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袁可嘉上承二三十年代中国象征派、现代派诗歌理论和京派文艺理论思想精髓,并借鉴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诗学思想,把追求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性作为其诗学理论建构的主旨。八九十年代,袁可嘉进一步提出"中国式现代主义"这一新的诗学概念,诗学体系更加充实完整,充分表现了现代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在对中国传统诗学和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双重改造中,台湾"创世纪"诗社开掘了一条无限敞开的现代性意义生长之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对诗歌张力的追求。创世纪诗社诗人所动用的手段主要有:主体与客体的张力;形式与内容的张力;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以论孟诗学的两个重要关键词"诗可以兴"与"以意逆志"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其蕴含的深广的文化元素和思想底蕴。说明今人以纯文学化的"诗学"观念读"经学",往往淡忘或遮蔽了这些诗学观念里面所蕴涵的丰厚的思想资源,故此认为应该将两大阐释进路(纯诗学进路/经学化进路)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这将是一种既富于历史厚重感又极具现代性色泽的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4.
对汉代《诗经》阐释中所形成的诗学理论,学术界长期以来习惯从经学与文学、政治与审美相对立的立场出发,对其做出否定性的评价。针对这一倾向,笔者认为,在汉代《诗经》阐释的诗学研究中,必须坚持这样的理路与方法,即突破经学与文学、政治与教化对立的思维模式,回到先秦两汉的历史语境中,以"知识与意义的双重关注"的立场,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充分肯定汉代《诗经》阐释诗学理论作为一种《诗经》解释系统和诗学系统的存在价值和合理性,并在中西诗学的大背景下予以审视,以充分发掘其理论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应用写作教学中出现的"模板化"、"文学化"两种极端倾向,阐述了将"模式"引入应用写作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以及运用模式教学时对"度"的把握。为学生快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提供方法,为应用写作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作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源头何在,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齐诗与孟子诗学观的比照发现,齐诗的经学化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  相似文献   

7.
周秋红 《现代语文》2009,(12):121-122
对中学作文颇有研究的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曾说过:"写作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与精神发展、生命轨迹的变化同步的文字化的呈现。"  相似文献   

8.
在《黑书》中,帕慕克暗置了一个富于苏菲神秘主义意味的故事结构"我即凤凰",经由这一宗教叙事原型,作者深入地反思了写作、身份、文化三个层面中"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最终成就了具有深厚民族精神意味的诗学主题——"我是他人故我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动画作品作为集多元化文学元素于一身的文艺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承中彰显着自身独特的心灵体验美质。认为它以"兴观群怨"的理论支柱为依托,以现代技术为衍生媒介,建构了独特而崭新的"动画诗学",是中国传统诗学具有转换意义的一次现代审美尝试。传统诗学中的"兴观群怨"观在构筑动画诗学深层意蕴的同时也丰富了其艺术能指。动画作品对传统诗学观的延承与转换过程中,形成了审美的"同嗜"力量,并在文学史传统"内在理路"的规约下诠释了"兴观群怨"诗学观的现代生存境遇,完成了自身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学界普遍认为认知诗学没有阐释力,只是对"文学阅读过程的解释说明"。文章通过查看认知诗学与后结构主义诗学的渊源关系,发现认知诗学家们借鉴了卡勒的诗学观,却忽略了卡勒在诗学阐释方面的独到见解。认知诗学将阐释的概念置入一个更为宽广的心理框架,通过主体经验将文本与世界相关联起来,成为一种语境化的诗学和独特的阐释理论,而不只是一种阅读理论。对照卡勒提出的"文学能力",不难发现,认知诗学家关注的只是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而非文学能力,这使得认知诗学的理论建设缺少一个文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11.
庞德对诗歌的伟大贡献是他对意象主义的倡导和实践.透过庞德对意象的描述,我们发现他提出了一种模糊认知方式的诗学主张:那就是主客的含混性存在.他的"直接处理‘事物'"显示了主体意识祛中心化的诗学观,是对意义、理念、本质等这些以否定具体事物为鹄的的否定思维模式的扬弃.结合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的思想,从"意义在境域之中生成"、"非主题化的世界与非主体化的诗学","意义、语言和物的统一"、"理性与世界交织共舞"以及"一种存在-历史-世界的诗学"等五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揭示庞德诗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塔尔图符号学派代表洛特曼理论的研究热度、理论认同度与苏俄文论的沿革变迁同型同构。其理论从冷遇排挤到目前占据"文化语法"高位,代表了形式诗学,意图在历史诗学根基牢固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诗学的努力由排斥到认同的过程,同时,也代表了结构研究与历史研究结合、形式研究与内容研究融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贯通的研究范式为文艺学发展、拓展理论空间的摸索过程。洛特曼理论在本土的广泛传播,标志着当前俄国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式已突破"独白主义",摒弃门户之见,由同一性思维模式进度为差异性思维范式,呈现出各类文论流脉兼收并蓄、多元开放的理论格局。  相似文献   

13.
张树军 《成才之路》2011,(20):66-66
新课改提倡中学作文要"自由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要达到"打通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有创意地表达"这一具体目标,写作积累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之所在。本文探讨了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4.
"下半身"诗歌创作与身体写作都是以身体感受为写作源泉,以身体感受为内驱动力,表达来自内心深处的欲望。女性用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从女性自身的感受中寻找女性特有的话语,抗拒男性话语权。而"下半身"诗人则是对主流意识文化的抗拒,但是"下半身"诗人没有将身体写作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没有使身体写作完成文学性的诗学转换,而最终滑向了纯粹的肉体写作。  相似文献   

15.
姚淑琪 《教育》2014,(8):66-67
"随笔化写作"是一种随时随地、随感随记、随读随议、随改随展的写作教学方式。它重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让师生在读写交流中,共同感受写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写作教学效益。本文就将"随笔化写作"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对以"情境随笔课"为基础、随笔与论文相结合、激励学生写作等实践策略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关于孔子之于诗学的贡献,人们所论甚伙,似已难以置喙,然大多数评论都忽略了孔子言《诗》的背景,即西周礼崩乐坏,诗教式微的现状。孔子于此重新赋予《诗》以经典意义,并将其作为其学术承传的一个重要文本,这对后世的诗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查考可见,孔子对《诗》的"备王道"、"述礼乐"的诗学定位,恰恰开孟子、荀子诗学阐释的王道派和政教派的分野之端,而汉代《诗》的经学化阐释,也多围绕这两点而开。  相似文献   

17.
从“新红颜”的命名到《新红颜写作诗歌档案》、《新红颜集》的出版,关于“新红颜写作”的讨论一时成为了诗坛上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新红颜写作”的命名与推广在某种意义上为探究当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女性诗歌创作的演变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红颜写作”这一诗学概念的提出与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当下新诗诗学命名的多样性与复杂化.不管这一诗学命名是否得当,是否具有相应的合理性与诗学价值,其对于当代女性诗歌作品的经典化以及女性诗歌在当下多元文化主导下的文学语境中的传播与传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然而,写作文对于许多老师和学生似乎都缺乏热情,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话可写"、"言之无物"的现象。究其实,一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接触面很窄,再者是教师忽视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的指导;二是学生对写作缺乏成功的经历,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9.
才子佳人小说"千部一套"、"千人一面"模式的形成,除了与作家怀才不遇借机表达理想和"心学"的影响有关,还有三方面的原因:明清之际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一部分文人的写作开始面向市场,从而使得小说的创作呈现了批量化生产;传统通俗文化的崛起使得小说内容也真正走向了通俗化和模式化;才子佳人小说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境况的真实描写。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是人类文化模式的一个缩影,不应过分指责。  相似文献   

20.
"下半身"诗歌创作与身体写作都是以身体感受为写作源泉,以身体感受为内驱动力,表达来自内心深处的欲望.女性用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从女性自身的感受中寻找女性特有的话语,抗拒男性话语权.而"下半身"诗人则是对主流意识文化的抗拒,但是"下半身"诗人没有将身体写作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没有使身体写作完成文学性的诗学转换,而最终滑向了纯粹的肉体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