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尤其是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就县域教育而言,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学生杂费等其他渠道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税费改革后,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取消,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我国长达50年的“农民教育农民办”的状况,可县级财政并没有新的渠道补充教育费附加及农民集资留下的缺口,学校的基本建设费用一下没了着落,原来由教育费附加和财政共同承担的教师工资成了财政独立的担子,欠发达地区的…  相似文献   

2.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教育经费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教育事业的管理权和教育经费的支配权要统一起来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财政拨款管工资;教育附加管民办;事业发展靠集资。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造成了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造成了民办教师待遇的不能到位;对集资问题"一...  相似文献   

5.
“以县为主”新体制的运转,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铺开,给农村义务教育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又使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日前,笔者就大冶市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调研。 大冶市有人口89.1万人,中小学生18.5万人。教育体制上收和税费改革前,全市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以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  相似文献   

6.
把增加教育投入作为优先发展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国家、区财政拨款为主渠道,农村教育费附加、社会团体、个人集资、捐资、勤工俭学为补充的筹资办法,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要走出经费短缺困境,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尤其是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就县域教育而言,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学生杂费等其他渠道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一般说  相似文献   

8.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农村基础教育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振奋和鼓舞,同时,又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深感忧虑和困惑。我认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投入不足,债务沉重,学校运转难维持 农村税改之前,教育投入除财政拨款外,乡镇教育费附加和集资(以笔者所在乡镇为例),大约年生均70元,主要用于学校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学校办公经费从学生报名费中结余一部分,年生均200元左右,基本保证义务教育的运转。实行“一费制”后,取消了农村教  相似文献   

9.
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是我国重视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及管理、使用都作了明确规定。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决定》,决定中明确规定:“农村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的比例征收,有条件的地区可按2%的比例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各地(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关于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的文件及措施,县、乡政府也逐渐开征了农村教育费附加,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在我省是很不够的。据统计:1994年全省才征收到1.3亿,占应征数的53%。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的认识不到位,一是把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同增加农民负担混为一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育经费,实行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新体制,是改变财政统包教育资金旧格局、增加投入的一项重大改革,几年来,已初见成效。但从发展态势和多渠道框架的构成分析,供需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文试析农村教育费附加(以下简称《附加》)与集(捐)资的联系和区别,并对征收《附加》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 2 0 0 2年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就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到安徽、江苏、广西、重庆、四川、江西和湖南等地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 ,我们认为 ,要解决实行“税费改革”和以“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后发达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必须超越税费改革本身 ,进行包括公共财政、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 ,加紧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一、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 )教育投入缺少基本保障第一 ,实行税费改革后 ,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 ,原有的教育经费来源渠…  相似文献   

12.
本刊综合消息最近,根据教育部修改的普及九年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情况的相关标准,南省结合实际,对原云南省教委制定的《普及九年义教育评估验收表》中的部分项目进行了修改。其中,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这一考核标准的表述和涵盖内均有所改变,由于国家农村税费改革中取消了农村教费附加,因此这一指标今后不再作为评估验收的要。评估验收中原“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指标改为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同时将增加考察城市教育费加的使用到位情况,指标表述为“实际用于教育数”、到位率”。其中,实征率、到位率分别达到100%的可得该项的…  相似文献   

13.
三界乡是成都市“普九”验收试点乡(镇)之一,全乡有1所初中和14所小学。1984年前,这些学校大部分是解放前地主的老院子和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墙草顶教室。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乡党委、政府决定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发动社会集资改善办学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1989年该乡普及初等教育工作通过省市政府检查验收。接着,  相似文献   

14.
征足教育费附加,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自治区教育厅督导室教育费附加是仅次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又一增加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由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征收教育费附加工作很重视,1993年全区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较前一年有明显好转:全区应征3111.9万元,实征194...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五年,江苏省实行分级办学,把农村中小学交给乡(镇)办,把国家拨给农村中小学的经费下放给乡(镇)包干使用,同时开征农村教育费附加,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村集体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开辟了经费来源,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地区之间  相似文献   

16.
省教委在马鞍山召开全省普教财务工作会议十月上旬,省教委在马鞍山市召开地、市普教财务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地、市对年度教育事业费的指标安排和执行情况的汇报;城、乡征收教育费附加情况:讨论研究了农村教育财务管理和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等有关政策性问题。与会同志参观学习了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集资建校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成人教育战线的“老先进”渠县,深化农民教育改革,1993年实现了“五个升位”。一是资金投放升位。农教事业费和农村教育费附加用于扫盲和农民教育的实际支出总额达106.87万元,比上年增长7.2%。二是网络建设升位。在健全县、区、乡(镇)农民教育管理和教学机构的基础上,新建各种专业技术学会、协会、研究会291个;全县84个乡镇、692个村,乡乡村村设立了科普服务站、科技普  相似文献   

18.
一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近年来全省大面积的自然灾害,不少农业县(市、区)财政困难,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没有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做到“三个增长”,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一些县(市、区)的教育事业费仅用于教师工资,有的连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短缺;二是初中辍学反弹,严重影响普及程度的提高;三是由于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城建提留征收不足,城镇中小学建设严重滞后,加之一些薄弱学校的存在、初中入学高峰和城镇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使城镇一部分中小学严重超班容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我省“两基…  相似文献   

19.
一、邵阳市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危机现状 湖南邵阳市辖8县1市3区、197个乡镇、728万人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现有农村小学生618662人,初中生约394417人。1989年普及了初等教育,1998年左右,为了实现“双基”达标,该市鼓励建筑老板垫资建校,协议欠款从每年的集资款中逐年偿还。后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行,教育集资、捐资款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也取消了,学校和乡、镇便没有了偿还“普九”负债的能力。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湖南邵阳市还有农村义务教育负债2.4亿元,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我县开征教育费附加,很难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从1989年起,我县建立了人民教育基金制度,使教育经费有了稳定可靠的来源。现行的教育费附加,在征收、管理、使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费来源不统一,征收比例偏低。前几年,我县农村和企业的教育费附加分别按人均收入和三税的1%征收,征收的数额很难适应需要。二是征收渠道混乱。农村教育费附加一般是乡收乡用,也有区收区用、村收村用的。就是乡收,也不一致,有的是乡财政所征收,有的乡是农经站征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