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北京沙尘暴,松林门口的树被拦腰吹断,走在学校里处处要当心被风卷落的树枝。博实大叔门口飞沙走石,我现在已萌生了穿羽绒服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思想力“原点”大学文化和精神的再次被重新提起,其实是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回归。这既是培养合格、健全的人才的需要,更是实现大学的文化功能,即培育文化品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推进先进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大学与大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是现代大学永恒的主题。建设大学文化,既是现代大学的神圣使命,又是办好现代化大学的时代要求。须始终遵循大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本质,创造性地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前,站在纯净的高中校园里,总带着疑惑与向往望着高高在上的神圣殿堂——高等学府。听着老师对它神话般的描述,觉得那里是那么的美好、自由。它就是我们的理想王国,它就是我们的自由天地。  相似文献   

5.
大学啊,大学     
高考已过去几个月了,可一想起还是有些心有余悸,让我不得不惊叹高考的威慑力,真的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6月8日那天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考场的,什么也不知道,只是不停地流泪感觉天都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很早就有"大学"一词,并且很早就提出了"大学之道"。现代的大学教育与《大学》讲的大学之道是有距离的,今天的大学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令我们不得不反思和重新体认"大学之道",希望传统的"大学之道"能启迪我们现代的大学教育,使我们能还原和践行大学教育的本真,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等地质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大学精神,提高大学水平,彰显大学特色,以不辱大学使命。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民主,求实创新。提高大学水平的关键是认真教、勤奋学、悉心研、科学管。大学要建立自己的特色与品牌,要办三型(即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四力(即贡献力、创造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五强的大学(即培养爱国心和责任感强、基础理论强、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五强人才)。大学的光荣使命是教书育人、创新知识、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引领风尚。  相似文献   

8.
开放大学与大学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7月23日,我国第一所开放大学在上海揭牌成立据了解,除上海外,北京、江苏等省市也已向教育部申请举办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也提出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构想事实上,教育部高教司于今年4月召开开放大学总体架构专家研讨会,相关研究工作并随即启动,一股开放大学申办热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9.
摆在我案头的这部《大学问题》书稿,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我惊讶于作者对今日中国大学所存在问题了解之细、洞察之深,我也惊讶于作者充分占有如此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我更惊讶于作者在如此年轻之年龄、以如此无畏之气概、用如此流畅之文笔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中国大学所存在的种种病症!相比于笔者过去曾经读过有些亦参与写作的中国大学教育批评论著,如杨东平教授主编的《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与《大学之道》,这部《大学问题》书稿不是论文集,不是众多作者的拼盘,而是一个人的独著。因此,它就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自然,它是作者熊丙奇多年汗水的结…  相似文献   

10.
大学和大学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是进行教育和从事研究的场所。但它们存在的首要原因既不在于纯粹向学生传授知识 ,也不仅仅在于为教员提供研究的机会。大学之所以有理由存在 ,是因为它使老少两代人在富于想象力的学习中 ,保持了知识与生活热情之间的联系。大学提供信息 ,但它是富于想象地提供信息。至少  相似文献   

11.
大学     
傅煜 《新读写》2009,(9):22-25
提及大学,每个人都会心潮澎湃,至少对于勤奋刻苦的我们来说,是这样。大学,意味着工作的机遇、成功的途径、深入的教育以及承载着的梦想。可是你又是否想过,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学习无处不在,而生活就是大学,一所教你自立自主自强的大学。  相似文献   

12.
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大学     
南开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5.
波澜壮阔的反腐在大学兴起,其前提是波澜壮阔的腐败已经在大学兴起.官场上的、商场上的乃至于赌场上的东西,在大学都可看得到,大学丰富起来了.然而,在大学之为大学所必须的根本方面,它大大地贫乏了.出不了大师,做不了大学问,就来个大腐败和大反腐,这是不是堕落.在世界一流大学,繁荣的是学术,而非在教育部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反腐.中国的大学拥有只能在国家和政府中才应有的"官",便有了与之连在一起的权力,这就是腐败的源头.只有铲除源头,才能从源头上防腐.  相似文献   

16.
摆在我案头的这部《大学有问题》的书稿,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我惊讶于作者对今日中国大学所存在问题了解之细、洞察之深,我也惊讶于作者充分占有如此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我更惊讶于作者在如此年轻之年龄、以如此无畏之气概、用如此流畅之文笔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中国大学所存在之种种病症!相比于我过去曾经读过的、有些亦参与写作的中国大学教育批评论著,如杨东平教授主编的《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与《大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使命与大学追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探讨大学职能发展的历史轨迹为逻辑起点,对大学使命与追求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大学的传统职能是实现新大学使命的基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使命得以履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大学最高层面的发展精髓,大学章程是彰显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治理则是大学精神与大学章程的具体化。三者一以贯之,又互为促进,共同推动大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主要的观念,前者以促进人心灵和品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后者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两者都既有意义叉有缺陷。我国大学由于在创办初期面临的“救亡图存”压力及“富国强兵”期待,几乎是“一边倒”地崇奉政治论的大学哲学。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权力自律的相应条件,从而使大学的活动逐步堕入政治功利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泥坑。其救赎之策为国家对管理大学的方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一个聚集了各种社会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教师、学生、政府、捐赠者等利益相关者都与大学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联系,这些关系需要一些规范来进行整合。因此,大学法令可以看作大学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规则,其活动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大学法令能够降低大学的治理成本,保障大学自治所必须的分散决策。由于大学法令是由国家制定,超脱于大学之外,因此大学法令是大学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