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谈话交流,是教师进行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途径,不同谈话对象,对谈话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才能提高谈话的效益,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志魁 《中国德育》2006,1(9):87-88
说理疏导,重在说理,贵在疏导。其目的是开启学生心灵,使他们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意义、做人的根本。 (一)谈话。谈话是教师了解和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谈话方法运用得当,就能使学生转变思想、开启心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伤害学生的心灵,甚至使谈话对象的行为走向极端。谈话要做到:(1)事前有准备。教师要在了解和研究谈话对象的品德状况、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确定谈话的主题、方式、内容和地点等。(2)态度亲切、平等。教师谈话的态度要亲切、诚恳、自然、有耐心;内容要具有启发性,能使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明辨是非。(3)运用智慧。学生犯了错误后,通常比较害怕、后悔,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和成长,宽容学生,运用教育的智慧和语言技巧处理犯错误的学生,使其知错就改。(4)抓住契机。学生的求知欲望、进步期盼、错误苗头、悔改祈求中,往往蕴含着谈话的契机。此时,一句诚恳的鼓励,一声嘘寒问暖,一个不露痕迹的暗示,也许就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鼓起生活的勇气,增强进取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从事班主任工作,解决学生思想上层出不穷的问题,免不了要经常与学生谈话。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谈话方式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结合我几年的工作实际,我认为与学生谈话有两种基本方式——面谈和笔谈。   “面谈”是师生面对面的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谈话方式。和学生面谈,为了提高谈话的质量和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谈话的充分准备,在找学生谈话时要充分的分析学生的各方面因素,甚至与谈话内容有关的各方面材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班主任要经常主动地和学生接触,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学生和你在心理上熟悉起来…  相似文献   

4.
要具有情感性,客观性。谈话应遵循爱的原则,以关怀、爱护的口气,诚心诚意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地认识自己,进而认真领会谈话的用意,促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谈话还应以尊重事实为前提,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切忌在谈话中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和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注意谈话的内容、方式和场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事先注意选择好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措词及方式,设计好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目的要明确。谈话的场合可以是在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饭厅、回家的路上等等,根据不同的情…  相似文献   

5.
李玉平 《班主任》2001,(9):15-16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交谈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上进,给学生以勉励.教师的谈话如何才能引发学生的醒悟和深思呢?你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小青 《教书育人》2000,(17):43-43
教师要了解情况或做学生思想工作,找学生谈话是经常采用的方式,其中办公室是谈话的常用地点。然而,就谈话的效果而言,有时收效并不大。分析其原因,除教师的谈话语言缺乏艺术性外,有时也与把办公室作为谈话地点与学生的心理反应有关。那么,将办公室作为谈话地点有哪些“宜”与“不宜”呢?我认为,这主要视谈话内容、目的及谈话对象而定。 首先从谈话内容来看。如果找学生谈话是一些比较严肃的内容,例如老师向班干部了解情况,布置工作,或对学生批评教育等,倘若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解决,选择办公室作谈话地点一般是适宜的。因为办公…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对班级进行管理,都离不开谈话。班主任应该研究与学生谈话的艺术,以使自己对学生的谈话工作行之有效。班主任大多数由授课老师兼任,很难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与学生谈话的时间有限。要想谈话有效,事先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谈话就很有必要。在与学生谈话前就要明确此次谈话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同时对谈话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有个大概的估计。这样的谈话,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  相似文献   

8.
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而去努力: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虽然内容有很多方面,但是教师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的是要树立现代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相似文献   

9.
个别谈话,是教师教育学生常用的方式,也是做思想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功的谈话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失败的谈话,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与学生谈话之前要备课。一备目标找学生谈话,要明确谈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是了解情况,还是指导方法,明确责任;是鼓励进步,激发向上,还是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是交流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还是批评错误,树立正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做好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教师的良好心理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知觉有关对象的能力。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它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学生,而观察则是教师了解与研究学生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具备了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才能善于从学生的外部表现和眼神、动作、姿态等各种细微的变化中觉察学生,了解学…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是教育不断完善的表现,通过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的同步发展,可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面临着一些问题,只有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才能确保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成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情感教育理念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与实际生活脱节等。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育氛围的营造,明确情感教育目标,创新情感教育方式方法。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来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凤玲 《辅导员》2013,(16):103-104
<正>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心理特点,科学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通畅的师生交流的平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俗话说:"不无常形,语无定路"。教师与学生谈话时,哪些话要明确说,哪些话可模糊些;哪些话宜直接说,哪些话宜委婉些;哪些话应先说,哪些话应放在后面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谈话中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直率式,另一种是婉转式。如果说直率式谈话是"飞流  相似文献   

13.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教育学生改正缺点的方式之一。要使谈话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与地点。   在整齐清洁的办公室,师生关系明确,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可以提出较为严肃的批评,但应掌握批评的尺度,考虑  相似文献   

14.
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总是期冀通过对话,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如果谈话的方法或时机选择不当,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据此设计出科的谈话内容与方式。 “蛮横型”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谈话持敌对态度,与他们谈话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注意收集有关材料或事实,精心设计好谈话内容和方式,并考虑好谈话受挫后的应变措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在与家长谈话时,发现许多家长同时遇到了一个令他们头痛的问题———如何与孩子谈话。有时,家长拖着疲惫的身体,努力地打起精神,准备和孩子好好沟通沟通,但不是被孩子三言两语打发了,就是被噎得半天回不过神来,不但不能达到了解孩子的目的,还惹了一肚子的气,逐渐丧失了和孩子谈话的兴趣,以至于越来越不了解孩子,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但家长们要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了解孩子的变化,必须要通过谈话才能获取。要解决家长要谈、孩子不谈的矛盾局面,我有几条建议:(一)观察孩子,看他什么时候有心情愿意交谈。(…  相似文献   

16.
家访的艺术     
“家访”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成功的“家访”不但能加强教师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研究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措施,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促进教学工作。反之,则劳而无益,事倍功半。一、明确家访目的,突出家访重点。家访的主要目的是:①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③共同研究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由于每次家访的目的不同,因而,家访时的谈话内容和谈话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家访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组织谈话  相似文献   

17.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常常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之间沟通,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现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比较复杂,如果谈话的方法或时机选择不恰当,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人性格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以下是儿种常见的学生性格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师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18.
读者评刊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与学生谈心是教师了解学生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谈心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教育艺术.成功的谈话能给学生以真诚的教诲、亲切的抚慰。如果我们掌握谈话的艺术.那么就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的导入亦是如此,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入的技法也就各异。一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法有:迁移导入、观察导入、实验导入、激疑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悬念导入、谈话导入等。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并明确所学内容,清楚地了解本课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有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其实上课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导入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训练重点以及学习的思路。因此,教师备课时绝不可忽视导入这一重要环节。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不断地探索,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与同行们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