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文质兼美,读来也朗朗上口。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它适合学生学习,难易适度,可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角度看,可以在知识能力上有所提高,并且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不失为名篇。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学生人小情多。学生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情感,亦引导他们主动投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初中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可以说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之情,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人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连结、沟通在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对校本教材进行归纳与梳理,贴合分层需要 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时,要对资料进行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归纳梳理,使知识能够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如我校培智第五册第一单元语文校本教材,列出了家乡的许多名胜、名人、特产等,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语言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首先把握好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其次在教学环节中注意以情动情,激发情感,运用多种形式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5.
林蝶玲 《亚太教育》2021,(2):100-101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好童话,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统编版教材在课文编选、插图、结构方面有较大变化,与人教版教材有诸多不同。立足于统编版教材,认真比较了统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童话编排的不同,从借插图引发兴趣、借习题梳理主线、借语言提升表达能力以及借人物升华情感体会四个方面阐述了童话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军 《教育革新》2010,(3):46-47
高中英语现行试用教材每单元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了听说读写的活动,其中课文是单元教学的主体。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们在实施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全面整合;单元教学要突出课文教学;并在教学中进行情感和文化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教学成功是靠“水磨的功夫”,并无诀窍可言。说穿了.“诀窍”就是“掌握规律”,以情感为纽带。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我们常常会忘记孩子是有情之人,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一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人情、动情、移情、抒情。因此,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歌《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唱《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通过音乐元素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3.能够简单分析这首歌的特点和风格,了解这首歌创作的基本方法。
  4.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使学生参与到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选自电影《大海在召唤》,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传唱度非常高,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抒发了电影中主人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思念故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阅读素材较少且有限。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补充并融合与单元教材主题内容相契合的英文绘本,能充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对单元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促使学生在贴近最近发展区的深层阅读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阅读技能,发展多元思维品质,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结合相关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实例,从语音拼读、词汇句型、语法知识、主题价值等方面探究融合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认知信息的传递,也发生着情感信息的交流。师生之间能否达成情感的迁移和互动,不仅与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一组外国名篇名著,本单元教材既注意落实小语阶段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所选课文文质兼美,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在欣赏外国优秀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感知多元文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与以往所有单元不同的是,本组单元的设计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创造机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小学生的情感还处于情绪化的阶段,不稳定,需要培养方能成为创造的动力。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品格。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提供丰富的内源。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题材的选文是教材永恒的主题。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教学这个单元,既要抓住它的人文主题,更要把握它的语文要素,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瞻前顾后,研究教材,领会编者意图,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在课堂上,教师要整体把握,拓宽视野,精准施策,发挥教材文本的最大价值,引导学生学语习文,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发,更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必须以美学观点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认真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知识,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格,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陈喆 《学语文》2023,(2):24-27
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是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学习的第一个单元,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观,抓准单元的青春主线,在单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单元主题,由作品的整体情感面深入,沿青春主题线挖掘,最后落脚到写作手法的点。只有通过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的教学逻辑引导,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中,我们如能很好地借助语文课本,紧扣教材的特点,巧设小练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巩固和延伸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一、在模仿中练笔这是“随文练笔”最重要的形式。因为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无论是语言还是构思,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是学生写作极好的范文。在学完课文以后,可抓住课文的特点,模仿其写作方法和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可仿课文的结构练笔《我爱故乡的》。学了《长城》一课…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有了很大的自主权。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二、第三单元(以下称为第二、第三单元)为例,介绍整合教材的一种方式——单元基本知识介绍。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一直为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录,小说《故乡》就是人选频率很高的一篇,连小学语文教材也节录了其中“少年闰土”一段。虽然鲁迅的作品因为思想艺术上的深刻多元而让很多成人读者都感到艰涩畏惧,但《故乡》却长期来能为各类学生所喜爱接受。究其原因,一是小说朴素自然,雅俗共赏;二是小说情感真挚,使人感喟。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处理情感与内涵如此丰富的文本的时候却常常程式化、概念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19.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而是指向语言训练点主题和情感主题。备课时,教师把教材的每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找准本单元是围绕什么主题来写的,再根据课标对本年段的要求、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深人挖掘、整合优化本单元的语言训练点主题。教学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从现行语文教材出发.学习课文后,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原来需要12课时左右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压缩在8课时左右,剩余时间进行同步拓展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样化的文本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