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直播节目的美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直播节目是伴随着电视载体而产生发展出来的一种传播方式。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新闻报道之中。电视直播是最能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迅速、直接、富有亲和力、感染力的播出手段。它让观众在事件发生、进展的同时就能看到现场情景。在这里,我们仅就电视直播节目画面的美学性进行探讨性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凌 《记者摇篮》2007,(6):72-73
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场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报道新闻事件最快捷的手段,也成为了电视媒体提高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报道形式。收看过“9·11”事件电视直播的观众一定难忘  相似文献   

3.
电视直播常态化的实现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多种媒介立体传播的当下,实现电视直播常态化是彰显电视媒介优势,使电视媒体参与和赢得竞争的最佳方式。实现电视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多种媒介立体传播的当下,实现电视直播常态化是彰显电视媒介优势,使电视媒体参与和赢得竞争的最佳方式。实现电视直播常态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程式,而是需要多种因素支持的系统实践。  相似文献   

5.
电视直播是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传媒学者认为,相较国外优秀新闻频道,国内电视主要落后在直播和评论上.而新华社电视新闻业务从一开始就将重要力量放在了这两个部分,把直播报道作为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承诺的重要手段抓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直播进一步显示:新华社电视正在以新闻为基础、以直播和评论为两翼,实现飞速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技术和融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电视直播报道发展呈现出直播常态化、多现场化、多平台化三个主要特点.需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出发,阐述和分析电视直播报道中的即时性评论的四个主要功能.电视媒体应围绕即时性评论的释疑解惑、舆论把控、价值导向、信息交互功能,对电视直播报道的形式进行创新,以此真正体现其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7.
灾难性电视新闻直播在抚慰公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层面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而立足灾情本身及其影响,如何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本体优势,就成为舆论引导的关键点位.本文以四川电视台2008~2012年汶川5·12地震电视直播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如何通过事态、情态和仪式化信息的多层次表达和建构,来实现舆论引导观念的创新和突破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汶川抗震救灾电视直播报道的重要影响及其能够具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此次电视直播报道是为电视的"尊严而战",而中国电视乃至传媒应汲取经验,适时总结,以期实现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王之维 《视听纵横》2004,(5):101-102
电视现场直播具有真实的临场感和实时性以及感染力强等特点,是电视媒体最具活力、最有魅力的传播手段之一。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更是提高收视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这种最具传播优势的手段被广泛运用。我们杭州电视台就举行过中日韩三国卫星直播、沪杭两地互动直播、西博会开幕式等大型综艺晚会现场直播和两博会展览会新闻报道式现场直播等这些电视直播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0.
直播报道,是国际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国内新闻综合频道特别是新闻频道,充分利用这一报道形式,既有效地提高了新闻宣传水平,打造了电视荧屏新亮点,又取得了收视率和传播效果的双丰收。一、直播:行之有效的新闻宣传手段直播报道作为一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最能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最能展现电视台的实力,也是观众最为喜闻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卫星传输的普及使用,电视直播作为最符合电视传播特性(声画合一、即时传播、覆盖面广)的一种报道样式,已经被国内各大电视媒体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电视直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几次重大事件报道以及日常性事务报道中都体现出了电视直播的优势和特点,但是,这其中仍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3.
面对如火如荼的媒体竞争,电视以它声画并茂的表现力、感染力、冲击力的特点,“同步见证”的优势,无庸置疑地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视直播以“秒”为计算单位,以对事件现场几近真实、实时的还原,为历史留下了最直观的记录,为受众提供了第一时间的视觉与心灵的全新感受与冲击。电视直播在衡量电视台实力的同时,也昭示了电视生命的原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发展历程 电视直播报道是技术手段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中国电视对于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58-1985年:从"初露峥嵘"到长期缺位.  相似文献   

15.
蔡楚泓 《今传媒》2011,(10):38-40
新闻传播的最大魅力在于即时性,电视媒介突出的优势在于现场直播。但对于突发公共事件不加控制地使用电视直播,以满足受众盲目的"暴力知情权",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悲剧,形成另一层面的社会危机。文章通过8.23菲律宾人质事件电视直播的反思,提出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度"与"量"的把握原则,既要保障大众的知情权,更要尊重危难者的生命权,并对国内电视直播报道的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析电视深度报道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深度报道博采其它媒介之长,发挥现代传媒电子化传播和多元化表现手段的优势,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魅力.面对新的发展趋势,电视深度报道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如何界定电视直播?业界解读不一,让人无所适从。本文从电视直播的历史、现状分析中,从业界各家的解读中,从电视实践的研究中,首家提出:电视直播这种电视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是电视视听信号的采集、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一种节目制作方式,根据内容是否事先采集,它应该区分为电视栏目直播、电视现场直播两种常见样式。  相似文献   

18.
电视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影响着电视传播方式。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场直播作为报道新闻事件,体育赛事的最快捷高效电视手段,已成为各电视台扩大影响,提高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台在2004年先后建成了4+1与2+1讯道的高质量的DSNG(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直播车。DSNG车集新闻采集与卫星传输功能于一体,以其灵活性,机动性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入手,分析了电视直播从"非常态"到"常态"的变化.阐述了这种变化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本次灾难报道中,电视消息类新闻直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技术手段的变化,认为常态化的新闻直播不仅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电视新闻的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电视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很多大型晚会中,都运用电视直播技术对大型晚会进行电视直播。现场直播能够更加全面和直观地给受众带来晚会最真切的感受。电视直播技术的发展对于电视行业的技术人员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综合分析了大型综艺晚会现场直播技术的特点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