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郁达夫在创作、评论、欣赏等方面部表现出了他独特的美学思想,本文想对此作一探讨,以期就教于大家。 一、形式美与内容美 郁达夫创作的基本美学观念即是要求真、善、美和谐地统一。在任何社会中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的实质即表现于真和善的区别与联系之中。“真”是艺术的根据,“善”是艺术的思想倾向,而“美”则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这样说,不以美的特征表现出的真,就不是艺术的真,不以美的特征表现出的善,就不是艺术的善。郁达夫的美学思想中特别突出了一个“真”字,他认为“把你真正的感情,无掩饰地吐露出来,把你的同火山似的热情喷发出来,使读你的诗的人也一样的可以和你悲啼喜笑,才是诗人的天职。”又说:“天真赤裸裸地提到我们的五官前头来的,便是最高的艺术。”郁达夫所谓“真”,即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9,(1):69-75
王维是唐代富有君子人格精神的一位诗人,他除创作大量山水田园诗之外,还有70多首送别诗可以彰显他的文质彬彬气质。从他创作的一系列送别诗可以窥见其交游甚广,泛爱众而亲仁,送别诗彰显出王维对朋友能够参酌人情,推心置腹,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王维的艺术追求完全契合了初唐以来统治集团大力倡导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主流文艺观,他的送别诗折射出玄宗时期大唐帝国已臻政通人和的盛世气象。  相似文献   

3.
美是诗的艺术本质.诗又是语言艺术,要求语言要美,要含蓄蕴藉,有震撼心灵的魅力.写诗要有诗才,诗才是诗人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艾青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优秀的诗人,也是该时期在诗歌美学园地最勤力耕耘的诗人之一。在艾青的诗歌美学思想中,诗应该是真的,同时也是善的、美的。他的诗神是真、善、关的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是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流云小诗》正是宗白华用诗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他对生命的认知和体会,其中透露出来的生命之真、生命之善、生命之美无不倾注着诗人热烈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6.
雁翼是一位以讴歌新中国建设而产生影响的诗人,他不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他在诗论中对诗歌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不仅指出了诗美的构成元素,而且由诗歌的"美"进一步思索到诗歌的"真"。雁翼是一个敢于思考更敢于实践的诗人,努力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着实验。雁翼对诗美的思考与探索对他的创作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指导他在艺术上、思想上取得了进步和成绩。  相似文献   

7.
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极具风格和辨识度。本文主要通过论述雪莱的生平,雪莱诗的艺术风格以及雪莱诗的表达力这三个方面对雪莱诗做一个赏析。通过这些方面的论述,体现了雪莱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贡献以及雪莱诗歌中真、善、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真、善、美的执着歌手———孙重贵近年诗作赏析●戴方(香港香港《世界华人诗报》社社长孙重贵不仅办报办得颇具特色,诗也写得别具一格。近年来,他的诗更为突出地反映了香港社会生活的实际,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孙重贵以他诗人的敏感关注着香港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吕睿 《现代语文》2007,(10):35-36
学术界目前对沈从文的研究主要注目于小说和散文这两个领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过他的诗论。事实上,沈从文虽然没有直接进行过诗歌创作,但他在部分通信和杂文中却显现出丰富的诗学观念:坚持诗的艺术性,以诗情的“真”、诗人的“善”和诗体的“美”为标准评诗。  相似文献   

10.
巴·拉哈巴苏荣是蒙古国著名诗人,但我国对他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他的诗歌创作具有求"真"的诗意理想,既包括诗人对自然本真的恋慕又包括诗人真挚深切的情感;其创作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体现在他对人生的超越性认识以及他对事物间界限的淡化和破除;诗人创作的语言极为精彩巧妙,是蒙古族传统修辞与现代性手法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约翰·济慈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是19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以优美动人著称,充满了对人生美丽和短暂的深痛感悟。在济慈的作品中最为不朽的当属他的颂歌,《希腊古瓮颂》是其中的一首。陔诗布局精美,形象美,韵律美,语言美,表明了诗人对永恒美的向往和追求,阐明了“真”、“美”学说。  相似文献   

12.
作为清代“性灵”诗派主将的张问陶,在对前辈诗学理论扬弃的基础上,既“专主性灵”,又“独出新意”,标举“天真”之说,倡导从“天真”处抒写“性灵”。艺术本体的“天真”审美本质,由创作主体的性情气质与表现对象的风神韵味“天然”凝结而成。要写“天真”,诗人的心要“空”,要“闲”;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生活知识;还要仰仗“灵感”的“神助”。张问陶对其“天真”说毕其一生躬行实践,创作的大量“性灵”诗作,充满了诗人悯民忧国的风雅情怀。  相似文献   

13.
王十朋是南宋名臣、名诗人。作为政治家,他精忠爱国,勤政爱民。作为诗人,他喜欢结社吟诵,从少年至晚年他结了不少诗社。可以说,他是宋代诗人里结社最多的人之一。这些诗社影响了王十朋的生活及创作,一方面诗社生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另一方面诗社活动提高了其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称誉的诗人。崇尚心性空灵的禅宗境界在其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有些诗臻于“字字人禅”的境地。也正是这样一位“诗佛”,他内心的虚静使他将自性、物性、佛性、诗性都融入到澄明静美的大自然本真体验中,从而获得“自然”的圆满、和谐。可以说这恰恰触摸到了中国山水诗的本真性,是大乘佛教的圆融与中国本有的“天人谐和”理念的巧妙化合,在山水诗歌的艺境创构上的诗性体现。本文试从王维的人生哲学、诗歌创作、审美体验三方面来论述他的山水田园诗的本真性——和谐。  相似文献   

15.
河南青年诗人柳喜长擅写抒情诗,诗中充满了淳朴的故乡情愫,又特别适合朗诵。独特的视角和意向,激活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通过他的诗歌,享受抒情的美妙、诗歌的柔情。  相似文献   

16.
范成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作较多地被人关注的是田园风光。综合其诗作,透过秀美的田园风光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宋代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原始风貌,对于研究宋代的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结合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以秀美的田园风光反衬农民生之多艰,更具有意想不到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北宋中期的诗人梅挚生平虽不煊赫,但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堪称循吏。其人喜吟咏,擅文章,虽作品大多散佚,而生平尚可据当时史籍和名家别集的相关记载加以考索。他与欧阳修等一同主持了北宋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嘉祜二年科举考试,与欧阳修、梅尧臣、王珪、韩琦、文彦博等人多有唱和,且与王益、王安石父子为两世之交。他的政绩、品格以及交游连同创作一起所引发的历史影响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18.
孙犁的短篇小说 ,无论是在内容上 ,还是表现形式上 ,都显示了其特有的美学理想和创作追求 ,他总是选取“最熟悉”、“最喜爱”的生活中“鲜亮的环节” ,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真实的感情以及善良和美好的“极致” ,以诗化的语言、抒情的笔调 ,在优美深远的意境中 ,谱写出一曲曲抗日根据地广大劳动人民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赞歌 ,高度集中地表现了时代的精神 ,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路的意象贯穿着华兹华斯《序曲》的始终。通过对在路途这一"开放的学校"中的情感和体验的回忆,诗人描绘了自己思想成长的轨迹,向世人展示了一种诗性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藉此激励人们回归古朴、虔敬的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王维隐逸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隐逸的心路历程。王维早年积极进取,以隐求仕,表现出风流儒雅的高士之风,以张九龄罢相为界,王维仕宦之心逐渐淡泊,隐对他有了新的意义:涤荡尘世之心,免去功名之累,澄怀静观,突显自我。一方面,隐作为仕的对立面,表现出诗人要在痛苦压抑的现实之外追求自由纯真的愿望。另一方面,隐又始终脱离不了仕,诗人笔下的山水田园呈现出模仿陶渊明的意向,但最终仍然难以成为独立人格的标杆,而只能充当美学欣赏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