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创造与栏目化操作的基本元素和规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丹 《声屏世界》2002,(2):15-17
中国电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节目化阶段、栏目化阶段、频道化阶段。电视的栏目化操作是时下一个大的趋势,而栏目化操作其实只是一个中期阶段。大家都在做栏目,可是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突破它?有关栏目操作的规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电视运作形态基本上是节目化阶段,还不存在栏目操作的概念,如《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都是节目,不是栏目。节目化操作时期,是以制作人为核心的时期,适合中国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到整齐划一,有固定时长播出的栏…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法制栏目《法律与道德》,揭开了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序幕。1999年,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为标志,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在经历了开创期和发展期以后,进入到一个空前的繁荣期。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其社  相似文献   

3.
唐永勇 《新闻传播》2014,(2):191-192,194
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纪录片与电视栏目相结合,纪录片的栏目化已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主要生存方式之一。本文通过阐释《纪录重庆》栏目化的生存方式,从宏观的视角观照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路径和整体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4.
与国外电视栏目比较,电视新闻联播类栏目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独特现象。电视新闻联播类栏目是各地电视台在建台之初创办的最主要的新闻栏目,是各地"信息的总汇,舆论的中心",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  相似文献   

5.
一,一次别开生面的电视专业研讨会 2004年8月24日,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开幕的当天,近300位全国电视节目制片人聚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参加“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活动,共同探讨中国电视品牌栏目的成长之路。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一方面,参加会议的核心群体是全国电视百佳栏目的制片人.这在全国还是首次;另一方面,这是一次极具电视味道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讨会。整个会议被设计成为一个电视  相似文献   

6.
正在如今的电视银幕上,纪录片的占有量正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真实纪录栏目行情看好,我们又看到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栏目活跃于荧屏。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纪录片仍被当作衡量电视台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有人将纪录片当做是一个电视台的"良心"。可以说,纪录片市场的繁荣与否将决定中国电视发展的水平高低。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7.
刘萍 《新闻爱好者》2000,(10):46-46
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的灵魂或主宰,这在完善的电视体制下已成定势,并已逐步成为中国电视机构的发展方向。中央台及许多省级电视台已部分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在中国数以千计的电视台中,中小城市电视台因受条件限制,目前还很少实行这一先进的运作模式。这些台的节目主持人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地方台主持人如何树立角色意识以迎接新的电视体制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角色。地方电视台受各种因素制约,一个栏目设立之后,不可能根据栏目特点挑选非常合适的主持人,这对担任节目主持的同志来说…  相似文献   

8.
一、电视与策划 从我国电视20多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电视经历了节目竞争阶段——栏目竞争阶段——频道竞争阶段的历程。目前,中国电视已处于频道竞争阶段,各地观众能够收看到的频道已经增加到30—40个,频道竞争究竟靠什么取胜,是每个电视人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其核心是策划。一个频道给人的是一个总体印象,这个总体印象不是某一个栏目或节目可以担当的,它需要总体策划。因此,可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策划时代,办电视离不开策划。 从省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来看,目前,各省级电视台大多处于一种内外夹击的境地,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电视镜头新闻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通 《现代传播》2003,(5):127-128
电视画面是构成电视最基本的语言元素 ,也是电视的根本。电视画面由电视镜头来表述 ,从普遍意义上讲电视镜头的成败也就决定了电视节目的成败。不同的节目其电视镜头的表达方法会有所不同。正像用文字去写作 ,会分成不同的文体 ,同样 ,摄影的镜头语言也有叙事、抒情、说理和寄意之分。举个例子说 ,以前的《中国报道》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报道的栏目 ,是一个新闻性栏目。该栏目是由点题新闻和演播室访谈两部分组成。点题新闻的电视画面有 8分钟左右 ,无论是长是短 ,这段画面都力求向观众提供新闻事件全貌 ,有时加些背景材料用以说明 ,以新闻…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1日,《焦点访谈》栏目开播13年。13年的发展,使它成长为中国舆论监督的成功典范,也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栏目。  相似文献   

11.
周贤芳 《视听界》2004,(3):82-82
广播电视集团化本质是产业层面的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解决中国广播电视目前共性问题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国电视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资源有限却使用效率不高、浪费很大。一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电视内部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以频道、栏目为基本单位,即频道制、栏目制。将电视资源按频道划分, 再划到栏目,形成以栏目为基础、频道资源为主体的设备、人力、内容和制作资源的配置结构,这容易造成对有限电视资源的“封建式”分割,形成若干“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生产单位。加之栏目设置种类繁多,加剧了资源配置的分散性与小型化。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资源的配置层次越低、结构越散,生产能力就越弱,生产水平就越低。其实,任何一个企业不能指望去垄断整个市场,只要能控制或占有市场链中一个环节,就拥有了对整个市场的操控权和主动权。要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弱胜强,以小搏大。如果  相似文献   

12.
在《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等娱乐栏目热播的情况下,《百家讲坛》(以下简称《讲坛》)栏目能走红,既出乎人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是因为它是科技频道的一档高雅文化栏目,不易“走红”;情理之中是因为它也属于一档娱乐栏目,应该受到青睐。这种双重身份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精英与大众的一场博弈。本文试从电视是收视率控制的一个场、电视是平庸文化的制造机器、电视是一种新的宗教形式等三个方面,来对《讲坛》栏目进行一种反观。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电视频道内容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电视媒体想通过垄断电视资源和电视内容产品获利很难实现。事实上,由于电视内容产品的特殊性,很难在产品资源上设置垄断性壁垒,加上缺乏知识产权约束,通常一个栏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栏目《相约花戏楼》已整整走过了五年历程,成为全国电视戏曲知名栏目之一,连续荣获五届“中国电视星光奖”,多次获得“金鹰奖优秀栏目奖”和电视戏曲“兰花奖”。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安徽省名牌电视栏目”,荣获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电视百佳栏目。  相似文献   

15.
周林  朱振梅 《青年记者》2007,(14):123-124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电视纪录片日益被观众疏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轻松活泼的娱乐秀节目和引人人胜的电视剧夺取了大块的观众市场;另一方面,对收视率广告利润的日益重视,使得当前以栏目化的形式存在的电视纪录片面临商业利润的压力。同时,栏目化一方面使电视纪录片获得了生存地盘,又造成了与个人创作之间的矛盾。可以说,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独立性正在受到市场化、制度化等因素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周琴 《青年记者》2009,(18):89-90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最早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相对较晚,时隔半个世纪以后,贵阳电视台于1986年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中国第一条专业化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的诞生。而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中央电视台巨大的影响力,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开办电视公益广告专栏,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重庆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等,在各级媒体的努力下,“公益广告”的概念从此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收视率剖析     
收视率不是评价一个电视台一个栏目的唯一标准,它只是标准之一。决定收视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诚然,节目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是收视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不管外国电视还是中国电视,都有这种以质量取胜的好节目。但是,内容和形式都好的节目,不一定就有高收视率。因为其它影响收视率的因素也起重要作用。第一,要看一个专栏(节目)的方针和内容,是普遍性的,还是对象性的。一般说,普遍性的栏目(节目),收视率总是高于对象性栏目(节目);  相似文献   

18.
干瑞青 《青年记者》2016,(23):73-75
国内很多学者对电视法制栏目发展的梳理分析基本以编年为依据,胡智峰主编的《电视法制类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把1985年至2003年的中国法制栏目划分为开创期、发展期和繁荣期,这种分期具有传统的进化史观痕迹.笔者力图以新的视角、方法来审视中国法制栏目的发展特征,结合普法活动及电视艺术发展规律,重新审视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梨园春》的品牌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愈红 《视听界》2008,(1):35-37
经过13年的精心培育,《梨园春》已成为河南电视乃至全国电视的一个品牌栏目,《梨园春》发展史或者说是成长经验成为业内同行关注的问题。一个电视戏曲栏目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策略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红旗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由朱虹、胡正荣主编的《中国电视名牌栏目》和《外国电视名牌栏目(》以下简称《名牌栏目》)是国内电视栏目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该项目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