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吸取宋初诗文革新先驱者的成就,针对西崑派的恶劣文风,展开了不屈的斗争,把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推向高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唐宋散文由“奇”而“常”的转化这一过程,窥探欧阳修文学观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文学史,革新运动此起彼伏,然而成功者却屈指可数。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就属这可数之列。为什么别朝的诗文革新运动失败了,而宋代的却能独成?为什么与之孪生的宋代政治革新运动又失败了,而文学却能独成?本文试图浅探原因,刍议成败,就教于大方。自古以来,政治与文学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发生着直接的影响。但是,二者毕竟不是一体,文学还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相对独立性。因此,文学运动和政治运动不可能共存共亡,同荣同损。在古代。也没有职业文人。写诗作文,无稿费可得,要靠入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持过全国的科举考试,同时,他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文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也卓有成就。  相似文献   

4.
历史往往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迂回曲折的发展轨迹。宋朝建立以后兴起的诗文革新运动似乎又回复到了唐代古文运动那一时期的格局,二者面临着同样的时代使命,即如何振兴业已衰微的儒学“道统”,同时革除颓靡侈丽的文风,恢复所谓“文统”。因而北宋早期那些倡导文学革新的健将同时又是复兴儒学的斗士。但是唐宋两朝的文学运动却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唐代古文动动固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它并未以完全的胜利而告终,晚唐五代的文风仍趋于靡丽,古典散文也未能取代骈文的正宗地位。而承唐代古文运动绪馀的这场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却未重蹈历史的覆辙,最终取得了胜利。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何在,其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改革,主要表西安在对诗文的革新方面,他对唐末宋初的诗风进行了革新,使他在北宋的文学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平易自然"的独特自然风格。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作品对后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风向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北宋中期最伟大的全能文学家,也是以欧阳修为首的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主张,一方面继续反对晚唐五代、宋初的不良文风和古文运动内部出现的新流弊;一方面提出许多富有美学意义的新观点,登上了宋代文学美学的最高峰。他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属佼佼者,既有宋文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他的诗达到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并和黄庭坚一起被尊为宋诗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起点是西京幕府,从研究西京幕府的外部环境入手,进而探讨西京幕府作家群的散文创作以及他们的相互影响,从而确立西京幕府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学及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当中,一位是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领袖,一位则是代表着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文坛大家。二人推崇古文,提倡仁政治国,关系紧密,私交颇深。而苏轼的一篇科考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则是他们彼此相知的“契合点,”体现欧阳修与苏轼在仁政思想和文学风格(散文方面)等方面存在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为了引导古文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曾以毕生的精力,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方面为北宋初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山水游记散文就是他把“文”和“道”运用在创作中的代表。欧阳修所说的“道”,并非韩愈提倡酌“孔孟之道统”,而是与柳宗元的“以辅时及物为道”的观点一致,即适合于社会现实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这种进步的主张也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山水游记之中。欧阳修的山水游记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宋代从诗人的角度讨论诗歌创作而提出了系统理论的第一人。欧阳修对诗歌创作的见解,主要体现在他晚年退居颍州时所编的《六一诗话》中,其他的多散见于一些诗文及宋人的笔记、诗话。  相似文献   

11.
北宋初期,还在西昆体弥漫文坛时,许多文人就开始奋力抵抗流俗,强调诗文应"传道明心"。在此呼声后,还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于是出现了许多的词论。虽然当时  相似文献   

12.
唐宋古文运动是一场文学革新运动和复兴儒学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这一运动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学内涵,对当代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古文运动 ,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 ,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 ,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 ,文章以峭拔见长 ;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 ,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 ,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韩愈重文 ,他虽然说“文以明道” ,但事实上他更为注重的是文学传统 ,而不是儒学传统 ,这是历代古文评论家们都注意到了的问题。仅“文辞”二字 ,就在韩愈的诗文中出现了二十多次 ,可见他对文章语言的重视。朱熹在《朱子语类》…  相似文献   

14.
北宋宣城诗人梅尧臣,早年受西昆体诗派的影响,后突破西昆窠臼,积极参与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写了不少关注国计民生、抨击社会时政的好诗,后被陆游誉为“名家”,更被刘克庄尊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15.
王禹偁在北宋初期诗坛地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禹偁谪居商州,是他创作历程中最敏感、最辉煌的时期。此时此地,诗人调整了世界观和创作方向;丰富了人生体验和创作素材;受接了商州丰厚的“江山之助”,从而铸立起他诗歌创作的里程碑。王禹偁以其理论上的倡导性、实践上首创性和组织力量上的号召性,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早期领袖,扣接了唐宋诗的转换链条。  相似文献   

16.
一代文豪苏轼,旷达的胸襟,横溢的才华,给后世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他多舛的命运、坎坷的仕途铸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和影响--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活跃在北宋文坛的孔文仲,积极参加诗文改革运动,所写诗文平易晓畅,意境清新。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文风的改变作出了贡献。研究其诗文成就,对我国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诗文所反映的史观,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掌握流变宋代文学有300余年的历史,其间诗、词、散文、话本都有长足的发展。学习宋代文学,不能不对各体文学的发展概貌先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一)诗歌宋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其一是北宋前期。北宋初,王禹偁效法杜甫和白居易.创作了不少关怀民瘼的政治诗.其诗言之有物,风格简古淡雅,对宋初的诗文革新运动有一定贡献。继王禹偁之后,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都是僧  相似文献   

19.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他的诗风豪放雄健,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  相似文献   

20.
游览惠州西湖,你会发现许多文物古迹跟苏东坡有关。熟悉地方沿革的人,并不会感到惊讶。苏东坡(1037—1101)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诗、词、散文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到他而达顶峰。北宋后期的诗词作家几乎无不受他间接和直接影响。但是,由于他政治上的保守态度、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宦途上却是坎坷不平的。在他的一生中曾两次遭贬谪,因这样的机缘他才到达惠州。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