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是为了“导”,“导”是为了“学会”、“会学”。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师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学生“会学”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实践证明,这样做往往事倍功半;而现代的教法又提出了精讲多练。笔者却认为,教知识不如教方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传授知识,如同往学生袋子里拾金,总是有限的,短暂的;教给学生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教师的教应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把“教”转化为“学”。  相似文献   

4.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备课时的必然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致使课堂形式新颖但内容庞杂零碎,语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在学生的心田中扎下根来;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多少”和“怎么教”,该讲的不敢讲,该问的不敢问,致使学生对应当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5.
“坐教”小议●袁志华时下,笔者在一些学校常见到有些教师“坐教”,因而颇有些话要说。何谓“坐教”呢?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坐着进行教学。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解答疑难的过程。整个过程有讲解、有提问、有板书等,由许多教学环节所组成,而且还...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7.
贵刊在2006年第7期刊登了王敏勤教授的一篇文章《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一个小标题为:“低水平的教师教知识,高水平的教师教方法。”另外在文章中还写了这样一句:“真正高水平的教师上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方法。”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王敏勤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8.
马兰 《学语文》2014,(3):40-41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是每个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教什么”归根结底,决定了应该“怎么敦”,并影响着“敦得怎么样”。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定位,  相似文献   

9.
柴可强 《教师》2011,(1):82-82
在语文教学里。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得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与学成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讲”和“教”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不着讲”“用不着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流行,导致不少人将“不教”作为理想教学的特征并努力追求。叶圣陶先生倡导“不教之教”,意味着能让学生获得发展的“不教”,需要以特定的“教”为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教”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依靠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为“不教”赢得空间。教师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应试”与“育人”统一到一起,带领学生既积极、主动地追求考试分数,也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当核心知识被教到了位,其他内容即使“不教”,学生也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困师”是指对新理念接受较慢,在教学工作上存在着某些困惑,暂时未能领悟新教法的教师,与那些工作懒散、不思进取的教师不一样。“教困师”不随波逐流,能知困而后进,但较内向、孤僻,需要有人去关心、引领、指导。 作为一校之长,有责任让“教困师”顺利成长,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校长不妨“三心二意”去“扶一程,送一步”,让“教困师”在教学成长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马琳 《四川教育》2002,(11):22-23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这就是说,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进而“乐学”、“爱学”,这需要我们自觉地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怎么“教”呢?一、树立课程意识,在材料和设计上求“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系统。师生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13.
粤教新声     
深圳宝安建立“三地一站”培训教师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机制,实践研、训、教“三位一体”;逐步建立适应宝安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以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为抓手,教研、培训、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全区教师的知识、能力层次和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三地一站”是宝安区在探索研、教、训“三位一体”,推进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于今年年初实施的“名牌工程”。其内容是在北京、上海、国外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三地,在宝安建立专家工作站———一站,加强骨干…  相似文献   

14.
王俊 《江苏教育》2005,(4B):23-24
数学新课标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教师“教数学”。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把现成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而应为学生提供必要材料信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把所要学的知识给“做”出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工夫。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  相似文献   

16.
高翠任 《学周刊C版》2014,(5):107-107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通过“怎样教”达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学习.通过“教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为什么教”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恩想、培养精神.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怎样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在,教育界流传着一种“教无定法”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本意是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学生情况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说法反映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规律,说明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改进,鼓励教师大胆地进行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但是,如果认识不全面“教无定法”也会成为某些教师教学随意性的托词。因此,有必要对“教无定法”这一提法从内涵和外延上进行严格的匡定。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的一个本质特征,应该是遵循教学规律。具体讲,就是要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接受科学知识的规律。凡是成功的教学成果,无一不…  相似文献   

18.
如何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呢?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评价标准:“平庸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高明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   “给学生奉送真理”,核心是教师对学生要“给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给予,学生接受。教师给予学生的手段是“硬灌”,教师把教科书中的定理、定律、公式、法则等,直接和盘托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会并记住这些知识。谁死记硬背的知识多,谁就能在着重考背功的考试中考得高分,因而教学质量也就高。显然,这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教“书”,与教“学”是一回事吗?也许您觉得这个问题可笑。的确,它们在常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在这里我要提出另外一种看法:教“书”与教“学”是人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所谓的教“书”,就是指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教“学刀则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给祖国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材。显然,单凭教书——啃课本,不可能达到目标。我们对教师的恳切希望是:不仅要教“书”,而且要教“学”。特别是对大学生,更应当着重抓好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谁也不会怀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这句话的正确性,谁都明白这两句话中的“教”具有不同的内涵,前者是指教书,教知识,后者是指教方法。细想起来,无论是“教书”还是“教方法”,总存在能教不能教,会教不会教的问题。只知知识灌输,不讲学习方法,不算会教;没有教学技巧,只有机械“运动”,不算会教;不讲课堂教学效益,只是无为的消耗,不算会教。如果说会教是属于方法策略层面的话,那么能教就属于功底层面了。想会教,首先必须能教。只有能教,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有可能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能教的老师,必然有把握以下关键因素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