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构造法是解决数学竞赛问题的常用方法.利用构造法可以解决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等问题.通过构造法的灵活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6~97页“探索规律”的活动。课前思考:“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探索规律”的活动,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感悟从具体现象出发发现和归纳数学结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北师大版"§6.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在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蕴含的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种特殊四边形、圆的相关内容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索活动课,通过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并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探索求得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平面几何问题中,经常应用整体思想解决问题.利用整体思想可以解决三角形,多边形和几何计数等问题.通过整体思想的灵活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大数学家波利亚曾经指出:“对一个数学问题,改变它的形式,换一种叙述方式,变换它的结构,直到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解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研究性探索,关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节时,给出问题:图1如图1,已知E,C在△ABD的边BD上,△ABC≌△ADE.[探索]一、在图1中有哪些线段相等?有哪些角相等?简要说明理由.二、图1中的△ABE和△AD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议一议]分组讨论并交流.同学们首先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条件:(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学习不仅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 ,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规律探索性问题 ,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归纳、猜想 ,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的好材料 ,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暴露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品质 ;还能反馈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较直观的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养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 ,规律探索性问题成了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 ,本文例举今年中考数学中的规律探索型试题加以归类简析 ,供参考 .1 数式规…  相似文献   

7.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探索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结合、转化、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究知识的生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7页。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摆三角形的规律的方法。2.结合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3.积累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式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且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实验探索,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数学教学中重视逻辑论证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许多定理(公式、法则)是靠实验、观察、操作、猜想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论证的,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例如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索的.第一步:操作①画出△ABC,其中线为DE(如图1).②剪拼方法1:先剪出图1所示△ABC纸片两张,然后像…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2.在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转化、特殊与一般、归纳等数学思想. 3.在游戏、操作、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北师大版“§6?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在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蕴含的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种特殊四边形、圆的相关内容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索活动课,通过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并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探索求得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多边形的内角和》为例,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一、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1同学们都知道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而且也熟悉了课本中是借助多边形的对角线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得出的.那么,除了课本中的这种方法外,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也能证得这一结论呢?问题2课本中为什么是过多边形的任意一顶点作它的对角线呢?这样做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3.
<正>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转化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思想.通过转化思想,我们可以将不熟悉的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来解决.本文通过转化的思想策略,来破解"定角定周"三角形的求解方法,以期让学生了解此类"定角定周"三角形问题的解题技巧,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转化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精妙之处.一、"定角定周"三角形定义如图1,在△ABC中,△ABC的周长为定值,其中一个角∠A为定角,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1探究规律见素养《探索规律》已然成为中考的常考知识点之一.学生在探索规律时,亲历观察、发现、归纳、推理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核心.探索性问题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新颖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具有更高层次的教育价值.周会琴在《初中数学探究规律问题的分析策略》[1]中总结归纳了初中数学探究规律问题的三种类型:一次函数型(等差数列型)、二次函数性、相似比型(等比数列型).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平面几何的尺规作图问题中,有一类是等面积变形问题。在此笔者想探讨一下有了凸多边形和等积变形的几种类型,以下所讲的多边形都指凸多边形。 在多边形的等积变形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应是三角形的等积变形,因为其他多边形都可以看成许多三角形的组合。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三角形等积变形的一条重要依据。如图(1),1∥AB,则有S△ABC_1=S△ABC_2=S△ABC_3。在平行四边形的等积变形中,“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也用得较多。如图(2),1∥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归纳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5节《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中,有这样一段话:“如图,从一个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能看出什么规律吗?”思路一:1.观察:四边形可分为2个三角形,即4-2=2;五边形可分为3个三角形,即5-2=3;六边形可分为4个三角形,即6-2=4;……2.归纳:由上述观察可发现,所得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多边形的边数减去2,由此得到n边形可分割成(n-2)个三角形.思路二:1.观察:过多边形某一顶点与不相邻的顶点的连线条数:四边形可引1条,即4-3=1;五边形可引2条,即5-3=2;六边形可引…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探究相似三角形的起始课,是在学习了相似多边形后探索的课题,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学好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角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深化对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于传授知识,重于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不少学生只会解题证题而不善于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大胆创新,因此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讲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就平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介绍自己的一些尝试与探索.一、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形成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就是培养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地以至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把基础知识扩展、延拓,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例1.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角的平分线BD、CD交于D点,问:(1)△BDC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2)若过D作EF||BC,则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这二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解决.(1)△BDC是等腰三角形(可证∠DBC=∠DCB)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仅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规律探索性问题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归纳、猜想,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的好材料.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暴露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品质,还能反馈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较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规律探索性问题成了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本文例举2006年中考数学中的规律探索型试题加以归类简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