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新闻法制存在两个有价值的传统:注册登记制、平衡理念。我国新闻法制建设必须直面现实、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善于从历史传统中汲取资源,开拓接续传统、超越传统的法制建设新思维。接续、超越这些传统的路径有四条:首先,从两个新闻法律的邻接性文本——新闻道德和传媒司法——中找到中国新闻法制建设的启发性出口;其次,在中国新闻法制建设无本质突破的现实中发现前进的坦途,即压力型立法的路径:一是传播科技压迫新闻法制变革,二是具有"痛感"和"快感"之事逼迫新闻法制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新闻在现代学科分类中属于互不相干的两门学科,历史叙事与新闻叙事似乎也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一旦新闻叙事的时效性消失便成为一种历史性叙事,严肃的新闻作品是面向历史的言说。范长江作为现代新闻叙事的一代宗师,从传统历史叙事中吸取营养,巧妙地将春秋笔法移植于新闻叙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担当和风格技巧。其新闻叙事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道德评判、微言大义、笔削褒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浏览新闻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人民网日本版2001年4月8日有则新闻标题是“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窜改历史的伎俩:混淆、洗刷、贴金”。人民网日本版2005年4月6日有则新闻的标题是“日本民间团体抗议政府批准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同样是表示“修改教科书”,两则新闻却分别用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闻立法的呼声,30年来从未间断,但时至今日未出台,本文以新闻立法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中西方新闻立法的历史予以回顾和比较,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新闻立法的现状,并展望了我国的新闻立法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闻稿冠以"没有什么新闻"的标题,每段描写都让人感受到生命被戕害的残忍,生命被屠杀后的漠然,作者敏锐地发现人们对历史遗忘的可怕,在良知与使命感的驱使下写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有强烈人文关怀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历史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讲求时效,失去了时效性的新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失去了新闻价值的新闻似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从新闻历史观的眼光看,优秀的新闻虽然失去了新闻价值,但却有可能沉淀为“历史的初稿”,从而具有历史的价值。新闻历史观就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观照新闻,从新的角度挖掘新闻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历史时期的韵律特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新闻播音韵律特征的历时研究就是对普通话发展历史的梳理。基于现代汉语普通话数字化样本库,以不同时期新闻播音韵律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感知实验和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长和音高等方面对韵律特征进行历时、系统地分析,发现韵律特征有一些规律和共性保持不变,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韵律特征出现一些动态变化,说明普通话语音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相似文献   

8.
王旭 《华章》2011,(29)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用纪实手法解释历史、分析现在、预测未来的纪录片,由于审视并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一些电视学家认为,在电视进入到每个家庭的今天,由于纪录片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出深刻的内容,因而得以用“画面思维”形式打破传统的“文字思维”方式.而同样打破传统新闻模式的“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一种电视新闻传播形态,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制作理念抑或实践环节都面临考验、遭遇发展瓶颈,已经步入一个历史“拐点”,为求生存,“民生新闻”不仅从制作角度,以及创作理念上都应该有一个长足的改变.在长期的摸索中,不少新闻工作者们发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往往会不经意的渗透到“民生新闻”的创作中去.却使得“民生新闻”更具有可观性,以及趣味性,使得新闻语言更具创造力.本文在对电视纪录片的简单梳理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的创作内涵,特别是在制作、以及新闻理念上受到电视纪录片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阐述,同时对日后两者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观点构成新闻素材,从新闻素材中发现情感,通过新闻写作,运用适当的文字语言形态和声画语言形态传递由新闻素材和作者两方构成的新闻情感,让受众在情感体验过程中接受新闻传播,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大众传播媒体,尤其是中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体,包括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媒体,它们赴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行中扮演了哪些角色,对中学素质教育有哪些影响,还有哪些需要加强或避免的做法,本文将进行探讨。 我们常说,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是对历史的记录,而媒体则是历史的记录者。中学生了解新闻,就是了解明天的历史。所以,媒体又充当了他们的历史老师。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公共外交实践和理论的"先行者",研究美国公共外交的历史,特别是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公共外交的内在规律。文章从新闻传播的宏观视角:政治导向、外交政策、技术进度三个维度,来研究美国的公共外交,从而为我国的公共外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09,(Z1)
在新闻中寻找故事,在故事中发现新闻。《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中国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新闻周报。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学术界对新闻策划、新闻传播环境基本内涵的研究现状,提出应以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与新闻策划发展的关系为视角,来审视当代的新闻策划。新闻策划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策划,离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传播环境,新闻策划便无从谈起。因此,研究新闻策划与新闻传播环境的契合关系,是研究新闻策划的重要逻辑支点。  相似文献   

14.
舞蹈《千手观音》以无限的艺术魅力获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而且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它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新闻,不断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既关注现实,又关注历史;善于运用循环经济观点、运用背景材料拉长新闻链条;善于运用多种互动形式,缩短与受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新闻道德根据论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回答历史的、具体的新闻道德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特别要回答如此道德的合理性何在、根据在哪里。不理解一定的社会存在,就不可能理解一定社会中的道德存在。正是一定社会存在的特殊性,即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以及习惯、传统、社会心理等等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新闻存在、新闻活动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同历史环境、现实环境中新闻道德表现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期新闻深度报道以纵横捭阖、卓然大气、直击历史的思辨力和穿透力,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以关注国计民生,敢于触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以及厚重的底层感和平民意识等显著特点,成为中国新时期新闻报道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7.
善于发现新闻的记者是一个成功的记者,发现得越多,贡献也就越大.本文从“发现“能力对于一个记者的重要性、如何“发现“新闻、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如何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就新闻传播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以深遂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视野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深刻阐述.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了许多极富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宝库,为我国跨世纪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了理论的指南.  相似文献   

19.
“新闻发现”就是识别事实的新闻价值,记的成功取决新闻发现的水平和程度,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新闻发现意识是记独特的心理活动形式,与“新闻发现”互为辅翼,缺一不可。新闻发现意识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定向性、目的性品质。具备新闻发现意识贵在自觉,贵在独特的观察感受能力和平时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新闻、历史是实用文类,文学则是审美文类,从形式方面看,新闻、历史在语言和结构方面都无法达到文学那样的审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