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2010,(6):53-53
问:我对找反义词常常感到困难,不是找不出来就是找错,请帮助分析。答:首先请您注意,反义词的特点是“异中有同”。所谓“异”,是指一组反义词意义相反;所谓“同”,  相似文献   

3.
“abit”与“alittle”用法之异同李燕霞这两个词组从意义上讲都有“一点儿”的意思;从词性上讲little是形容词,bit是名词;用法上,两者有时是同义词可以互换,有时却是反义词,意思正好相反。现将它们的用法归纳如下:1)两者都有名词的功能.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词的多义性 ,几乎每个词都可以和其它的词在不同的关系上对应起来 ,而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从而使语言的词汇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正是因为这样 ,就有可能从其中任何一种对应关系着手来观察词义的现象。你可以从同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了解词义的“异、同、反” ,而本文也可以从反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阐述词义的“反、异、同”。1、“反”与“同”的关系一个词的反义词有多有少。如果若干个反义词之间在意义上是同义关系 ,那么这些同义词群就从相反的关系表明那个反义词在意义上是单一性的。如 :come来  go去 leave离  com…  相似文献   

5.
追求合适: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同”与“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与教学变革中应该追求合适,合适的境界需要求同存异。变革中的“同”主要是指变革的理念、思想和精神实质的共同性,而变革中的“异”,则是指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差异性。不求其同唯求其异,就会迷失变革的精神,失落变革的意义,但唯求其同不求其异,则会迷失变革的根本,失落变革的实在。合适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应该是和谐的,和谐的本质是差异,变革中不仅要追求共同的理念和精神,而且要从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从调动全员积极性出发,尊重而不只是承认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编辑与作者之间有“异”有“同”,其“异”是绝对的,“同”是相对的。不认识二者之间的“异”与“同”,就不能真正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同”虽然是相对的,但它是编辑和作者二者之间的最佳境界。没有二者之间的“同”,编辑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就难以妥善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中以“同”为前提与以“异”为前提有很大的不同。要使编辑与作者二者之间从“异”到“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单一化的倾向。目标虽然是一致的,但求“同”的途径和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应作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7.
<正> 通常我们认为,汉语的“反义词”和英语的“antoym”是等值的。“反义词”常被译作“antonym”,“antonym”也常被译作“反义词”。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国内一些语言学家对“反义词”的定义和几本英语辞典“antonym”的解释: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的词。(符淮青)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意义对立的词。(谭全) 彼此涵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是反义词。(孙常叙)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互为反义词。(孙静) 语言中词汇意义互相矛盾,对立的词就是反义词。(胡裕树) 反义词指一组词之间存在着相反或相对的现象。(张志公) 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叶蜚声)  相似文献   

8.
“团结一勾结”、“果断一武断”、“成果一后果”、“保护一庇护”等这类主要理性意义或指称意义大体相同但感情色彩截然对立的词,究竟是同义词还是反义词,迄今为止,仁智各见,终无定论。表面上看,争论的焦点仅是这些具体词的意义类聚的归属问题,实质上它关涉的是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范围、划界问题。综合各家说法,对“团结一勾结”等意义类聚的归属有两种认识:  相似文献   

9.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词性相同的一组词,其显著特点是语义上的矛盾性。在文学创作中,有才华的艺术家很善于恰当地、巧妙地运用反义词,把它们同时并用,把互相对立的因素奇妙地联系起来,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语句。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鲁迅《故乡》)“有”与“无”是一对反义词,共同陈述“希望”,乍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咀嚼起来,其味极浓。因为只有希望,不去奋斗,有  相似文献   

10.
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级词n根樵其“相厅”和“相对”的情况,反义词可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大类型。“绝对反义词”如:生一死、有一无。“相对反义词”如:白一黑、大一刊。。本文将就反义词的特征进行六个方面的探讨。一、反义词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主观性,是指有些反义词所反映的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如果孤立地看,它们并不存在矛盾对立关系,但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常常把它们当成同一范畴中矛盾对立的双方来看待,久而久之,它们就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反义词。如:手一脚、冬一夏。正是鉴于“社会习惯”这个人…  相似文献   

11.
反义词是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词。根据意义和用法,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而意义具有程度差异的相对反义词,其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对等。一组反义词中,程度高的那个词外延较大,在一定场合可以概括程度低的词的意义,既表示其本义,又表示相反的意义,产生了正反同词的合义现象,使对立中和以至消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反义词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论反义词之“反”反义词是以词汇意义的相反或相对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词义现象,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在词义中的反映,简言之,反义词的性质特征表现为一个“反”字。但是人们在定义反义词的性质时,往  相似文献   

13.
在反义词聚中,对立双方是一个词的一个义项同另一个词的一个义项之间的对立.这两个义项相对于他们各自的词来说,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引申义.因此,在反义词聚中就形成了本义与本义相对、本义与引申义相对、引申义与引申义相对等不同的形式.通过探讨反义词中词的义项是本义还是引申义,以及引申义在词的引申义列中的位置,我们可以从历时性的角度深刻体察构成反义词聚的词的意义流变,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反义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各家说法,参以个人思想,综述反义词的“反”:“同”这两个相反相成、对立同一的方面,旨在揭示反义词的哲学基础和逻辑基础,以期对这种语言现象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矛盾统一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它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当然也应属于同一词性。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通常是给既定的词找出反义词。但有些课文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句话中常使用一组反义词。因其属于同一语境。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四”中的第四题是:“看图说反义词,看谁说得多。”其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小组说了反义词,现在大家一起看图来说,看哪些小朋友说得清楚,说得多。同学们要动脑筋,想好再举手,一次能说几对反义词,举手时就伸出几个手指头表示,好吗?(大屏幕显示题中“一个大圆柱和四个小圆柱”图画)生:我说一对:“大与小。”师:什么大?什么小?能用句子回答吗?生:有一个大圆柱是黑颜色的,有四个小圆柱是白颜色的。师:说得真好。说了两对反义词,请你说出来好吗?生:“大”的反义词是…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的“等”与“不等”都是绝对存在的.从表面上看,“等”与“不等”是对立的,但如果着眼于“等”与“不等”的关系,会发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可以这样说,任何数学变换都是“等”与“不等”之间的周旋.许多数学问题若能很好利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解题中可以起到出奇制胜、化难为易之功效.本文以几个常见的典型例题,  相似文献   

18.
“求异”与“比较”──兼谈语文教学中的两种思维误导陈军求异和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求异或比较有缘。求异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中“见异”,这个“同”往往是认识相同或所面对的事物、材...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中,有一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对词,这就是反义词。它不仅是词汇中的一个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在一定的语境里还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认识它很有必要。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由于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反义词的对应关系也是复杂的。有些词只有一个反义词,有些词(特别是多  相似文献   

20.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词性相同、语音形式大体对称的一组词,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关系在语义中的反映。反义词的特点在于语义上的对立性。善于运用反义词,能使人们更好地表达客观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法则,揭示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