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它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观点、立场。马克思是新闻党性原则的奠基人,他从“人民报刊思想”、“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发展到“党报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党报思想,第一个提出了新闻党性原则的概念;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党性原则的思想,把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工作的“首要的一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列宁早在1905年《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党的出版物党性原则的概念。毛泽东也于1959年6月在《要政治家办报》中强调:“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又说,“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不论是革命导师列宁所说的“党性原则”,还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所说的“政治家办报”,强调的其实是一个问题:报纸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3.
党性原则是随着无产阶级党报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初期以及此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党的新闻事业主要是指党报。因此,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实际上也就是党报的党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们,在创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创办、编辑和指导过许多党的报刊,他们是无产阶级报刊工作党性原则的最初制定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全面地论述过新闻事业的党性问题,但是在他们中晚年时期的“党报思想”中已经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1989年11月28日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并且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各级党报要这样,部门和专业性的报纸也要这样。虽然有许多新闻本身不带政治性,但是,从任何一个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总的新闻宣传来说,都不可能脱离政治。”这就说明,不仅党报和电台、电视台,而且各种专业性报纸,都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都必须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中国新闻事业面临着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问题 ,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 ,怎样认识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科学地位 ,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我们无法回避 ,也不应该回避。一、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中国实践 ,是马克思主义党报学说中国化的发展过程  把马克思主义的党报理论同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实际相结合 ,特别是把列宁的办报思想中国化 ,是我党新闻工作的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也是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的最基本的线索。列宁关于办报的一些论述 ,在上…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新闻党性原则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华章。由战争年代迈进和平环境的党的报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党性原则的新取向。从战争年代过渡到和平建设时代,环境变化了,人的意识改变了,新闻党性原则也面临着向新的历史条件的过渡。共和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时期党报党性原则的传统,刻意追求党报的每则新闻、评论,甚至一字一句都要能体现党的意志。这种重宣传而不重新闻的观念,在解放后最初几年依然如故地被遵循,甚至党报上的文字几与党的文件等而视之,于是有人把党报戏称为“红头…  相似文献   

7.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政策,是少数民族党报和党的报纸兴起和发展的可靠保障。毋庸讳言,办好少数民族文字的党报和统一战线报刊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同时还应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地区的自主权,正确处理党性原则与自主原则的关系。把这两者关系处理得好,报纸就办得好,就能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8.
童兵 《新闻大学》2020,(3):46-60,118,119
本文将列宁新闻思想的形成发展分为建党、夺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阶段。建党时期的重点是提出通过办报来建党,夺权时期的贡献是建构党报的党性原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本文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提出新时期报刊的性质与功能、社会主义出版自由政策、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业务指导方针、无线电广播特点功能和共产国际报刊工作的原则与策略。本文对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贡献作了深入分析,并就加强对列宁新闻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我国新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走过曲折的道路,经历了风风雨雨。50年的经验和教训中根本的一点就是,新闻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认真坚持党性原则,新闻工作就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党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背离党性原则,就必然会走到斜路上去,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害。 一、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同志早在1942年就提出:“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邓小平同志1980年指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江泽民同志1989年11月28日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谈到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问题时作为第一条指出:“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53年3月,中宣部《给广西省委宣传部的复示》中指出,“党报是党委会的机关报”,“不经请示不能擅自在报纸上批评党委会”。党委会如犯了错误,“报纸编辑部的责任是:一方面不应在报纸上重复这种错误,另一方面可在自己权限内向党委会直至上级党组织揭发这些错误。”这正是我国传媒应遵循的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党报市场问题,里面包含三个概念: “党”、“报”、“市场”。具体说,它涉及到党性原则、新闻规律、市场规律及三者的有机统一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作些探讨。 现在,党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我们年年抓报纸改革,尽管大家都有让报纸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更新新闻观念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第一、树立国家新闻事业的观念。国家新闻事业中包括党的新闻事业和非党的新闻事业,对党的新闻机构和非党的新闻机构应有所区别,不能用党报的标准要求非党报纸。第二、要树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可以有多种模式的观念。从历史角度讲,马克思时代党报是一种做法(如党报可以批评党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报纸都是新闻舆论工具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新闻工作,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宣传的共性。但是,共性体现在个性之中。新闻宣传上的这几个“坚持”,都是在每一种报纸的特有办报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无论党报或专业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列宁党报思想不但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而且在中央苏区进行了本土化的传播与践行。列宁党报思想主要包括“党报党刊的党性原则”“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报纸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以及“党报的群众性”等。通过对列宁党报思想的传播与实践,中央苏区的党报不但实现了自身党性的增强、对群众革命活动的有效组织、对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推动、党报群众性的巩固等本土化办报成果,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因时应势的办报之路,有力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4.
(一) 党的报纸的党性并不排斥新闻的可读性,相反,党报只有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才能把党性落在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党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化育人的作用。 但是,在党报的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强调和偏重党性、指导性而忽视群众性和可读性。这种片面性的认识和做法,使得党报版面上充斥着长篇会议报道和领导人讲话(文章),其他新闻报道也多是内容上不深不浅,形式上不长不短,文风上枯燥、生硬、呆板的“报八股”。有人称这种“报八股”为“中不溜”,说错谈不上,可能还受到某些对新闻传播规律知之甚少的领导人的称赞,但却不受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明杨 《新闻前哨》2002,(12):23-23
一问:搞舆论监督就不是讲党性讲政治吗?党报姓“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舆论必须完整地置于党委领导和调控之下。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能说实行舆论监督,开展批评性报道,就是不讲党性、不讲政治。其一,党报的舆论监督是代表党委在开展监督,因此只能是姓“党”。党报是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委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引导舆论的工具。这是党报的特性。失去这一特性的报纸就不是党报。反之,只要是按照党委的意图行事,无论是表扬性报道还是批评性报道都是姓“党”的。其二,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是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的,不是在发表“自…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有别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的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形式。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党的工作的大局出发,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权利,也是我们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应该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从维护党的工作的大局出发,积极而慎重地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闻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根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早就认为,革命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作为党领导的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传达政策、反映群众意志、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新闻宣传要符合党的政策,一定要增强党性。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就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原则。同年,在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4月1日的社论中指出:“报纸成为实现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号召的尖兵、倡导者。”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党性原则,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众多的平面媒体里,新闻图片无疑是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前些年都市报刚刚兴起的时候,许多报纸都在头版上选用一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图,一些党报还竞相开辟了摄影专版。辽宁日报自2000年以来,也开办"视点"摄影专版、"记者行动"摄影专栏,摄影专版每月两期,坚持至今。"视点"已成为辽宁日报最受读者喜爱的版面之一。摄影专版要真正做到读者喜闻乐见,"四个坚持"尤其重要。党报的摄影专版要坚持新闻党性原则新闻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在新闻工作中的必然反应。弘扬正气是党报摄影专版宣传的主  相似文献   

18.
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所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服务类报纸的新闻从业人员,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媒体要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对党的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发挥好喉舌作用。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这个大局,  相似文献   

19.
一、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新闻要立法,然而,谁是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加以澄清。过去我们常说,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党的喉舌”、“党的耳目”,我们则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凡事都应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列宁,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卓越的新闻工作者。他一生的革命活动与新闻工作紧密相连。他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报刊创办者、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党的报刊名副其实的编辑、记者和撰稿人。作为编辑,他一生编辑过的报刊达四十种之多,被誉为编辑部的“大脑和心脏”;作为记者和撰稿人,他一生撰写的新闻和新闻述评数以千计,许多篇目已成为传世佳作;作为报刊的创办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一生关于办好党报的论著、书信和讲话,奠定了布尔什维克报刊工作的基本原则,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注入了新的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