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他提出了通过“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家庭中应如何实现“六大解放”呢 ?  “解放儿童的头脑”,就是打破传统观念中“好孩子”的标准,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勇于探索的精神,开拓幼儿思路,使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很好的发挥。   “解放儿童的双手” (后面详谈 )  “解放儿童的嘴巴”,中国人的传统认为,小孩子应文静,少说话,不能多嘴多舌。殊不知,这种传统观念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3岁至6岁的幼儿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大胆,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良好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求,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表现出来,使不具生命的事物生命化、动物人格化。所以,教师就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一、解放幼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40年代就提出培养幼儿创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然而,令人堪忧的是我们有些教师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艺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它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与情感表达方式,继而有效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在陶艺活动中怎样才能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怎样才能进一步把幼儿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都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得解放幼儿的双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地体会用双手去创造的重要性。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正因如此,陶艺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正好为其创造力的培养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儿童"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游戏是儿童期最基本的活动,而幼儿园建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又具有独特的价值,因为它不但能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还能够充分给予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嘴巴、眼睛、双手、空间和时间,从而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自由游戏与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但本文所讨论的自由游戏 ,不是指课程化的、教学化的、模式化的游戏 ,而是指孩子们自然、自发、无拘无束的游戏 ,也就是俗称“放羊”式的游戏。本文主要讨论自由游戏与解放幼儿创造力的关系。培养创造力首先需要解放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 ,曾详细地论述过解放儿童创造力的问题 ① 。他对儿童创造力以及培养创造力的儿童教育 ,都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观点。他以生动的案例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 ,认为只有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 ,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他主张 ,发现并认识到儿…  相似文献   

6.
农海燕 《广西教育》2014,(13):124-125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强调,解放儿童,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个幼儿机会,挖掘幼儿在绘画中的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解放个性,发展智力。那么,在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认为开展幼儿创造教育首先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其次还要想办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创造教育理论对当下幼儿创造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角度切入,论述了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创设适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开展一些培养儿童的创新个性品质的活动;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指出:"儿童是新的时代的创造者",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指出通过"六大解放"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概括性的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解放人。在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中,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体,提供范画,让幼儿进行临摹。而在今天显然这样"填鸭式"的教法已不提倡,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打破传统,做到"六大解放",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培养儿童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以画的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总体上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封闭性的技法训练。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这种封闭性的绘画教学显然是需要加以改革的。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点,真正做到"六大解放",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喜爱绘画,感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我们教师可以借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这双翅膀,在语言活动中去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一、解放儿童的头脑——积极思考,丰富想象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挥幼儿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强调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原则之一:"解放儿童创造力",在当今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一、营造让幼儿乐于创造,敢于创造的环境1.物质环境的营造人的感官往往是可以彼此打动或沟通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与所欣赏的美术作品内容相关的活动情境或者生活  相似文献   

1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养成幼儿优良个性品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它在幼儿人格形成中的意义重大.美术教育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互助合作及与人交往的技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等等.  相似文献   

14.
宋明玉 《教师》2010,(4):102-1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呈现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即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每个人包括每个健康儿童都拥有的潜能,并表现在每个幼儿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只有把握住幼儿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家庭教育实践.从正确认识幼儿创造力、营造适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和培养儿童的个性、做“创造型”家长五个方面论述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雷尔琦 《考试周刊》2013,(13):187-188
学前期是每一个人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因而培养学前期儿童的创造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幼儿老师要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针对幼儿园教育中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张成陈 《家教世界》2023,(33):12-13
<正>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不仅是教学思想的总结,而且符合当前最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深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创造力会影响到幼儿思维、智力等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结合“六大解放”教育思想,解放幼儿的脑、手、眼、嘴、空间以及时间,从而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事实上,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学习的基本自由交给幼儿,释放幼儿的大脑、双手、  相似文献   

18.
国际教育界把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竞争的战略决策。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十分注重创造力的开发,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并以此推动本国教育的全面改革。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教育应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理论,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63):184-185
<正>美工是一种灵活又美妙的造型艺术,独特的创造力是美工活动必不可少的,因此,幼儿美工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的课程。如何让每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作品,在美工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创造力,必须把幼儿的头脑、双手、嘴、空间都解放出来。"因此,本文将从解放幼儿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这几个角度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解放幼儿的头脑,激发幼儿自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受到空前重视的背景下,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开展幼儿创造型力培养也成为幼儿园实践改革的重要的任务,在幼儿园开展《幼儿生活体验活动中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也逐步积累了三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是营造利于幼儿创造的环境,帮助幼儿形成创造习惯的策略;二是展开相关活动,提高幼儿创造力的策略;三是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