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冲击回转钻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回转钻探是继现代金刚石钻探之后的钻探新方法新工艺。中国研究冲击回转钻探用的冲击器、锤头(通称潜孔锤)及其钻进工艺始于1958年,至今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冲击回转钻探的优势,引起中国以至国外钻探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2.
1981年,德国物理学家格尔德·宾宁(G.Binning)和瑞士物理学家海因里希·罗雷尔(H.Rohrer),在苏黎世实验室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由此开启了人类研究原子与分子世界的里程。尔后,人类利用几年时间,艰苦地发明了纳米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掀起一场举世瞩目的"纳米战"。中国作为科技后起之秀,不甘落后,于1993年,成功操纵原子,让世界纳米技术成功刻上"中国"二字。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冲击凿井术与火药的发明国,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发明了整体钢钎凿岩技术。鸦片战争前夕,四川自贡的盐业工匠应用“顿钻”技术,凿成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谱写了人类冲击凿岩技术的历史辉煌。我国的冲击凿岩术也由此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凿岩技术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总工会、专利管理局 (处 ) ,发明协会、国务院各部委 ,直属机构科技司 (局 )和有关单位 :经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科学技术部批准 ,由中国发明协会主办、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承办的 2 0 0 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 ,定于 2 0 0 0年 11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国际发明展览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本届展览会以“创新、交流、友谊、发展”为宗旨 ,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的发明事业 ,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发明成果的交流与转化 ,增进内地与香港发明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发明界的友谊 ,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办好…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26日,是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创新.为配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与中国发明网联合推出2008年4·26专题活动--知识产权状况社会问卷调查.欢迎大家积极登录中国发明网(www.cainet.org.cn)参加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一、凿岩工具与人类文明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工具的进化史。工具的进步程度,直接显示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历史长河中,凿岩工具自始至终伴随着人们开发资源和征服岩石的伟大斗争。 “大禹治水,奚仲造车,伯益凿井”。有了井,人类才可以远离江河与湖泊,向广袤大地的纵深繁衍生息。4000年前的伯益,是中国也可以说是世界冲击凿井术的发明人。中国的冲击凿井术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顿钻”技术。在鸦片战争前夕,几乎和诺贝尔父子发明工业炸药同时,1835年中国四川自贡的盐业工匠们,用“顿钻”凿成了世界上第一口千米深井(自贡兴海井井深1001.42米,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中国冲击凿井术通过传教士流入西方以后,对石油的钻采,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美国一些石油钻井工程专著中,开篇  相似文献   

7.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积累作为理论知识基础的科学事实。而科学事实的提炼离不开科学怀疑与科学批判。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科学家朱载(公元1536年-1611年)于1581年发明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此发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乐律学史上的发展与进步。综观其发明全过程,可以发现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是其科学发明的认识基础,科学怀疑与科学批判之精神是其发明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有鉴于此,文章以朱氏新法密率为研究中心,揭示其科学发明的深层缘由:其中包括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科学怀疑与科学批判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 1984年7月23日 经中共湖南省委同意,省科委、省新闻出版局审查,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长沙市科委创办《发明与革新》; 1984年9月 中央领导陆定一同志为本刊创刊题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1984年10月 中国专利局局长黄坤益同志为本刊创刊题词:鼓励发明 振兴中华; 1984年12月 日本创造学会运营委员长恩田彰为本刊创刊发来贺信; ● 1985年1月 《发明与革新》创刊号出版; 1985年7月2日 武衡同志主持召开中国发明协会宣传工作会议,决定《发明与革新》改由中国发明协会主办,为协会机关刊; 1985年10月9日 本刊记者出席首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开幕式,并进行采访活动; 1985年10月16日 本刊主编黄友直出席中国发明协会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19日,由中国发明协会、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江苏省人民政府为支持单位,由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协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在苏州市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此次展会,是中外科技工作者与发明创造者的盛会,为推动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
李长潇被国内外媒介誉为复制绿色生命的巨匠。建国50周年时被评为“共和国50周年著名科技实业家“。作为“成功中国人”被美国世界发明发展中心列入《世界科技专家与人才大辞典》。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被列为中国科技发展50年大事记。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今年第2期对选择发明的概念、专利性判断和保护实施的问题作了一个粗略的探讨,为了进一步阐述有关选择发明的专利性,实施时是否会侵犯他人专利权,以及此时选择发明与基本专利的关系等问题,以下结合一件在先申请的美国专利(以下简称对比专利),和另一件在后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就以上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案例简介本专利的名称为“烷烃临氢异构化超强酸催化剂”,申请日为1992年3月23日,于1995年6月14日被授权公告,专利号为:92101682.4。该专利的授权专利要求如下:1、一种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组成如下:(1)M…  相似文献   

12.
正专家简介:杜长明,博士,副教授。2006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山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经助教,讲师,副教授。入选了中国发明协会银奖(2008),"珠江科技新星"(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4),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2015)。研究方向:环境与能源技术、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一、1400—1600年——中国落后于西方古代许多重要的发明都起源于中国,这是人所共知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极力推崇这些重大发明的不是别人,正是欧洲近代科学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虽然他并不知道它们是源自中国的:“纵观今日社会,许多发明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这些都是近代的发明,但是来源不详。这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一切事物。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专交会)已于2016年9月11日落下帷幕。本届专交会特设的《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与CCTV-10"我爱发明"栏目联合特色展区以"新发明新生活"为主题,邀请了近30个优秀发明项目参展展示。CCTV-10"我爱发明"栏目还在现场设立报名点,为栏目征集优秀发明项目;《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邀请了知识产权行业专家,就专利方面的问题为公众答疑解惑,本展区成为这次展会的一大亮点。以下就本特色展区  相似文献   

15.
我们根据《世界100科学家排行榜》①、《中国———发明之国》②、《世界发明·发现大典》③、《古今中外三百名人》④、《中华之光》⑤、《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⑥、《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⑦等七部书的记载,按年代顺序选编了“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要发明”,制成下表。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要发明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序号发明年代国家或地域发明者发明名称评价或影响1785年1793年1807年1821年1829年1837年1839年1840年1846…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读者:由于工作的需要,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于2014年3月底搬至国家知识产权局院内办公。通讯地址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旧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南村1号),邮编100088。编辑部联系电话变更为:62086450,经营部联系电话变更为:  相似文献   

17.
正尊敬的读者:由于工作的需要,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于2014年3月底搬至国家知识产权局院内办公。通讯地址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旧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南村1号),邮编100088。编辑部联系电话变更为:62086450,经营部联系电话变更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发明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发明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创刊于2004年1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08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124/T,邮发代号:82-550,每期定价20元,2017年订阅价:240元(含邮费)。2014年1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2015年9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百强科技期刊"。《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现已成为专利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发明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发明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创刊于2004年1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08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124/T,邮发代号:82-550,每期定价20元,2017年订阅价:240元(含邮费)。2014年1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2015年9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百强报刊"。《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现已成为发明与专利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探讨和业务交流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发明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发明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创刊于2004年1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08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124/T,邮发代号:82-550,每期定价20元,2017年订阅价:240元(含邮费)。2014年1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2015年9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