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德学生通过翻译、著述、讲学、举办文化展览等多种渠道,向德国传播了中国的传统学术、音乐和现代社会科学,展示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战后中德关系的改善和留德教育的发展为留德生对德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基本前提,大力宣扬中国文化是留德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责任,20世纪上半叶德国中国学的发展及德国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为中国文化的对德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留美教育,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以及文化变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留美热潮,为近代我国留美教育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这一国际国内政局动荡时期的留美教育,对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然而,由于受当时国内政局的影响与国民政府在留学问题上所采取的服务于短期利益的实用主义政策,使得该时期的留美教育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教育界有过一场关于留学教育问题的争论。争论由弹劾清华学制对留学美国学生的遴选公平问题引起。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是否应该继续派送留学生及留学教育的国别选择问题。争论的实质是:留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助力还是阻力?造成留学教育问题的原因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争论目的是:探索中国留学教育的方向与道路。争论的结果是:留学教育的宗旨、方向和政策发生了变化,留学教育因此得以改进。争论提供的历史借鉴是: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关系问题以及留学生归国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服务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当代留学教育研究的重大命题,需要我们做出时代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透过“他者”视角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Culture,Schooling,and Development一书,记录和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眼中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社会文化图景,聚焦了教育人类学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族群、文化和教育,其中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等问题的探讨,在时下仍有其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书凝聚了一批研究中国民族教育的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包括本书的引介者、译者在内,这一代教育人类学人对中国民族教育相关政策、成功案例、研究成果起到了推介、传播等积极作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推动了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和民族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女子留学教育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导和有益补充,它对国内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引领和促进作用。本文从留学国别、留学方式、留学资格和学科选择等方面阐述了这一时期女子留学概况,对我们今天女子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有大学,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是中国传统的大学。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崛起于民国时期。本研究在了解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总体层面上民国成立前后的国内外社会背景分析;以及具体层面上,国内的上层力量——政府、教育行政当局;民间力量——社会各界先进力量,即校长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私立大学;国外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多元影响——教会大学、留学教育、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等方面解析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30年代,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女子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以及妇女自身的因素,使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女子教育状况发生变化的范围极其狭窄。某种意义上说,女子接受教育与"妇女解放"只是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开明地方少数女子的"特权",在相对传统的城镇,尤其是广大内地的农村,绝大多数的中国仍然生活在远离"解放"之中。有些已经得到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解放"的妇女,也没有在事实上特别是精神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前后,安徽省的留学教育有其宏观背景。安徽省于30年代前后制订了相关留学政策并强调留学管理。30年代前后的安徽留学教育呈现出一些特点:留学生数量不多,但在全国并不落后;自费生多于公费生;男生多于女生;留学生生源籍贯集中在合肥、桐城、歙县等少数文化和教育发达地区;培养了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林 《天中学刊》2024,(1):136-143
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学者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对教育全盘西化展开批判,倡导编译中文版大学教科书,由此引发了1931—1949年的大学教科书编译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教材编译者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在教科书中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试图以此改变中国教育“美国化”的局面,推动高等教育的“中国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这场运动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研究,也是民国学人建构文化自信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法律、政策更是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是我国建国初期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战略调整。福建省经过院系调整,高校数量从9所减到4所,厦门大学被人为肢解,教会大学和私立大学被撤销,工科全部被划往省外,这一切对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各类学生人数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更是呈快速增长态势,在中国社会形成一股强劲的潮流。导致留学潮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教育消费心理等等。留学潮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强劲的增长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延续,根据最近四年的增长速度预测,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将突破45万人。社会各方应理性看待与应对居民的留学热情并予以积极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家们在教育救国的理想下办学育人、躬耕实践,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才,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的一个发展高峰期。他们办学的共同特征是:心怀社会责任,立足中国实际;注重学校“软”、“硬”环境建设;民主治校;注重基础,突出特色。这些是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应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李灵革  赵文远 《天中学刊》2003,18(6):99-101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优秀的海外留学生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争夺的对象。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局面吸引了海外留学生的目光,但西方各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百般刁难,设置层层障碍。我国政府展开各种办法.通过设立民间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各地建立留学生的专门机构以及外交上的种种周旋,争取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归国海外留学生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的简要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缘起于我国古代私立高等教育传统的演进、欧美各国私立大学的启示 ,以及教会在我国创办大学的影响。私学的创办者以复兴民族、富强国家、教育先行为指导思想。北京民国政府制定了私立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 ,进行了较为认真监督、审核 ,但学校数量少 ,规模小 ,经费缺 ,设备差 ,教学不很正规 ,管理比较涣散。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规范管理和帮助私立高等学校的各项法令与规定 ,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较快 ,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配合公立高等学校 ,培育了许多专门人才 ,积累的办学经验对现时代私立高等学校建设和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影响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拿破仑时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这一模式的基本雏形形成于沙皇俄国时代,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而言,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之后苏联高等教育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6.
As the torch of learning is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ompetit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s still a competition for talent, a competition for intelligence. China's one-hundred-year history of sending students abroad has, in reality, bee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s determined efforts to build up a prosperous state and a strong people. From among the people who studied in Japan and Franc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is century and those who stud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in the 1930s and 1940s, many great men of this century and outstanding politicians have emerged, as well as famous scholars and extraordinarily talented artists. Many brilliant names have stood out among the students who sailed across the sea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eavily guarded walls separated East and West, so that have acquired advanc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skills abroad, have a relatively good professional grounding, understand Chinas circumstances, are familiar with circumstances abroad, and have advantages in such respects as language, techniques,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experience. They come back to China chiefly to seek bett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to carve out an undertaking. Thus it is essential to pay attention to overseas students and bring their abilities into play. Currently, Shenzhen City has but a few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 limited number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its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do not provide many positions. Thus we must resolve the overseas students difficulties regarding the choice of occupation, residence registration, housing, professional title, and arrangements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 This will enable them to work with their minds at ease and contribute their talents. Also, one should not demand perfection from overseas students or place excessively high expectations on them; we should instead make use of their strong points and avoid their weaknesses, so that they will soon display their abilities and find their true strengths.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ise of educational mobilities worldwide,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educational sojourn, especially tha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students, have come under greater resear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mongst diverse kinds of Chinese students/scholars abroad,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type that finds themselves in a unique country under equally unique circumstances: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t pre- and undergraduate levels in Singapore under Singapore’s government-sponsored “foreign talent” scholarship schemes. Based on an ethnographic study conducted over a 16-month period in China and Singap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account of these Chinese student-scholars’ sociocultural experiences in Singapore under three headings: (1) privilege—how Singapore’s “foreign talent” policy endows considerable privileges, opportunities, but also responsibilities on these Chinese students; (2) prejudice—how and why these PRC “foreign talents” encounter certain local discourses of discrimination and exclusion; and (3) predicament—how they sometimes experience complex and conflicted feelings about being made Singapore’s “foreign talent.”  相似文献   

18.
晚清三十年间掀起的三次大规模留学浪潮,虽然原因、特点各异,但都为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千古未有之奇事”。从留学开始到被迫终止,十年间,120名学生在异国他乡创造了许多奇迹。他们从一群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批优秀的青年,这其中付出了许多艰辛。两种不同文化和制度的碰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留美幼童的故事也包含于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中,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回味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民国大学校长的“反介入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大学校长开创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富有逻辑演绎张力的思想体系,在其展演过程中既表现出与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性的一种内在契合性和外在回应性,又表现为对国家救亡图存的积极关照。当与世界接轨的教育理念运动在消解了国家权力和教育权力之间的距离时,特别是通过大学校长的反介入精神奠定现代化大学发展的思维惯性之后,形成了国家权力与教育权力的共融空间,构建起大学独立自主的属性,大学主体得以确认,创建了中国一流大学。这种反介入精神的价值指向、实践指向、问题指向决定了教育理念展演不是单纯与狭隘的精神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