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G·波利亚写过《数学与猜想》,他强调“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伟大的牛顿也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学习数学令人最感困惑的也是最引人入胜的环节之一,就是如何发现定理及怎样证明定理,波利亚把“从最简单的做起”当作座右铭,提倡所谓“合情推理”,而猜想又是合情推理的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本文对“计算———猜想———证明”模式作初步的介绍.例1计算:S1=11·2=12;S2=11·2+12·3=23;S3=11·2+12·3+13·4=34;……猜想:Sn=11·2+12·3+13·4+…+1n(n+1)=nn+1.①…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北省中小学教育整体结构改革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我们提出了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构想——“合作·探索·成功”,并已取得初步成效。这种模式可以描述为:从创建新型的学校人际关系——合作式关系入手,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在这种合力牵引下,师生共同探索自然、探索社会、探索人生,在探索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双重体验;在不断探索、不断成功的循环往复中,得到自我激励,即以成功激励新的探索、以成功激励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一模式中,关键词“合作”、“探索”、“成功”包含了它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3.
许多数学问题,常常研究它的特殊情况,这样比研究一般情况容易。以特殊情况的结论作为猜想,证明它适合一般情况,这是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思考方法。例1 求S_n=arc tg1/2+arc tg1/(2·2~2)+ arc tg 1/2·3~2+…+arc tg 1/2·n~2的和。解:特殊情况: 当n=1时,s_1=arc tg 1/2, 当n=2时,s_2=arc tg 1/2+arc tg 1/2·2~2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合理猜想、创设情境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为360°,五边形内角和为540°,我们能猜想一下n边形的内角和吗? (教师展示如下课件)生:n边形内角和应为(n-2)·180°。师:你是怎么猜想的?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相似文献   

5.
1“哥德巴赫猜想”问题1742年,德国数学家切爱斯坦·哥德巴赫(ChristianG0chach1690-1764)在和好友、瑞士大数学家莱郎哈德·欧拉(Euir1707-1783)的通信中,提出两个关于整数和素数之间关系的推测:(A)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亲数之和;(B)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通常我们把猜想(A)称为“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把猜想(B)称为“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虽然没有能够证明这两个猜想,但对它们的正确性是深信不疑的,他在1742年6月对日…  相似文献   

6.
著名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谓猜想,是指在学习或解决问题时展开的尝试和探索,是关于解题的主导思想、方法及答案的形式、范围、数值等的猜测,不仅包括对问题结论的整体猜想,也包括对某一局部情形或环节的清想。同时猜想是一种合情推理,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类后,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像的思维方法,正如乔治·波利亚所说:“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在你搞清楚证明细节之前,你必须猜出证…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动·之·名”结构是一种歧义结构,语法界向有分歧,我们支持一分法,即“动·之·名”就是一种双宾语结构。汉语无论古今,都有一个特点,即结构关系简单,而语义关系复杂,“动·之·名一就充分反应了这一点,从结构关系看,它只有一种,即“动·宾1·宾2”而它的语义关系则多达十种。  相似文献   

8.
强化“注·提”实验影响探索整体改革之路佳木斯市第三小学周会媛我校是全国首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学校之一,自1982年开始实验,经过不断探索、完善、提高,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注·提”实验的成功,为我们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丰...  相似文献   

9.
教学法总是随着时代而前进 ,随着人们教育理念不断推新而不断变革 ,教学模式亦然。“小学语文启·导·研三级阅读教学法”就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是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试用版 ) ,学习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产物。一、“启·导·研三级阅读教学模式”原理简介“三级阅读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实践活动 ,学会阅读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论体系。它的全称是 :“小学语文启读——导读——研读三级阅读教学法”。启读 ,就是启发学生自主读书…  相似文献   

10.
一 1984年5月,美国文学界效仿英国,于“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诞生两百年之际,辟“诗人角”于纽约圣约翰教堂。首批“入角”的两位诗人是艾米莉·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1886)和沃特·惠特曼。献给狄金森的铭文是:“啊!杰出的艾米莉·狄金森!”仅此一事实,还不说她在几乎每一本美国文学作品选中占据的重要篇幅,已足以证明这明这位先生前默默无闻,成年后终身独守,有“艾默斯特修女”之称的女诗人在美国文学界享有崇高声誉。  相似文献   

11.
邵武市中学数学“大·小·个”教学研究与实验始于1985年,经过十年余的艰苦探索,以科学形态构建了崭新的教学操作方法论体系——“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输学”(通称“大·小·个”)教学方式。它的思想槽回是:教会学习、学会合作、主动发展。它为实施数学土质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下面我就一大·小·个”教学方式做个汇报,为方便起见,拟举平面几何三份75“圆周角”一课为例说明,不当之处,敬请赐教。一、导人;我们已经学习了圆心角和它的性质。如日(1)所示AOB(教师可在0上固定A、B两点,系上橡皮筋,在其上任取一点已将C…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学得更深刻,如何学收获会更大?是广大数学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操作·探索·发现·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由我校数学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后上的一节课——《圆柱的认识》,很好地印证了上述观点。以下是教学过程简介。  相似文献   

13.
传统德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学校德育必须寻找新出路。自2001年秋季始,我们进行了“开放·体验”的德育模式探索,已初见成效。一、“开放”的基本含义“开放·体验”德育是在开放思想指导下,以体验为主要实责任编辑·赵颖施形式的德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开放的基本含义包括:1.德育思维的转变。把德育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审视德育,根据时代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2.德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不断增加新内容,替代旧内容。3.德育途径的拓展。打破校园德育代替全部德育的格局,实…  相似文献   

14.
一、《“十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工作指标1.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探究“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教育理论问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十一·五”期间云南教育的重大实践问题;将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同“十一·五”期间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探索符合云南教育发展特色的基本规律。2.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有云南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议论”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要安排“议论”这一环节?怎样使初中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议论?“议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做法海安县李堡中学周庆钟我运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已有两年多了,我对教法中让学生议论这一重要环节有着深切的体会。“议论”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的暴  相似文献   

16.
(一)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小时侯口吃,面对别人的嘲讽,他很自卑。但他的母亲却说:“孩子,这是因为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的聪明的缘故。”后来,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写道:“这是我听到的最妙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使我抖起了精神。”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实行“搭配·整合·分流”教学管理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搭配”,是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整体搭配,即不分专业,按学生性别、毕业成绩整体平行搭配组班;所谓“整合”,是从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分离,即按学生选择专业的意愿整合分班;  相似文献   

18.
whc57是杨之先生 1 986年提出的一个猜想 :当n为奇数时 ,正n边形任何三条对角线在形内不共点[1] ,杨之先生对这一猜想的解决相当关注 .2 0 0 0年第四届初数会上 ,他作了一个大会报告 ,在“回顾若干whc的研究”一节中 ,回顾了whc57两次失败的证明 ,说明这一猜想虽简明易懂 ,但解决相当困难 ,他感叹 1 5年来竟无人能“动它一根毫毛” ,估计离解决尚远 ,笔者以为 ,此猜想研究的任何进展 ,应该是令人鼓舞的 .引理 1 [1]  在圆内接凸六边形A1…A6中 ,三条对角线A1A4 ,A2 A5,A3A6 共点的充要条件是A1A2 ·A3A4 ·A5A6 =…  相似文献   

19.
在解求图形面积的问题中,可把待求图形的面积分割成几部分,转移其中的某些部分使之构成容易求出面积的图形,从而能方便地求解。我们把这一方法称为“分割·转移·求积”.下面举例说明用这种方法求一些图形面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诗·召南·行露》被《诗大序》等释为“贞女抗暴”,现代学者认为是一青年女子强烈反抗一位有妇之夫逼婚的心声。本文紧紧抓住“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讼”这一疑点,结合上古的婚姻习俗考证出这是一位伤心欲绝的妻子忧伤坚定的离婚誓词,文中之“兴”亦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