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武 《重庆档案》2005,(1):36-37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又在上海燃起了战火,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宣布迁都重庆。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办公楼在初建时,图纸上注明是“文书局办公楼”。明明是为国民政府主席建造的办公楼,而为何要用“文书局”这个名称呢?熟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性格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林森的低调处事方式,不事张扬,大事化小而已。1936年1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及官员们相继搬入后,再用此名称明显不妥,于是才称为“主席办公楼”,或“国民政府办公楼”。1948年5月总统“选举”后,该楼就改称为“总统府办公楼”。至于“子超楼”的称呼,那是1943年8月林森在重庆遇车祸逝世后,为了纪念他,各地陆续将一些地名、路名以林森或他的字“子超”来命名,如福建有“林森县”,重庆、南京、台北有“林森路”。  相似文献   

3.
自“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在中日关系、国共两党斗争、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中,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上和尔后迄今的许多史中,国民政府内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左右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亲日派”。然而,时至今日,对“亲日派”并未有明确界定,而何应钦一直被当作“亲日派”的代表人物。本拟就“亲日派”的界定、国民政府内在抗战爆发前是否形成了一个亲日的政治派别、应该如何认识何应钦的亲日思想及亲日妥协的历史活动及他是否是“亲日派”首领等问题作一认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以侵占中国东北为目标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犯,南京国民政府在奉行不抵抗政策,要求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的同时,认为“对日作战,唯有以运用外交为重心,使倭寇受精神上之打击为第一要义”,因而把解决中日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为此,国民政府对美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希望美国能出面主持公道,干涉和制裁日本,同时给予中国援助。但是这一系列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本拟就事变后国民政府对美外交过程及失败原因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5.
杨晓霞 《新闻知识》2001,(10):17-19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10,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会议大厅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北京赢了”“2008属于北京”“神州大地竟夜无眠”。当晚,电视实况转播了这一盛事,屏幕上不断闪出的四个字“我们赢了”最直接地表达出中国人获胜后的狂喜:北京赢了,中国赢了。按照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的界定“北京申奥”这一事件已经成为了“媒介事件”。所谓媒介事件,“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界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6.
佚名 《湖北档案》2004,(4):42-43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有四千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  相似文献   

7.
蔡宏俊 《兰台世界》2007,(10S):70-71
1944年秋,国民政府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全国知识青年积极响应,踊跃从军。然而对此运动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那么,此运动具体情况到底如何?笔者查阅了相关档案,试图整理出此事件的一些脉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并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代表周恩来经常奔波干延安和国民政府首府南京之间。由于当时延安机场小,设备差,不能起降大飞机,只能使用小型飞机。周恩来经常乘坐一种叫“复兴”式的小型飞机。担任驾驶的飞行分队长卢誉衡曾回忆说:“周代表平易近人.很有风度,连穿飞行衣也是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9.
吉路 《北京档案》2004,(8):46-46
2000年10月,正在北京参访的台湾老朋友林书扬(时在台任“劳动人权会”会长、曾任“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应北京大学马克思学会邀请,到校园作专题报告,题目是“50年代国民党在台湾的白色恐怖”。演讲的当天,他率领的参访团要与全国总工会、全国台联开一天的研讨会。所以,报告安排在晚饭之后。  相似文献   

10.
汪精卫早年是孙中山的追随者,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改组,汪精卫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汪精卫仍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相对抗,自此他与蒋介石不和. 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一向亲日主和的汪精卫.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璧君、曾仲鸣、周佛海等10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10天后,汪精卫发表“艳电”,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与日和谈.第二天,汪精卫又建议日本对重庆施以致命的轰炸.蒋介石闻之大怒,1939年元旦,他下令军统特务追杀汪精卫.  相似文献   

11.
谭延闿是20世纪初期中国政坛上一位集士子、政客、官僚于一身的“?昆混”人物,在万马纷争的政治角斗之中,他独能左右逢源,一路混官,从清末立宪人物至湖南都督,乃至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他自称处世有“混”“滚”妙诀,有关他的是是非非,令人兴叹,也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审校一位著名国画大师的年谱时,读到这样两条:(一)1950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文字上看,简明扼要,无一赘言,但这却是两个存有‘硬伤’的句子。“伤”在何处?伤就伤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两个组织的称谓上。  相似文献   

13.
1943年5月12日,为接受加拿大新任驻华大使呈递国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从重庆歌乐山双和桥官邸乘车入城,前往国民政府办公处。不料,专车在行驶途中与美军卡车相撞,遂使林森突患脑溢血,卧床不起。8月1日,林森在双和桥官邸去世。林森的去世为蒋介石重任国民政府主席之职提供了机会,也引起了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体制的一些变化。但是,蒋介石为什么会接替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太清楚的。本对此略作探析,以期深化对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治体制演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03年2月14日,从某著名晚报上读到一则题为《毛泽东儿媳邵华任摄影家协会主席》的消息,该消息称:“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摄影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的儿媳邵华少将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15.
试谈汪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1940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卖国贼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汉奸傀儡政权——汪伪“国民政府”,形式上勉强把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所扶立的南北傀儡(东北除外)合于一炉,由汪精卫自任代理主席,发表了“还都宣言”,建立了号称统一的“中央政府”。 既然是号称统一的“中央政府”,就必然要设立“中央银行”以统一货币发行,控制金融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6,(37):14-14
在“挺扁”和“倒扁”的政治僵局中,国民党主席马英九9月25日召开记者发布会,并在各媒体上刊登广告,呼吁泛绿和泛蓝阵营联手在“立法院”推动二次“罢免案”,把陈水扁的去留交给人民公投去决定。  相似文献   

17.
徐平  汪琴 《出版参考》2007,(11):19-20
张静江,名人杰,字静江,佛号饮光,别号卧禅。年轻时为驻法公使馆一等参赞,曾慷慨资助孙中山白银三万两,名列民国“四大元老”首席。曾任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代理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小雷 《湖南档案》2010,(11):28-30
首次亮相惊四方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大约4000人的部队引人注目,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当这支部队向蒋介石致意的时候,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侵略者为了抹杀和美化其侵略事实,蓄意干涉我国教育,即开始从事改编中小学教科书。日本首先将东北三省小学课本原有爱国和国耻内容一律删去,改用“帝国德政”教材,并强迫增设国文、修身课程;其次将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增加鼓励宣扬侵略排外及侮辱蔑视中国等内容。为此,1932年3月在国联调查团来华调查日本武装入侵东北问题之际,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坚持“教育为我国内政,有完全主权,不受任何国家干涉”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又一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落下了帷幕,各大新闻媒体之间“新闻大战” 的硝烟也渐渐散去。军报的“两会”宣传在社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前方后方通力合作,打了一个漂亮仗,受到军委张副主席、迟副主席的表扬。作为军报“两会”报道组的一名成员,两个星期的艰苦奋战,极度的紧张与疲劳,收获也是令人兴奋的。半个月过去了,3月12日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拍摄《江主席与基层人大代表亲切交谈》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参加解放军代表团的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幅新闻照片那宝贵的5分钟情景仍在心头萦绕。回顾采摄经历,有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