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于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资源相关指标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佳  郑建明 《图书与情报》2007,(1):10-13,22
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和方法很多,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很多测度的买例研究。文章对其中涉及的信息资源相关指标作了分析,为信息化测度体系构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计量法,在比较分析50篇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指标入选相应文献的频次,提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考虑到单纯运用主观或客观赋权法都难以做到准确和全面,提出基于组合赋权的信息化水平指数模型;以东北地区10家制造业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应用测度体系,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以验证测度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江西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江西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信息化指数的测算分析及对该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信息化指数模型测算了陕西省1991年~1996年社会信息化水平,并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作了分析比较。同时对该模型的不足和改进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初步提出一个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特征的信息化指数测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及一些发达国家信息化指数的统计,结合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对西部地区信息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君  杜伟 《情报学报》2003,22(2):222-228
本文探讨了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 ,并运用该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典型的传统行业———机械工业所属的 6个分行业进行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测量 ,并把所得结果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对分析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进程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测度方法对其他产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分析工作也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蔚海燕 《晋图学刊》2004,(1):24-28,37
主要以波拉特方法为依据,提出了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模式。以我国1994—1998年的数据为例测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农业产值与三种信息因素、农业信息化水平以及农业产值的关系和密切程度;分析了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从而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指标体系不仅是对当前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检验,而且是对今后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指导。对不同的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及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各指标体系的不同侧重点,给出适应于全面测评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因此,完整的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测度应从信息化建设主体,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化建设手段和信息化建设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应具有的几个特点以及指标的主要类型,并据此对<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进行了评析,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与评价美国、日本等国学者关于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评价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认为我国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在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与完善性,指标体系的数据收集方法等方面比美、日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和指标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信息化水平指数测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回顾了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发展的整个历史,着重讨论了日本学者提出的社会信息化指数体系,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信息化测度指数体系,并以我国1987年和1997年为例做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水平测度是对某国家、 地区、部门信息产业及其服务业发 展状况的度量。信息化水平测度的 研究对加强测度的科学性和促进信 息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外研究现状 信息化测度理论最早是由美国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目前沿处于初级阶段,也有极个别学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已达到信息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笔者认为,从全国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实验阶段;从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来看,其信息化水平已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交叉地段;从西部地区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信息化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据此本文将中国信息化水平定义在初级阶段的水平线上,并从四个方面对其作了具体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4.
基于RITE测度的数据变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现有社会信息化测度案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的数据变换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不同的数据变换方法可以对测度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可能影响我们对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正确判断和评估。文章进一步对变换本质及变换引起的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选择恰当的数据变换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由数据变换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水平的基本状况是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及其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当前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总的判断框架是:从全国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从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来看,信息化水平已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交叉地段;从西部地区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信息化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6.
1992~1998年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文献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文献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把此项研究向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论文构建了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安徽省17个城市的区域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实证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城市区域信息化水平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案例及方法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文章对我国信息化进程的31个测度案例以及它们所用的主要测度方法(即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进行评述,指出这些案例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使用的测度方法的欠缺,进而提出了设计社会信息化指标体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水平的基本状况是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及其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当前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总的判断框架是:从全国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从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来看,信息化水平已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交叉地段;从西部地区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信息化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部开发必须对信息化水平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分析。文中将西北地区信息化置于世界及国内先进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框架中,对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进行了评估和定位。并从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判定因素:信息发展能力、信息化综合要素、产业信息化方向及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