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作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的导向。这一理念为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通过阐述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提出背景和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来理清思路,分析"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探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政策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国家政策和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合理因素;重科研工作,轻教书育人;重政府控制,轻大学自治等问题与偏颇。面对困境,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要做到对"双一流"名单要进一步调整;创新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重塑大学自由之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级政府和各个高等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我国"双一流"建设之路.我国大学和学科建设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后发赶超",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目标与"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有很多契合点,大学科技园可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与推进成果转让、继承创新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无论是大学自身加强"双一流"建设,还是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都应避免走入唯指标化和去改革化的误区。我国大学需要把制度创新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点,通过制度体系和制度能力建设来提高学术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将"双一流"建设融入到整个国际高等教育格局中,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同时坚守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2015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水平。大学英语虽非独立学科,但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中均应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首先简要分析英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然后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有"责任",也有"理由"服务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最后,文章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今"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越来越被重视,而对于建设"双一流"大学来说,本科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对于建设新型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来说,我国的本科教育仍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改善。本文指出了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上,现阶段我国的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压力,并根据不足指出了本科教育进行改革的目标以及方向。  相似文献   

8.
统筹"双一流"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西部地方院校因其办学水平及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在"双一流"大学建设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办学活动。西部地方院校需要参与"双一流"大学建设,这既是"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实施的需要,也是这类院校自身发展水平、自身比较优势及地方政府外驱推动的需要。从战略发展角度来讲,西部地方院校需要采取变革理念、提升质量、凝练学科、寻求政府支持、面向实践、创新制度等措施参与"双一流"大学建设,并赢得新型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新政策。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世界一流的教育质量和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对高校"双一流"战略目标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不能离开优秀的大学文化,优秀的大学文化必能塑造"双一流"的文明成果。"双一流"建设需要塑造大学文化空间就在于普适性文化构成"双一流"的内在基因,差异性文化构成"双一流"的特色因子;自由文化乃孵化"双一流"的养分,理性文化是指引"双一流"前行的明灯,卓越文化决定"双一流"品质的高低;民族文化是孕育"双一流"的母体血脉,区域文化构成"双一流"的支撑点,自我文化组成"双一流"的特色气质。大学只有以其文化为使命,大学才能世代传承、久传不衰,并能照亮世俗、启航文明;大学只要塑造出一流的文化空间,其"双一流"建设进程就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1.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具有全局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应用技术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技术更迭的重要技术技能支撑。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立足一流学科、创设一流专业群、构筑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进一步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有利于为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形成扎实牢固的"塔基",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高素质、高质量的一流师资队伍是建设"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支撑。现行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下,部分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功利化价值取向明显,教师管理制度对象相对区分度不够,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优化周期长,教师伦理道德管理监测制度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教师自我学术劳动力的解放,滞缓了"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双一流"大学必须建立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秉持学术至上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理念,确保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正确;立足教师学术职业、学术劳动的基本特征,建立大学教师分类分层管理服务制度;参照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趋势与特点,适时调整优化大学教师待遇激励制度;全覆盖从严大学教师道德伦理标准建设,坚守大学教师履行学术职业的最底线。  相似文献   

13.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转变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学院建设的基石。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内涵,讨论了一流专业建设的方法与措施,总结了本校汽车工程系在专业建设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为促进"双一流"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是面向世界的教育综合实力竞争,是国家创新力、竞争力的核心基础工程,受大学管理体制和制度路径依赖等影响."双一流"建设基本沿袭了一贯的遴选模式,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组织的评审方式确定入围建设单位.我国"双一流"建设机制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由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等差别,体现出较强的计划性和竞争性.这既反映了国家体制和制度优势,有利于推动我国拔尖大学快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阵营,也潜藏着"双一流"建设中目的、手段和方式等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突破口,走多样化发展之路。这要求我国大学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战略,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向着"双一流"目标迈进。随着大学、社会、政府、市场的关系日趋密切且复杂,在合作和应用中生产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获取自身发展,已成为大学实现"双一流"的重要路径。在知识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新兴大学应运而生,与传统大学不同,新兴大学更强调结合社会的多样化、开放性需求进行创新、改造与突破。从战略管理视角来看,创业型战略顺应了新兴大学的特质,它是"双一流"背景下新兴大学的一种战略选择,它为新兴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辩证统一。"双一流"大学建设与文化自信具有耦合关系,大学的基本职能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任务决定了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文化自信作为支撑,而文化自信又在"双一流"大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得到体现。需要在文化自信引领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重要来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时代指引,实现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双一流"建设的行动逻辑反映在他们的"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中。"大学作为服务站"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起点,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于大学的现实主义态度,具有实质合理性。地方政府以数量化的目标定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行动坐标,寄希望于通过大学和学科的排行榜来引导及规范"双一流"建设,体现了形式合理性。在"双一流"建设的行动路径上,地方政府基本选择了本土化的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以创新制度安排来优化资源配置。但是,行动坐标和逻辑起点之间存在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冲突,这将会影响制度创新的方向和绩效,最终影响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中国高等院校的文化自信,在世界范围内,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大学,在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由之路。近年来,福州大学自上而下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活动,积极探索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效方式方法,坚持多项举措,成效显著,为当下"双一流"大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双一流"建设工作项目的推进,还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学科的评价,都离不开"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标准,而该标准制定的基础正是评价的原则。因此,有必要对"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原则开展研究。通过对现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正是解决"双一流"建设评价问题的重要原则与方法。文章在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基础上,结合"双一流"建设的实际,提出了注重中国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大学内部质量文化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校训是学校办学历史与校园文化的突出代表。大学校训因大学对人才的培育与文化的更新作用,具有较之其他类型学校的校训更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寓农业院校校训精神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能够凝聚师生的学术自信,推动我国农业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大学,梳理其校训"诚朴勇毅"的制定、内涵及其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双一流"建设中农业院校校训教育功能的培育与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