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人类交流表达感情的工具,离开了语文,人类就失去了左膀右臂。语言文字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功不可没,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该让学生受到怎样的启发呢?本文别开生面,从新的角度阐述了通过语文学习达到学习智慧、懂得健康之道和把握生命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纸浅见,期待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综合性很强,就课文内容而言,包罗万象,涉及古今中外有关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每篇课文又都是作者在某时某地伴随着某种思想情感的产生而诞生的。这些因素正是语文的人文性所在。它就好比是语文的根、文章的灵魂,语言文字就是生长在此根上的枝叶花果,离开了人文性,语言文字就成了干枯的枝叶花果,没有光彩,没有味道,也就没有了生趣。对小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对与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人类交流表达感情的工具,离开了语文人类就失去了左膀右臂。语言文字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功不可没,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呢?本文阐述了学习智慧、懂得健康之道和把握生命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纸浅见,期待指正。  相似文献   

4.
叶荣梅 《小学生》2013,(10):9-9
学习语言是为了提高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我们在平时的听说读写活动中,很少考虑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但我们却能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把握语言文字描写的形象,蕴含的情感,分辨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这正是语感在起作用。离开了语感就得字字思考,句句分析,大大削弱了语言的连贯性,也无法进行语言的正常交流。所以,培养语言能力,实际是就是培养语感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文字。倘若把语言文字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审视,其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但是,恰恰是对这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便捷的认知工具,人们反而容易忽视。当下,不仅一般人对语文重视不够,就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整天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专家学者有时也会忽视语文。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春泉 《成才之路》2010,(1):I0004-I0004
语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文字。倘若把语言文字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审视,其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但是.恰恰是对这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便捷的认知工具.人们反而容易忽视。当下,不仅一般人对语文重视不够。就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整天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专家学者有时也会忽视语文。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文字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依赖于语言文字进行交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讲,必须优先考虑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的相关问题。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必须想方设法使小学生对语文的文字、文学、文化因素产生良好的情感。一、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感需求,使学生热爱文字小学生学习语文就需要对文字一见钟情。这里不但要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如果离开了思维,那么,语言文字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了。众多学者专家的研究表明,语言和思维紧密相连,思维范畴决定语言范畴,而语言又是表达和巩固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反之,没有思维,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作为语言文字表述的最高级形式——写作,不但离不开思维的参与,更需要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只有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了字、词、句,才能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具体说就是要加强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张田若语)。教学实践说明,在  相似文献   

10.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是教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课文,就是要扣紧词语。只有扣紧了词语,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词语,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所谓“扣紧”,从宏观上讲,就是要潜心钻研课文语言,精心锤炼教学语言,热情批阅作文语言;从微观上讲,就是针对具体的词语,层层追问3个问题,即语言里“有什么”,语言“怎么样”,这样表达“为什么”。这3个问题,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问自己,在课堂上要问学生,并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  相似文献   

11.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警惕重人文性的开发,疏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等于有舟无水。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就会空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不能否认,科学有效的训练的确是语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适合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41):65-66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智能是指善于理解、善于表达、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其实孩子在出生时,就有语言智能的潜能了。但这项潜能得有一个先决条件才能得到发挥,就是孩子必须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用社会的环境发展他的这个智能。也就是说,人类优秀的语言智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训练形成的一种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切实注意语言智能的培养,不但能使学生语言智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发挥,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像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各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语文教材的语言中充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每篇课文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然而,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忽略了这些。一年级语文启蒙教育是使刚入学的孩子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启蒙教育,它是孩子后续语文教育的基础。它除了要用语文知识来充实学生,更应用语文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世界,任何事物只有变化才能够跟上形势的发展,否则就会被淘汰,语文的发展也是这样。本文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了信息时代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人生     
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个特殊形式是依靠语言来表达人类的一种生命体验和审美思考的。离开了人类的精神空间,离开了精神交流的基本符号,我觉得文学就无法存在。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人生     
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个特殊形式是依靠语言来表达人类的一种生命体验和审美思考的。离开了人类的精神空间,离开了精神交流的基本符号,我觉得文学就无法存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承担着中华文化的传播、道德文明的传递的历史责任,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其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两个侧面,不可分割。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倘若抽调人文精神,只在词语和句式上兜圈子,那么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灵魂,因为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文字排列组合的游戏。相反,脱离语言文字的具体表达与运用,抽象的去讲人文性,就会使有血有肉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变成僵死的教条。无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得到美的熏陶,无法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教学生如何做人的人文效果。那么,人文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的文化活动、劳作、创造性的显现与喧染。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是什么呢?对此,我国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于漪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了精辟的阐述。她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的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可进行人文教育。仅以阅读教学为例,几百篇精选的课文,可谓包罗万象,组成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81):44-45
语言是思想的图像和反映,但语言又只是上天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只有被表达、被输出之后才能真正成为我们人类灵魂的解释者,离开了表达,语言就成了"哑巴",也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因此,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表达是语言的输出过程,我们只有将输入的语言输出后,才能有效地检验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将语言形成经验和结果。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所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善于表达,勇于表达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新课改后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警惕重人文性的开发,疏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等于有舟无水。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就会空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不能否认,科学有效的训练的确是语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适合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