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对学生重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体育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自我锻炼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等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下降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应从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培养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入手,以达到修身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个任务的完成对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和知识技能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同时应抓住“自我锻炼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和“观察能力培养”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大学体育正处在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关键时期。大学体育教育应注重和加强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监督等体育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就体育教学培养高师学生体育能力方案对泉州师范学院2002级外语、理工学院12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年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能力培养方案更能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自我锻炼和体育评价、促进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事关终身体育锻炼,应引起高度重视。本从分析自我锻炼的结构入手,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有关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先论述了高中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作用,然后分析了高中生缺乏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中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强化重要性教育,明确学生锻炼的目的;运用多样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体育自主锻炼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体育的正确认识,从大学生基本运动、自我锻炼、运动保健、欣赏及组织管理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进行阐述,强调当代大学生应加强各项体育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式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能力的全面综合衡量。下面就牧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点看法。一、要改变学不好体育照样过的思想,培养学生自我锻  相似文献   

10.
宋英杰 《高教研究》2005,21(2):68-70
大学生体育组织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侧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学生体育组织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学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自我锻炼、养护能力和体育组织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的一个方面,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体育核心素养包括知识、技能、观念等多个方面,这也是学生成长发展必备的素质。体育教师应牢牢把握核心素养要求,提高课堂授课的层次性,让学生收获更多体育技能与知识。要培养体育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丰富体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12.
探讨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的契合点及如何评价体育教学,通过查阅文献,运用SPSS14.0对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剖析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运动项目与职业能力的相关系数,得出目前高职院校主要体育项目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9个方面的存在契合,建议采用柯式(Donald.KirkPar-trick)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对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中心任务;田径是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首选项目;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男生受多维因素影响,存在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层面的女性化危机。体育的应对逻辑有四个方面:一是体育的美学特性有利于破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偏差,二是体育的健康属性有利于构建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三是体育的竞争对抗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卓越的男子气概,四是体育的规则教育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高校体育应从四条路径上构建男生女性化问题的应对机制:第一,构建高校体育美育协同机制,建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观;第二,基于生活化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第三,搭建大学体育竞技对抗平台,培育大学生崇尚竞争的气概和信仰;第四,深化开展体育规则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16.
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体育课程的开设必须符合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分析各方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探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方法,将会使体育课程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动机、心理、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推动体育产业开发,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建议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有偿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使高校体育同体育消费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研制了由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忠诚等五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的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专家排序法确定了各评价源的权重,进而确定了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应加强体育教师作用,依据体育课的特点拓宽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加理论课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对从事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