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倾诉     
孩子,给我力量,使我积极向上,仿佛看到了初升的红日;孩子,给了我清泉般纯净的心灵空间,给了我最简单、最诚挚的爱,他们占据了我整个心灵。和他们在一起,我幸福,时刻都想大声地呼喊,喊出我的心声:做教师,无悔!  相似文献   

2.
看似无微不至的关爱行为,其实是极度不信任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剥夺了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给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儿子小时候三天两头感冒,没有办法上幼儿园。因为我在学校教书,就让他提前入学了,想着这样可以天天照顾他。上学、放学路上,我替他背书包;每节下课前,我端着水在他们班级门口等着;体育课上,我跑去给他擦汗、换衣服……因为儿子年龄小,又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在学习上我更是不敢放松:  相似文献   

3.
走在路上,不管是城乡大街还是楼区小道,只要不是急着赶路,我总喜欢观察两种对象:植物和孩子。植物给人带来爽心悦目的清新,孩子给人送来真心实意的微笑。他们共同创造着人间美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爱可以搭建心灵的桥梁,叩开孩子的心扉;爱可以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给孩子以自尊心;爱可以点亮心灵的灯盏,给孩子以上进心;爱可以呵护稚嫩的心灵,给孩子以自信心。我们要做好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让爱来温暖他们的心灵,叩开他们稚嫩的心扉,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环境中,《新课程》的阳光并未照耀到我们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改的春风也只行进在路上。孩子的心灵与课堂的教学形式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聆听孩子们心的呼唤,让孩子们释放他们心里的正能量,给孩子们属于他们的英语课堂,是笔者农村一行的心里呐喊。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一位印地安人对他的孙子说:“在我的心里生长着两棵野草,他们互相争夺,都想占据我的心灵。一棵是仇恨、嫉妒和怒气,而另一棵是宽容和爱。”“那哪一棵草能最终战胜对方,占据你的心灵呢?”孙子好奇地问。老人笑了,他缓缓地回答说:“那要看我浇灌哪  相似文献   

7.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四川大地震之后,很多人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对孩子的灾后心理辅导上来;其实,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为其他种种原因而造成心灵创伤。对于这些幼小的心灵,我们该如何抚平他们的创伤呢?  相似文献   

8.
    
正"心灵和身体总要有一样在路上。"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在我身边的都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还没有能力徒步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么,唯有心灵的旅行——阅读,才能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内心更充盈。然而,面对"旅行",孩子们或欣喜,或好奇,或畏惧,或胆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迈开脚步。  相似文献   

9.
师爱百分百     
一个孩子可能是一个班的几十分之一,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每天在学校,凝望那一张张寄托着全家希望的笑脸,对视着那一双双天真烂漫的眸子,我都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面对着纯洁善良的孩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要将我所有的爱、满腔的情,都倾注给他们,让他们享受到百分之一百的师爱。  相似文献   

10.
送一份赏识给孩子,放大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送一份尊重给孩子,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送一份爱心给孩子,以心灵曼挟心灵。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许多家长朋友跟我说:孩子决定着家庭的气氛,孩子争气,家长就没有什么大的烦恼,就算自己在工作中有些不愉快,但争气的孩子会给家长带来心灵的慰藉;如果孩子不争气,家长就不会有好日子,好心情,心里总有阴影掠过的感觉。是啊!我们中国人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事业成功的家长希望子承父业;事业不成功的家长则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圆梦人。但这只是家长的一相情愿,家长忽略了孩子同我们一样具有独立人格,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他们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刘艳兰女士和她的爱人对孩子可谓费尽心思。为了给李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规范着自己的言行,这的确是很正确的教育方法,效果也不错。但在李涛升  相似文献   

12.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长;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发展;多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在"我主动"中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方法,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创造;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功;多给孩子一些赞扬,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快乐……  相似文献   

13.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喊;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我们在创业之路上的所经所历,就如刘欢这一首《在路上》。在创业路上,我们所执着的就是团队每一个人的不安分,我们一直执着于追求证明自己的力量!在创业这条路上,我们经历着不同于常人的辛酸、困境,但我们同样也享受着不同寻常的快乐与充实;在心一代家政服务团队里,每一位成员都可能受到过别人的嘲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7,(14):11-12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做着最繁琐的工作。面对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才会收获孩子的喜爱。因此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给他们以宽容;当学生犯错时,允许申辩,给学生以申辩的权利;多多交流,给孩子以心灵的慰藉;与学生打成一片,给孩子以内心触摸;善于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心理疏导,真正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心灵的摇篮     
当今,生活在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祖孙家庭、代管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某中学一个班里近50名学生中,仅单亲的孩子就占50%。这些家庭里,亲情在一缕缕地松解着、扯断着;对孩子的关爱在一天天地减少着、消逝着;孩子心灵的天平在倾斜着,他们郁郁寡欢,飘忽不定的心难有依靠,他们成了心灵的孤儿。  相似文献   

16.
教师就像在孩子心尖上行走的精灵,用精灵般纯真的爱心包容孩子,细心地照顾孩子。教师还像园丁一样,需要天天给花儿浇水、施肥,还要将一棵棵歪的、被虫蛀了的更用心地培育,如果教师稍稍懈怠,便会伤害幼小心灵,甚至贻误一个生命。孩子的幸福,"有时就来自老师的一个吻  相似文献   

17.
沈慧 《师道》2013,(7):83-85
一直都希望给学生上堂像样的班会课,陪他们走过初中最后的激情岁月:一直都盼望着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心灵的震动。班会课里所有流畅的情感都来自每个孩子的心底:一直都期待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生命相互嵌入,我们的生命历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接纳中交融——这一切都是美好的愿景.在愿景与现实之间,我已开始努力,开始行动.一步步地走在奔向愿景的路上。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真实而有趣的瞬间:一个执着的探索者,笃信一瓣橘子能在水中溶解成为橘子汁;一个细心的心灵看护者,在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不忘给这个失败的孩子一点安慰。孩子的天真可爱,教师的细致入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我也不得不为他们之间的这场错过而遗憾。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从懂事起,不幸就接二连三地降临我们家———爸爸的脚在长期的劳作中不幸致残,不久又患上了糖尿病;妈妈的大脑长了个肿瘤,要动手术切除……然而,我们家始终充满着浓浓的亲情。爸爸妈妈在患难中互相扶持,竭尽全力抚育着我这棵幼苗。七岁那年,爸爸妈妈让我像别的孩子那样去报名读书。我永远忘不了入学前那天晚上爸妈高兴的笑声:“哈!够啦,够啦!辛苦了那么多天,终于给孩子凑够读书的钱啦!”爸妈的话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让我从入学起就懂得了要珍惜读书学习的好时光———我在家庭的困境中学会了自立自强。在学校里,我…  相似文献   

20.
三百六十五里路,风雨无阻,走过春夏与秋冬。我深爱着这方热土,深爱着一棵棵天真烂漫的苗苗。我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如果他们是红花,我愿是那片映衬的绿叶;如果他们是伸向远方的路,我愿是他们脚下的一块块泥石。我坚信,我选择了他们,就等于选择了自己。我选择,我无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