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河南"两不三新"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农村中小企业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农村中小企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社会各个组织以及农村中小企业本身如何助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经济,使其推动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鉴于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必要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建设,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总结,得出要想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需要依靠人才做保障,解决好人才保障问题是推进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影响农村建设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如何保障专业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农村的建议和对策,希望为成功实现新型城镇化农村发展的目标做出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规划的发展使得城镇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人口不断的融入城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城镇的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这包括国土空间资源、能源资源等。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居民城镇的建设的进度大大加快了,城市文明的传播速度也加快了。这有利于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县(市)农村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角度选取了15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城镇化的原始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哈尔滨10县(市)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各县(市)的对比,找出了差距,进而提出了加快哈尔滨市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县【市)所在镇的重要作用;依托各县(市)优势,建设多样化小城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适应与大市场的对接;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确定集体成员的股份;培育新型农民和紧抓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6.
发展新型城镇化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河南现阶段发展特征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就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重要作用作了简单阐述,以期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由此也推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同时也是城市的精神,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种灵魂,而教育正是延续文化最好的载体和方式,在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是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笔者通过参考众多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总结我国城镇中农村社区的教育现状,总结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以旅游引导的城市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容乐观。以广西桂林为例,通过对桂林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旅游产业直接相关行业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加以浅析,以求推动旅游引导的桂林新型城镇化得以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关涉各省区乃至全国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政策议题。当前基础教育资源的结构配置如若与城镇化预期大相径庭,必然引发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城市教育公平矛盾激化、政府公信力受损等潜在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不少教育学专家、学者都对该研究领域的必要性和重要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基础教育资源配晋的原则忡政策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两化互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该省农村微观经济基础变革的重要实践。本文摘编自四川省委党校“农民专业合作社”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两化互动”背景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以展现对新型城镇化的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婷 《科教文汇》2020,(8):191-192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其实是非常快的,但是在这种趋势下也产生了诸多不同种类的问题,使得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受到了限制,严重的还出现了发展停滞的情况,而在这些问题中,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的变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保证国内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将这个问题解决。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变迁、困境和对策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现阶段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这对于国内社会整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离不开产城融合的实现。常州在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新区生活配套质量低、老城区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市民化落后于产业化、部分农村生态环境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老城区产业升级、外来人口真正实现当地化、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这次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王礼庆 《科教文汇》2013,(14):155-156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本文在系统阐述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瓶颈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突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瓶颈的几点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新型城镇化特点,界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特征及体系构架,剖析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外生动力,为其提供条件支撑,推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精准把握农村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立体化、传播受众个性化以及传播效果精准化等特点,加快搭建包含信息供给能力、信息传播效果及信息受体能力的农村信息传播能力体系框架;进一步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供给渠道拓宽、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推进农村信息传播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9)
海城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不断积聚,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我市农村污水治理方案,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我市水环境状况、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存在问题,制定了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目标和对策。为改善我市农村水环境,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宜居乡村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焰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76-77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科普期刊面临读者群减少的影响,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农业和农村的新变化,国家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农业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的相对集中经营、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产生和返乡务农,都增加了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有利于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县域经济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依托,农村城镇化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两者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杠杆。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分析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非均衡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实现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上海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要求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年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其他15个城市的各项数据,定量评价了它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上海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位居第一。通过与其他城市的比较,对上海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淑云 《科技风》2012,(19):259-26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称为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型城镇化作引领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