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大主题性报道,由于题材本身的重要性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显而易见的影响力,往往广受关注。不仅媒介管理层重视,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证,社会各界对此类报道也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值。但这类报道在政治把关、宣传纪律等方面要求很高,报道人员对此类“规定动作”,容易按部就班,少有创造性思维,使相当多的重大主题性报道,规范有余活力不足,程序性信息过多而有效信息欠缺,  相似文献   

2.
王丹 《传媒》2016,(11):42-44
主题性报道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主流新闻舆论的作用。但在新型传播环境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丰富多样,传统思路指导下的主题性报道,常常被认为是政治味、宣传味过浓,因而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
  如何优化和强化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关系到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和口碑,更关系到能不能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这一重要职责。笔者以中央电视台在清明时节推出的“家国清明”主题报道为例,从主题、人物、故事、表达、编排五个方面对主题性报道的创新路径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卢辉 《东南传播》2012,(4):107-109
主题性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各级媒体在主题性报道方面或多或少出现了一系列"非新闻性"的倾向,如:概念化和标签化的"政治缩合语"、模板化和程式化的"报道模块"、无新闻型导语的"材料缩写"以及事实让位于观点的"准新闻"等问题。鉴于当下主题性报道缺少明显的新闻特征:没有时效性,缺乏新奇性、程序呆板、抽象僵化等弊端,已经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遵循新闻报道规律,充分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列举了当下各级媒体在主题性报道方面所出现的"非新闻性"倾向的种种弊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主题性报道化为新闻性报道的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主题性报道的可视性、真实性和新闻性,一直是电视新闻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用"心"认识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加强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发现报道细节、提炼主题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主题性报道,增强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报道:避免两个误区。首先是把主题性报道片面理解为成就性报道,弘扬主旋律的成就性报道虽然属于主题性报道的范畴,但它体现了更为鲜明的政治属性,在时间上更多关注的是“过去”。主题性报道主要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热点和时代的亮点,关注更多的是“现在”和“将来”,报道的内容除了总结性外,还有探讨性和前瞻性。其次是把主题性报道片面理解为表扬性报道。虽然在主题性报道中,占大量篇幅的是表扬性质的正面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划等号,因为主题性报道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深入系统的报道,是全景式、多角度、多侧…  相似文献   

6.
主题性报道是为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活动所进行的集中的、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近年来,主题性报道在新闻宣传中出现的密度越来越高,各级媒体对其的组织实施也越来越重视,成为显示一家新闻媒体的组织策划和报道水平、提高媒体影响力的关键一环。主题性经济报道以一定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毅 《东南传播》2010,(10):I0001-I0001
作为福建省电视新闻宣传的主力军,对包括领导人政务活动在内的重大活动报道、主题性成就报道是新闻中心的主要任务。2010年以来,新闻中心在持续大手笔做好重大活动报道和主题性成就报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重大活动报道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为重大报道增添了浓浓亮色。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将主题性报道做得更生动更好看,从而增强其传播效果,是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一直以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两年,《新闻联播》栏目在主题性报道的策划、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和手法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十分值得地方电视台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主题性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参照这一概念,笔者将对台主题性报道定义为对台专业媒体围绕一定时期内涉台重大议题而组织的重点报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闽台走亲乡镇行》是贯彻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一家亲”理念及中央对台传播“向南移向下沉”要求而开展的与《台湾导报》合作的大型主题性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主流媒体的脊梁和旗帜。襄樊电视台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之一,不断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报道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各类信息,反映社会热点,引导大众舆论,是襄樊台电视人不断的追求。近年来,襄樊电视台《襄樊新阐》、《社会访谈》、《襄樊报道》等栏目,精心策划,深入采访,用大量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反映重大主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头戏.如何把主题性报道这一重头戏唱好,有规律可循。近年来,鄂州电视台不断探索电视主题性报道规律,正确把握电视主题性报道艺术,使电视主题性报道入脑入耳,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主题报道在电视新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于新闻容量小,信息量少的县级电视台来讲,做好主题报道不仅能破解上述难题,还能增加吸引力和感召力,如何进一步提高主题报道质量,摆脱形式呆板,内容空泛的现状,如何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更加贴近受众,这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电视主题性报道在提升电视台“含金量”的传播与推行中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主题性报道已成为影响主流化效果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把电视新闻划为主题性报道和事件性报道两种。如何把主题性报道做得“好看”一些,使观众在喜闻乐见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事件是做好主题性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从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与传达事件关系看,尽管二者共性东西都具有五个W,但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的"非典"事件使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大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报道显示了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化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体现了突发事件爆发后党报在消除信息不确定性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也彰显了党报突发事件报道的渐趋成熟.本文以人民日报2008年9月14日~10月13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样本,探讨该报在本次危机传播中的报道特点与缺失,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设星  周英 《视听纵横》2009,(5):116-117
电视主题性报道因其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和强大的正面舆论引导力,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每年都要给新闻栏目下达有关主题性报道的任务。这是媒体发挥喉舌作用的职责所在,也是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利契机。为了做活主题性报道,各级电视媒体这几年都在努力创新,使主题性报道更加入耳人心。  相似文献   

16.
主题性报道,是国内新闻媒体实现舆论正确引导的重要途径,往往表现为题材集中、主题重大、采访队伍庞大、持续时间较久。然而,这类报道往往不如事件性新闻“好看”。如何让这样的报道做出“亮色”,一直是国内新闻媒体积极探讨的问题。 今年4月至7月,为庆祝建党80周年,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了“踏着先辈的足迹”大型主题性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许多关于"国庆题材"和成就性的报道在各类媒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类似的主题性报道要想做得有声有色、影响广泛而深刻,就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18.
谷坚 《视听纵横》2004,(4):52-54
在我们的电视新闻中,主题性报道越来越多了。由于这种报道形式往往集成就性报道、工作性报道于一体,以全景式展开、系统性描述的形式,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战役性的深入系列的报道,集中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想法和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了舆论的主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主题性、典型性报道一直是我们主流媒体长期的报道重点,也是我们的报道难点之一,同时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主题性报道一般是对党、政府重大政策的宣传报道,典型性报道是对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这些报道往往都没有突发新闻事件的强烈  相似文献   

20.
在迎接十七的报道中,重大主题报道再次成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头戏"。江西日报社所属的两张都市类报纸——《江南都市报》和《信息日报》,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让重大主题报道出新出彩,成为有"看点"的报道许多都市类报纸的实践告诉我们,重大主题报道不仅可以出新出彩,同样也是有"看点"的新闻,而且能增强都市类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里的关键在于要讲究重大主题报道的艺术,在新闻策划中导人市场观念,最大限度开掘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亮点",调动读者的阅读愿望和参与意识。去年底,为迎接中共江西省十二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