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是最近一段时间非常盛行的社交方式,新浪微博更是当前国内最主流最火爆,也最具人气的微博产品。随着微博的日益火爆,一大批着迷者没日没夜地上微博,甚至成为所谓的"微博控"。而"微博控"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依赖,有其独特的媒介特性,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出发分析"微博控"在微博场域中自己的实践方式,以对其媒介依赖行为的成因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2.
"微博控"指长时间粘附在微博上的使用者,这是人们对微博依赖而诞生的一个新词汇,。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体,微博独特的传播机制和特点及其能满足微博控自恋心理的激励机制和微博对传统社交的重构都是微博控长时间粘附在微博上的原因。微博控在心理上依赖微博,这在行为上便表现为花费在微博上更长的时间与更多的精力。  相似文献   

3.
聂晶磊 《中国出版》2013,(18):36-40
微博作为最火爆的传播媒介,大大延伸了人类身体器官的功能,应验了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的经典名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众多的微博主成为"微博控",说明微博信息传播具有独特的传播魅力和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4.
庄伟 《青年记者》2012,(30):80-81
时下,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许多媒体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起了微博,有的甚至成了微博控,一天几个小时地泡在微博上。有的还成了微博世界的明星大V,粉丝众多,一呼百应。笔者一向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这次也不例外,在同事的带动下赶了个时  相似文献   

5.
武媚 《今传媒》2011,(10):99-101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媒介依存症在加剧。不同的媒介使用带来不一样的媒介依存,对人的交往方式也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博的出现诞生了新一代媒介依存症,随时随地地关注和分享,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便携性、原创性和"背对脸"式的特点使得微博无论在搜索信息还是人际交流上都让人"过瘾",以至于涌现大批的"微博控"。微博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习惯,对其产生过度的依存,这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借助手机的移动性与网络的自媒体性双重结合,微博已经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并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个体的生活圈子,微博文化已经成为媒体文化的最新产物。"微博控"的出现足以说明微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些人对微博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对微博极度狂热,沉浸于微博平台所塑造的虚拟空间里,并且行为方式受到微博言论的强烈影响。鉴于此,可将微博文化定义为: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微博技术平台上所从  相似文献   

7.
不折不扣的"微博控" 2009年8月28日,当新浪微博以测试版的姿态上线时,谁都没想到,微博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爆发力和传播内涵.在新技术面前,我一直属于后知后觉的一种人.今年3月,在<天府早报>和<新快报>两个朋友的极力劝说下,我注册开通了新浪微博.那时候,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开通微博听取民声,网上正在讨论"微博问政"的话题.很快,我发现,这种新的传播技术和沟通方式对于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便捷.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微言大义]新华网法人微博4月11日,以"共享全民阅读、同绘中国梦想"为主题的2014年北京书市在北京朝阳公园开幕,30余万种中外文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亮相。在过去约30年间,书市曾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地坛公园定期举办,本届活动首次以"北京书市"正式命名。江南都市报官方微博信息化时代,手机控、微博控、iPad控低龄化,孩子  相似文献   

9.
蔡静 《声屏世界》2012,(9):61-62
在我们的眼前,经常出现这样一幅图景:听着广播、浏览网页、聊着微信、发着微博,同样的时间单位里同时进行着四种不同的体验,这似乎成了都市人常见且典型的生活画面;见面时一句"今天你织了吗";公交、地铁上,随处可见不断刷手机屏的"微博控";"日织一博"已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有着自媒体属性的微博从2010年  相似文献   

10.
唐妍洁 《新闻世界》2013,(9):148-149
信息革命伴随着“80后”的成长,当“80后”遇到微博,一种叫做“微博控”的现象越演越烈。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简析“80后微博控”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喜好拟人化动物角色的亚文化群体,"兽迷"在微博中的头像以"兽"的动漫形象为主,其自我呈现具有微博控、二次元、远离时尚、专一性、个体化等特点。隐私、审美、家庭与亲属、意见领袖、年龄是影响兽迷微博自我呈现的五大因素。未来的兽迷群体将向成熟化演变,东方化和本土化特征愈发明显。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传播兽迷文化,需要正确区分"兽的世界"与现实世界,防止信息茧房,建立兽迷作品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微博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深度访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对衡阳部分高校的286名大学生的微博使用和微博阅读行为进行了调研。调研表明,微博的兴起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降低了阅读门槛;另一方面微博也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阅读习惯,使大学生形成"浅层化""快餐化"阅读的习惯,继而出现语言运用能力退化、独立思考能力下降等现象。微博是把双刃剑,只有依靠大学生自身、学校及社会三方合力,才能真正使微博成为促进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利器。  相似文献   

13.
周萍 《大观周刊》2012,(2):19-19
微博改变着社会生态,同时也挑战着社会管理,并倒逼政府转型。官方显然已经意识到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各地政府大举进军"微世界"。微博的开通,令一大批官员从语态到心态都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开始学习政府应如何跟民众平等、坦诚的沟通,敦促其回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为官本色。这些参与微博的"微博控"官员,正成为新时代执政理念的践行者。微博问政,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体现,微博打开官民沟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生事物,微博客凭借其新颖的信息传播形态和便捷的传播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微博控的热情推崇.但是,微博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规范突发性事件中的假新闻、信息泛滥,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传统媒体对社会黑幕的挖掘渐显疲态之时,微博互动传播的力量横空出世。几个月前,当微博控李开复东奔西走,忙着为他的《微博改变一切》签名售书时,很多人还在疑惑(包括老高):改变一切?老李用词是否有点夸大?  相似文献   

16.
微言与大义     
微博生活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存事实和社会现象之一,微博是我们当代汉语最活跃有效的语言收获,“微博控”已经使得现代社会的个体成员进入到完全不同于历史传统的人生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17.
"政府对民营企业还是想查就查。大午集团是个例外,因为我们得到了媒体过多的支持。"两天没有坐在电脑前发微博,孙大午的内心有些空落。他现在属于轻微的"微博控"。1月30日下午,他在办公室里连续发了两条微博,都是关于政府与民企关系的。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有人说:中国的民企还没长大。如果因贫富分化严重,爆发社会危机,政府很可能会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打击民企"均贫富",安抚民众。只有牺牲民企,背后的权贵资产阶级才会隐蔽,求得苟安。在自由竞  相似文献   

18.
微博、微信等"微"产品极大的方便了高校教师和学生科研、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这些"微"产品传播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等特点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产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的影响,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微博自2009年正式被人们所关注,其简洁、便捷、开放、高效的特点为大学生所喜爱,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为此,许多高校也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但官方微博带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是双面的,这就要求高校官方微博的建设要做好科学规划、规范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余婧 《新闻世界》2014,(3):161-163
微博作为当下最活跃的网络社交工具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微博以其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匿名性、自主性传播的特点,大学生愿意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说、或不好意思说的话通过微博平台表露出来。本文通过对合肥大学生微博用户在微博中的自我表露的实证研究,探究大学生微博用户在微博中如何进行自我表露,自我表露行为的动机,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大学生心路历程、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