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晶,是组成理论的基石,概念的明晰是认识、理解问题和研究科学的基本要求,是前提和最终结果。因此,对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理论与原理探讨和研究,首先是要明确和理解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的概念。一、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定义对事物做概念、下定义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种差+邻近的属”。种差就是“同属性中,某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属性”。属即属性是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那么对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下定义的前提是:首先要明确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的邻近属性+种差。1.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的邻近属性是指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所具有…  相似文献   

2.
期刊编辑人员的惯性思维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文字媒体的定位而言,报纸是散页的连续出版物,其功能主要是传播信息;图书是成册出版的非连续出版物,其功能主要是积累知识;而期刊既连续出版,又成册面世,是界于报纸与图书之间的过渡性媒体,在功能上也兼具报纸、图书之长,既传播信息(但较之报纸的传播更深刻),又传播知识(但较图书对知识的传播更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之中,期刊以其独特的个性生存并发展着。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它介于图书与报纸之间——比图书的出版周期短,比报纸的信息挖掘深。是否如此,乃属公婆之见,并不影响期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但至少有一点比较容易形成共识,在出版领域中,它往往居风气之先,距"时尚"较近。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迅速发展,连续出版物急骤增多。连续出版物是一种逐次分册发行,编有“数序号”和“年、月顺序号”,无限期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它包括报纸、期刊、纪要、会刊、年鉴、名录、研究报告、专著丛刊等等。对连续出版物的处理,目前国内仍沿袭传统做法,把它分别归于图书和期刊。由于连续出版物兼有书、刊的共同特征,因而书、刊之间易于混淆,难以区分。是期刊误作图书处理,是图书又误作期刊处理,甚至同一连续出版物身首异处,导致采购、分编、保管、流通等工作上的混乱,影响读者对书、刊资料的有效利用。这个问题在图书馆界长期悬而未决,已成为“老大难”问题之一,本文对此提一点粗浅看法,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期刊风格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逻辑学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的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我们姑且对“期刊风格”作如下界定:它是指期刊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成熟的编辑特色。由此可宽,“期刊风格”与“期刊编辑特色”是种属关系。我们选择“期刊编辑特色”作为‘期刊风格”的邻近的属,这意味着“特色”包含“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逻辑上的“真包含关系”,即“特色”的部分外延与“风格”的全部外延重合。这就表明,凡期刊有独特风格的,必有鲜明的特色,即风格就是特色;可以说,没有特色就不成其为风格。但是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不能成立的,我们不能说:“有特色必有风格,没有风格也就没有特色,特色就是风格。我们认为,风格与特色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种与属、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图书流通是图书出版的相关行业。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的要求,势必给图书流通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而目前我国出版业面对着多重的困惑,如果不能认真理清该行业的发展思路,将影响到图书流通业的健康发展。1.“出版”概念有双重含义对出版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一直存在着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出版概念仅指出版物的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或光电复制)、装订或制作成品等过程,是出版物作为物质产品被生产出来的过程。广义的出版概念是指出版物的编辑、复制、发行的…  相似文献   

7.
几种档案本质属性观点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指档案这类事物根本区别于它的属类之下其他事物所必备的属性。从“被定义的种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定义模式来看;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种差。长期以来,关于档案的定义在我国档案界一直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却又几乎众口一词地认定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这一现象虽说多少自有其存在合理性的一面,说得准确些,有它存在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困惑:在档案定义问题迄今尚分歧显著的情况下,何以言在本质属性的认识已经达成了共识呢?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见到有关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  相似文献   

8.
张亮 《出版参考》2013,(28):29-30
在知识经济尤其是网络经济条件下,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网络出版的媒体形式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转向电子网络媒体,它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从而模糊了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甚至广播电视的界限,图书、期刊、报纸、电视、广播正在通过  相似文献   

9.
探讨责任编辑的继续教育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背景2008年全国共出版图书275668种,出版期刊9549种[1],如此众多的出版物背后有一支庞大的编辑队伍。出版物作为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媒介,反映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福建人民出版社刘进社在《编辑之友》1994年第1期撰文认为,与其纠缠于“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放手,不如探讨“图书商品的特殊性”更具意义。图书商品的特殊性表现在:一、生产与交换的特殊性。图书商品的劳动过程具有非模式化的特殊点,具有创造性、探索性和单一性。图书商品的生产者具有可移性,即同一图书商品可具有不同生产者现象,也可在不同地域以不同文字出版。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即非实物性和不灭性。它不以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需要,而是以其载体中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艺、智慧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无论怎样使用或千百万次地重复使  相似文献   

11.
这里首先对杂志的概念作些说明。杂志与期刊是相关的,但两者并不能等同。期刊的原义就是定期出版。“期”指定期或不定期,“刊”指刊行,也就是排印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通过的关于期刊的定义是:“凡用同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和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这是从与图书等其他出版物的区别意上来定义期刊,显然,期刊的概念大于杂志。本文所说的杂志,是指面向大众阅读消费市场的期刊。  相似文献   

12.
最近,甘肃省出版局和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告加强对出版物的管理。通告规定: 一、凡出版物一律由出版社出版,非出版单位不得自行编印图书出售。所有印刷厂均不得接印非出版单位交印的图书、图片、期刊、画册、小报等。二、凡国家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杂志、画册、画片等出版物,统一由发行部门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转手倒卖,从中牟利。  相似文献   

13.
图书与期刊在出版物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献,出版图书使用国际标准书号(ISSN),出版期刊使用国际标准刊号(ISSN)。这一点原本没有歧义,但近年出现了大量以刊号出版图书、以书号出版期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书刊资料的划分标准及整理原则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划分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加工,从而有利于科学管理,在服务读者中发挥应有的效用。一、什么是图书、期刊由于“图书”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的两重性,首先需要对它的外延作一个必要的界定。在我国文化史上,曾把图书的发展过程分为甲骨、金石、简策、帛书、期刊、报纸、图片、唱片、影片等不同形式,迄今“图书”常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一种介于报纸和图书之间的传播媒质,它的信息载体主要是文字,这是一种人所共知的传统.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图片已经大量地进入期刊领域。特别是在出版、印刷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图片已成为期刊内容的基本形式之一,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在我国。也有许多  相似文献   

16.
出版自由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伟 《新闻记者》2001,11(6):33-35
出版自由的保障和限制出版自由 ,即公民依法享有的通过出版物表述思想见解的自由 ,是言论自由的重要表现形式。所谓出版物 ,我国1997年2月1日实施的《出版管理条例》第2条第2款作了如下界定 :“本条例所称出版物 ,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马克思指出 ,“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 ,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 ,①“没有出版自由 ,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② 言论与出版自由是全部自由的基础和中心 ,凡是人们不能自由表述思想的地方 ,其他自由就没有保证。言论与出版自由在探索真理、弘扬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7.
期刊与图书的差异体现在延续性、时效性、节奏性、一次性、定向性五个方面,即期刊是连续出版物、图书是非连续出版物,这点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也因此引申出后面的四个不同;期刊由于是连续出版物,所以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并且因为期刊要按照不同的周期要求出版,图书的出版时间一般没有严格规定,所以期刊较之图书就有  相似文献   

18.
1.出版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出版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继语言、文字形成后人类所创造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传媒方式.出版承载着记录、传播、传承、发扬人类文明的社会责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出版物已形成庞大的"家族",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六大类在内的行业体系;它的社会功能日益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出版业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测度.然而,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又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状况,更根植于社会、经济、文化对它的需求.出版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相互依存又促进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出版视野》2005,(5):7-7
出版评奖(2个) 1.重庆出版奖重庆出版奖由市新闻出版局主办,评选优秀图书、音像、电子、期刊等出版物,下设“重庆优秀出版物奖”和“重庆优秀出版人物奖”2个子项。评选工作两年一次。  相似文献   

20.
《编辑学报》第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保全 《编辑学报》2004,16(2):94-94
本刊讯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4届“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编辑学报》第4次当选。“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被编排在“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它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包括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辑、出版、发行等。这次评选出来的2 5家“新闻核心期刊”,是从全国公开出版属于“信息与知识传播类”近百家期刊中精选出来的。这2 5家期刊有这样几个特点:内容能合理覆盖全部下属学科,信息量大;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和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