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由谭秋浩编写的《"微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行与思》一书直面"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常态和新问题,既突出理论探讨,又重视经验总结.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新的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微传播"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发展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充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全新的微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原理,提出借力微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阐述微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效果,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顺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成因及特点,主动迎接新媒体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建立了“华水苇渡”微博、微信等网络集群,在利用新媒体引导、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目前,“华水苇渡”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贴地皮接地气的校园网络文化育人新阵地和传递“华水同舟,微博共济”精神的新平台。“华水苇渡”校园微博先后荣获“河南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然盛行,微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思想、情感及人际沟通的常态化渠道。在微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共存的特点,这给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借助微媒体平台和大学生进行话语的有效对接以及情感交流,重构微时代下思政工作者的话语体系,由被动走向主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据腾讯2014年业绩显示,微信月活跃账户增长至5亿,QQ最高同时在线账户增长至2.17亿,①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1.76亿.②微信、QQ、微博以及网站、论坛、贴吧等,逐渐成为大学生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困境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时效性强和内容丰富等特点,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快的信息和更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丹  吴曼云 《传媒》2017,(24):83-85
新的网络环境下,"两微一端"作为新媒体领域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丰富了思想传播领域的疆界与触电,拓展了人际交流的渠道与途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两微一端"顺势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进行教育模式创新,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极大的考验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两微一端"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将直播、个性化等概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适应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公益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其"人人公益"的理念,使大学生也可以成为公益的"微主体",唤起了大学生的公益热情,培养了其公益精神,也促进了思想道德观念的内化,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的微公益行为创新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径,彰显大学生道德行为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推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在着力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今天,微博这一新型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出现,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在深入分析微博的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点,建立健全借助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有助于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作为一种在大学生中最为流行的新型网络传播工具,正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微信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价值,提高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微信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社交软件,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高使用率也成就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可能也是必要。然而当前高校对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物尽其用,如何更好发挥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的可交互的移动学习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1.
苏畅 《新闻战线》2015,(4):189-19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服务平台,在国内一出现就掀起了追捧的热潮,目前已经在全国拥有了数量巨大的用户。微博的忠实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校的大学生,微博中传播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也很深。面对微博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勇于创新,迎接挑战,将微博发展成为一条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信具有及时进行信息获取、分享和传播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是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微信的开放性、平等性、多样性、轻松化、即时性和广泛性以及无屏障性特点,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升媒介素养、拓展教育新阵地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徐满成  徐炜炜 《今传媒》2016,(11):16-18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情况下,辅导员微信公众号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受众的用户体验则是检验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德育效果的基本标准之一.课题组经过对所属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学生受众的访谈,调查学生受众的具体需求和实际体验,分析辅导员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用户体验的现实特征,并从感觉体验、行为体验及价值体验等三个层面展开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微传播"时代,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人际沟通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分析"微传播"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行为产生的正负效应,并提出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更是推进"两学一做"的重要基地,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必须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树立微思维,构建微格局,充分挖掘微信的有效资源,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进"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搭建党组织和大学生党员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提升大学生党员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交流媒介。微博改变了大学生交流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微博的快速发展同样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机遇,如何在这种挑战中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这种考虑,对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群 《新闻窗》2013,(3):84-84
一、微博对于新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微博有利于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微博这种新型的形式,有利于给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工作说教成分太多、教育载体单一的缺点。由于微博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方方面面,同时还有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微博的内容当中,就可以营造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万慧 《青年记者》2017,(27):105-106
当前,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鲜资讯、参与社会活动、自由发表个人言论的渠道更加多样、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灵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逐步呈现出自发型、分散型以及社会型等特点,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能否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山东艺术学院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引领校园思想风潮,服务学生学习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达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已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表达观点和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随时可引发"微舆情",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高校应提高"微意识",增强"微能力",凝聚"微力量",打造"微平台",主动出击,合理引导,切实做好"微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20.
崔岚  王东 《新闻战线》2015,(2):183-184
微信开启了互动交流方式的新时代,对于好奇心和吸收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而言,微信是一把"双刃刀"。如何用好这把刀,物尽其用,取精弃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服务,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研究的首要目标。因此,亟待加快研究微信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有效排除微信的负面效应,如何利用微信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展开全面研讨,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