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百里路小学二、三年级181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数学作业的调查。问题1:你喜欢做数学作业吗?  相似文献   

3.
金华 《天津教育》2006,(11):51-52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成为我们当今众多科学教师讨论和研究的一大课题。反思我们过去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认识和实践,发现我们由于对相关理论学习不够,对“科学探究”的许多方面还缺乏清醒、完整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得更多的只是一些零星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还存在着一些盲目性。一、关于“科学探究”的几点困惑困惑一:探究主题谁来确定更为合理?如果探究的主题由教师来确定,那么学生是否对这项探究活动有兴趣呢?如果毫无兴趣,那么又怎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过程呢?即便学生在教师“的束缚”下,经历了、完成了这项探究活动,但学生在探究活动时感到快乐吗?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吗?如果主题让学生自己来确定,那么学生所选的主题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认知规律呢?(也就是难易度合适吗?)这个探究主题有意义吗?对他们的发展有帮助吗?学生自己很难把握。困惑二:已被证实的科学结论是否有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探究?综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还是把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作为探究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然而,在一些科学结论过分简单或已被证实的探究活...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高在教学转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新问题,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压力与困惑.而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将教师和学生从"录取率"的指挥棒下解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改变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师工作成绩的评价标准、深化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樊业银 《江西教育》2012,(14):43-44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一般通过理答这一教学方式来实现.数学课堂一般是理性的、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安静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的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吗?我们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吗?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充分梳理自己的思路呢?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将学生带入数学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享受中.把教师化作催生满园春色的春风春雨,和全体学生起享受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 ,也是情感活动 ,这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事实上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 ,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情感的交融。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说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可是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同样注重了情感教学 ,可教学效果却各不相同呢 ?为什么一篇文质兼备、包含名家深情厚意的佳作 ,学生在阅读时毫无情感 ,而对那些文法不通、矫揉造作的流行歌词如痴如醉 ?为什么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 ,讲台下的学生却无动于衷 ?要弄清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每次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的探索中成长。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又富有探索与思考性的作业呢?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会经常出现错误,甚至出现重复性错误。那作业出错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应对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认识与体会。一、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不要怕学生出错,要心平气和地接纳错误。要用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去对待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善待学习中出错的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以设问的形式把学生引入探究活动。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有一些学生会大声地喊“我知道,我知道”。这时,教师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尴尬的场面,甚至会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差错,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亲自把正确答案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呢?笔者以为,作为教师,我们要用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人本主义的回归和教师理念的提升,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流行用语”.从表面来看,这些“流行用语”构建了关怀、平等、激励的教学氛围,师幼关系融洽、和谐,但是细细品味,这些课堂真的把幼儿放在首位了吗?是形式多一些还是实质多一些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2.
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新形势和新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呢?作业设计该如何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作业设计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因才施教的关系?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小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毫无疑问,在复习课中,作业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的实践性活动,通过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对于教师来说,作业就像一把尺子,能量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也可以量出教师的教学纰漏.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复习课变成了机械重复地作业练习.教师盲目地布置作业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出现了家长代做作业的现象.作业何以步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复习课中是如何处理作业的.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一般通过理答这一教学方式来实现。数学课堂一般是理性的、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安静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的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吗?我们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吗?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充分梳理自己的思路呢?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将学生带入数学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享受中。  相似文献   

15.
张妮 《新疆教育》2012,(8):132-132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作业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如何才能严把“作业”关,最大地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聪明的学生,有的时候教师们不易解决的数学问题他们都能解答出来,真就是这些孩子天赋异禀吗?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聪明在于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解题策略,有的孩子只有一把钥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能用这一把钥匙去解,而聪明的孩子则有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业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本身应该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桥梁,一座师生每天都要互相往来几次的桥梁.按理说,"常来常往,感情越深",师生都应该越来越喜欢它才行,可为什么提起它,教师头痛,学生厌烦呢?初中数学作业存在哪些重要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探讨如下.一、初中数学作业的意义数学作业是整个数学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之一.它是由教师制定,由学生来独立或家长辅助来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要求和活动方式.学生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  相似文献   

18.
正区角活动的观察点多量大,教师往往难以兼顾全面、了解透彻,那该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提高观察效率?如何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儿童的游戏状况?如何培养儿童在游戏中的自主自律呢?我们还必须思考:幼儿可以参与自身的评估吗?幼儿参与评价意义何在?幼儿参与评价的方式有哪些?哪些游戏内容适合幼儿评价?直面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关注区角活动中幼儿评价这个新话题。一、幼儿评价的意义幼儿评价是指儿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培养逻辑思维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的桥梁。可是让很多教师困惑和棘手的是,学生升入中高年级后,就不愿意发言了。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怎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发言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发现,多数学生不能主动去思考解题方法,而是期待从课本或是从教师那里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究竟怎么办?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一直困扰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为此,笔者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撰写本文谈谈几点做法,以求教于同行共勉.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时间进行的是解决作业或习题,这与成人在工作、生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作业或习题一般是教师或编辑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科书、练习册中以训练模式出现,有较强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