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过后,学生需要心理重建。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心理互助的形式主要有设立心理互助员,成立心理互助组,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课题研究,组建心理社团等。学校要把心理互助作为促进学生心理重建的重要途径,要为学生心理互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运用自制问卷对华南地区某高职院校1579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中1/4的学生愿意接受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心理互助的因素是: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被信任度、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朋辈心理辅导的技巧、朋辈互助的方式、朋辈心理互助的支持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亲情性与友谊性、自发性与义务性、简便有效和直接干预等特点.在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学生通过互助实现自助.高职院校实施朋辈心理辅导的途径是建立健全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建立朋辈心理互助组织;主要形式有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辅导、互助式心理暗示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对大学生心理互助模式进行思考,提出"线下线上双轨融合"模式。线下建立心理互助组织体系、开展心理互助活动、锻炼心理互助技能;线上构建心理互助网络阵地、心理固定服务平台、心理互助网络意见领导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日趋多元化,很多已经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针对个别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心理互助则通过同交集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实现了精神上的互相帮助,因此应当重视和采用心理互助的形式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互助的作用1.构建青少年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可以实现其主  相似文献   

6.
心理互助是中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监控和防治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以及培育学生的爱心、提高学生的心理助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心理互助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开发非正式群体互助资源;建立中学生心理帮助志愿者协会等。  相似文献   

7.
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具有自发性、义务性、相互性、有效性等特点。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朋辈心理互助,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与意义。为进一步发挥朋辈心理互助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精准把握朋辈心理互助原则、加强朋辈心理互助咨询员的培训、注重朋辈心理互助质量督导工作、基于技能提升优化心理互助氛围,以有效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互助互动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活动,注重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互助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才出现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随着人们现代意识的逐步增强,教育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1.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合作是一种互助行为———师生之间的互助、生生之间的互助。首先,教师要学会跟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教师先学会了同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教会学生之间的合作,否则学生之间的合作往往就是一个简单的拼凑。所以教师一定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去,并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从中体…  相似文献   

10.
朋辈心理互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越来越被高等院校所重视。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朋辈的心理互助,实际上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安慰,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类似。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朋辈心理互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互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助人品格和自助能力,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包括组建大学生心理社团、设立大学生心理互助员、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发挥非正式群体的心理互助作用等多种方式。学校要把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作为进一步完善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大学生、让大学生充分体验,要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人们赞赏合作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也欣赏合作学习满足学生内在需求,让学生在互助交流中学习、提高的教学方式。探讨开放教育合作学习的含义、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实施、意义等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互动式心理辅导机制是朋辈辅导理论的内在诉求,在高职院校心理辅导体系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心理互助教育的运行模式.文章在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互动式心理辅导机制,包括高职特色的学生互动式心理辅导机制的价值意蕴、运行模式、心理互助队的培训体系、心理互助辅导的途径、形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大学生心理互助教育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生态,促使作为准专业辅导服务的心理互助,急需转型升级。从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心理互助"二元模式的"内涵,在高职生心理互助教育目标指引下,提出以"互助普及、互助平台、互助联盟、互助活动"为四大载体,构建符合当代高职生心理需求的心理互助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互助教育模式的具体流程是:组建心理互助团体,开展培训,制订互助计划,实施互助计划,完成互助计划并进行总结.对开展大学生同伴心理互助教育提出的建议是: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以专业教师辅导为主;教师应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同伴心理互助应延伸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多个层面;应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对“互助”一词的解释是互相帮助。故有互助合作、互助小组的说法,也就是说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所谓“互助式”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考学生为基本内容,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落实学生主人翁地位的一种教学策略。“互助式”教学体现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平等,  相似文献   

17.
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心理互助模式在操作性、实效性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通过对心理互助模式在生命教育系列中的实践研究,进而更加关注生命教育主体的实施与操作。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校学生在培养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从学生情况、问题性质等出发,首先引导学生改变被动观念,提高自主控制能力;然后在班上提倡学生互助,建立学生自己的心理互助机构,以便学生在自己无力解决的时候,能够及时向同学求助;最后教师主要从班集体着眼,塑立班风、营造氛围,带领全班同学走出自主管理的心理迷途。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人们往往只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教与学的关系,却很少关心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教育。其实,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中学阶段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中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他们渴望同龄人之间交流,这是他们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