.而解法常因题而异,技巧干变万化.在掌握常规方程解法的基础上,抓住技巧方程的结构特征或某种规律,以求获得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举例说明几种技巧方程(组)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等差、等比数列的学习,我们发现许多与项数有关的试题都要运用通项公式,并列出关于首项a1和公差d(公比q)的方程组,解出a1和d(q)后才能求解,这样运算比较烦琐。经过对教学过程中部分试题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部分试题可以不解方程组,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关系(通项公式的变形)便可求解。  相似文献   

11.
列方程解应用题,历来都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之一.当前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想,注重实践,则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更加显得重要了.综观各地的中考题,能看出每份试题中都有应用题,有的还与函数问题相结合,大致占10分.其中有的题目只要求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有的则要求全面解答,而且要求全面解答的占多数.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知识.  相似文献   

12.
朱元生 《初中生》2009,(3):44-47
在近年有关方程组的中考试题中,命题者往往给出一些新情境,设置一些新问题,以考查我们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以2008年中考题为例,说明这类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国内外的数学竞赛中,出现了一些有关对称方程组的试题。这些试题运用常规的消元、降次都难以奏效,仔细分析这些对称方程组,它们却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其解法也有一定规律。下面以几道国内外竞赛题为例,介绍二类对称方程组的解法。 一、方程组中,若f(y,x)=f(x,y)、g(x,y)=g(x,y),即把方程组中的x、y对调,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不变,这样的方程组,可以把未知数x、y看成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再由方程组中的对称性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辑了一部分可用初一下学期学过的知识来解的竞赛题,借以丰富同学们的暑假生活,开拓解题思路,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一、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例1若|x-y+2|与(x+y-1)2互为相反数,则x=,y=.(第六届“缙云杯”初中数学邀请赛试题)解由|x-y+2|与(x+y-1)2互为相反数可得因为|x-y+2|与(x+y-1)2均为非负数,故有例2已知方程组(199年“缙云杯”初中数学邀请赛试题)解视Z为常数,则已知方程组变为例3有6O0个面包,A、B、C、D、E五人分,B比A,C”比B,D比C,E比D都多相同的个数,而A、B两…  相似文献   

15.
在解某些数学题时,如能根据题目的特点巧取倒数,则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数例说明如下:例1试比较和的大小.(北京市第二届“迎春杯”初一数学竞赛题)解分别取倒数,得例2如果,则V(1988年广州等五城市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由,两边平方,得,,S的整数部分是.(第二届全国中师数学竞赛题)故S的整数部分是132.例4求证:对于自然数n的任何值,分数都不可约.例5解方程组(1989年山东临沂地区初二数学竞赛题)解对每个方程两边分别取倒数,得(4)分别减去(1)、(2)、(3),得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相似文献   

16.
例1 k取什么值时,方程组{x-2y=1-0.5k,3x-4y=2k的解中x比y的值小. 这类试题的通常解法是,解出方程组的解 {x=3k-k, y=7/4k-3/2,令x〈y,得3k-2〈7/4k-3/2.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数学竞赛试题中,方程组以其解法独特,构思巧妙的形式出现。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数学竞赛题,谈一谈方程组的解法及其应用。一、方程组的几种特殊解法 1.判别式法由方程组巧妙地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一般的线性同余方程组,给出了一般同余方程组的解的判别条件,从而推广了引理2的结论.使解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一改传统的纯字叙述形式,在试题中插入一些直观形象的图表,使试题图并茂,增强了试题的审美效果.解答此类试题.既可提高同学们解题兴趣,又可培养同学们识图以及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以2004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评析中考化学图表题.  相似文献   

20.
方程与方程组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代数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几乎贯穿初中数学的全过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中考必考内容.其中以一元二次方程为背景的中考试题更是推陈出新,考查的技巧和要求的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