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代女词人的创作是女性文学史的第一个高潮,她们的作品体现出不同于男性创作的艺术特色,更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对女性形象进行了重塑与深化,体现出宋代女词人独有的艺术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酒在宋代成为了女性生活中的一种寻常饮品,同时也作为一种意象丰富了女性的诗词创作。以酒助诗兴,以诗释酒意,诗词与酒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宋代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从酒与女性的生活与创作和酒意象内涵的剖析两个方面,阐述了酒意象所承载的宋代女性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以及她们独特的审美世界,最大程度地还原宋代女性的生活面貌和心灵本真。  相似文献   

3.
对于宋代咏物词的研究,前人在情志内涵、表现技法层面发掘较多,但对于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之间关系这一具有根本意义的层面的揭示和分析则并不充分。创作姿态(即创作过程中及作品完成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作为联系创作之本源与作品最终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之间的桥梁,对于咏物词的研究与阐释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层面出发,对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等宋代名词人咏物词之创作姿态进行概括、提炼和阐发,可见宋代咏物词创作演进轨迹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宋代农村词的创作心态比之田园诗、前代农村词和其他题材的词作有了很大的转变,带来了宋代农村词词境的扩展,主旨的深化以及艺术风貌的新变,体现了宋人词体观念革新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梅卓的散文诗创作凸显着独特的女性美。这种女性美具体表现在女性心理的自然流露和女性风格的诗意体现两个层面上,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审美探索,我们能领略到梅卓散文诗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并由此可观照青海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状态。  相似文献   

6.
宋代词人将生活中富有波折的事件或场面捕捉入词,创作了不少叙事性的作品,再现了十分精彩的生活场景。这些叙事词具有独特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表现出跌宕起伏,含蕴深厚,灵动鲜活的艺术特色。它在继承前代叙事诗的基础上,及时地吸取小说和戏剧的表现手法,以新鲜活泼的内容、生动有趣的情节、小巧精致的格局,丰富了词体抒情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宋词创作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轼是宋代词坛的一位大家。他的词的创作体现了一位大家兼容具范的创作风貌,豪放者有之,婉约者有之,豪放者大开异境,婉约者缘情而绮靡,他的词风是阳刚阴柔双美兼具,不可偏废。苏轼词风的形成,是他的文艺创作思想和人生经历、学养、襟抱的艺术折射。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创作至宋代趋于成熟并达到鼎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山水景象。画家通过对自然的感受来描绘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与理想,充分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对后世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宋代著名画家存世画作中分析宋代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化形态的特殊性 ,决定了宋代文人特殊的生活态度及文化价值取向。欧阳修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转变风气的人物 ,艳情词在其词集中有很大比重 ,其艳词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 ,它主要体现在词家对女性的描写中表现出超越前人的强烈女性意识 ,作者在创作中对特定时代女性生活、思想、情感、心态、人格等方面自觉的理性观照中表现出了独特的女性观念和价值取向。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对女性观照的一贯性、自觉性 ;其二 ,对女性评价的平等性。  相似文献   

10.
宋代文化形态的特殊性 ,决定了宋代文人特殊的生活态度及文化价值取向。欧阳修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转变风气的人物 ,艳情词在其词集中有很大比重 ,其艳词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 ,它主要体现在词家对女性的描写中表现出超越前人的强烈女性意识 ,作者在创作中对特定时代女性生活、思想、情感、心态、人格等方面自觉的理性照中表现出了独特的女性观念和价值取向。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对女性观照的一贯性、自觉性 ;其二 ,对女性评价的平等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南宋末期著名词人吴文英咏花词中女性拟体与此前两宋词人咏花词女性拟体的比较中,阐述了梦窗咏花词中女性拟体的拓新与融变.通过这一侧面,可以反观宋朝末年词体在学问与思力的双重作用下,追求极新极变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著名词人,目前对后村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爱国时政词,对其词风则基本定性为豪放排宕。通过对刘克庄花卉鸟兽词咏物词中"物"、"我"关系以及"我"的感情的分析,说明后村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宋代婉美词风在词坛上占主流地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花间、南唐的艺术传统,两宋以享受和娱乐为中心的社会化心理,南方学的地域色彩,“独重女音”的歌坛风气,诗词分途的体观念,追求“狭深”的传达方式等。此外,还同婉美词风本身的独特魅力,以及作为创造主体的一代才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北宋词人苏轼真正把词从花前月下的“艳科”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以诗为词,同时又改变了词“俗媚”的境界,开创了抒写豪情壮志、具有英雄本色的豪放词风.为宋词发展带来了第一次巨变。本文主要介绍了苏轼豪放词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论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进行定量统计,并分析这一现象的社会文化成因,概括为加剧的冗官政治、畸形的社会形态、普遍的养士之风等原因;进而揭示创作主体的变化对词作的影响:题材范围的狭小、内心世界的深化、艺术技巧的刻意追求。指出南宋后期词人的这一特性,对于研究封建社会后期文人群体的精神活动,具有重要的个案价值  相似文献   

16.
咏物词滥觞于晚唐,五代、北宋初年渐成风气。北宋中叶,苏轼对咏物词的境界作大力拓展。使其日渐盛行,且延续了有宋一代。咏物词艺术日臻完美,大体上有单纯赋物之词、比兴词、“有寄托”词、“无寄托”词四种境界之分。当中“无寄托”词是我国古典诗歌高超的抒情艺术的综合体现,达到了最高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7.
“柳”在宋词中的运用是惊人的,它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且在我国文人的笔下展现出五彩斑斓之色.宋代词人以咏柳之语和喻柳之笔大量吟咏柳这一景物,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赋予了柳这一景物浓厚的文化涵蕴,形成了宋词中独具特色的柳文化.  相似文献   

18.
对宋南渡时期词作中的爱国热情和对家国的忧患意识进行了分析,指出时代变化对词体的影响,宋南渡时期的词扩大了表现的范围,也见出文人士大夫对家国的责任,是爱国文学作品中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金元俳谐词的梳理、概括、分析,认为与宋代俳谐词相比,金元俳谐词的数量减少,俗化程度也有所降低。金元俳词在题材上进一步拓宽,出现了自嘲衰暮与调侃先贤的新题材,这是文人内心情志的丰富表现,是其滑稽玩世心态的戏谑表达。在形式上,由于对稼轩的倾慕,出现了许多戏仿稼轩《沁园春》止酒词的对话体词作。大多数金元俳词体现出一种悲喜交融的幽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