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田晓隐的诗歌写作因为"个人"主体经验及其想象力的占据而显得更加富有暗示意味,在当下诗歌对历史、语言、文化等领域的想象以及个体体验的真实性发起总攻击的时候,他却对个人化的诗性存在充满了想象。在诗坛上,诗人们对个体的存在抱持着各种态度。比如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是一个"珍爱怀疑"的人,批评家陈超先生认为"她以独特的思考,沉静而犀利的反讽语言,有力地将人的生存状况、生命经验  相似文献   

2.
牛汉一生坚持现实主义与抒情手法并重、将个人体验与时代历史高度结合的诗学观念。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之后,他在诗学观念与写作实践中,初心未变,但有加深与推进,体现出一种对于“人·诗·历史”关系的特殊认识,并落实为一种通过生命搏击式的写作来实现对历史的深沉领悟的特殊方式。他后期的“情境诗”及其中的生命意象充分体现了他带着主观情感“突入”世界与现实的写作方式,以个人经验赋予历史以血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历史相融合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个体的生命体验是人精神的财富。一个写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属他自己的、能够使他和别人区别开来的语言。一个作者观察事物的视角,应该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视。写作者必须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有独到的认和感悟,应该关注并且将其作为写作素材的,是那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生活。一个作者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人物、事件、场景、物的描写,只有进入了思想的高度,才可能成为流  相似文献   

4.
阿信,是一个能在喧闹中静下心来,在自然中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并把它书写出来的诗人。他的诗,贴近生命,贴近灵魂,是一种生命体验式的写作,一种向内的探索,向灵魂深处的挖掘;同时,他的诗里,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原始状态的慢,和一种空山无人的寂静。他诗歌的语言在深受昌耀先生影响的同时,又保留了细腻内敛、自然而又充满力量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5.
阿信,是一个能在喧闹中静下心来,在自然中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并把它书写出来的诗人。他的诗,贴近生命,贴近灵魂,是一种生命体验式的写作,一种向内的探索,向灵魂深处的挖掘;同时,他的诗里,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原始状态的慢,和一种空山无人的寂静。他诗歌的语言在深受昌耀先生影响的同时,又保留了细腻内敛、自然而又充满力量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6.
写作,在其本真意义上,应该是一种私人活动。一个生命个体面对茫茫宇宙,面对烦恼人生,他不能不去体验、感悟和思考,这是一种充满痛苦和欢娱的心灵历程,文章正是对这种生命历程的记录。正如专家所说:“人为什么要写?因为他想弄清楚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在写?一个有生命感觉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在写。写什么?写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怎么写?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可中学生的作文情形又如何呢?如果说写作是一种私人活动,那么,中学生作文更多的则是一种集体操练,这种情形基本上排斥个人的体验。学生作文时往往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要迎合阅卷人的…  相似文献   

7.
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外部的生活,而是回归到每个独特生命个体中的内心的发现,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眼睛,而是敏锐而乐于发现生活的心灵。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有没有意思,值不值得回味与记录便是取决于每个不同的生命个体独有的心灵感悟。写作是一场生命的言说,只有引导学生回归心灵的发现与探索,通过体察内在语言,捕捉内心的变化,才能不断地丰满生活中各类相似的生活场景,才能书写出属于每个生命个体独一无二的真实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个人的自大"与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看似语言相仿,然而,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却始终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合群的自大"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强调的是个体鲜活的生命;而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则是作叛国的遗民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态度,是一种深切超乎个人爱憎之上的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怀,即是一种从个人的“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自我荣辱的命运意识,而升华到以“述往事,思来者”来追求人类普遍命运的态度。这正是司马迁承受苦难的超越精神,他通过《史记》的篇章,造就了一种超卓的悲剧意识,即对生命个体的想有所作为而不能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个人的自大”与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看似语言相仿,然而,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却始终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合群的自大”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强调的是个体鲜活的生命;而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则是作叛国的遗民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文学是种族时期南非文学的主体。英语的特殊地位和使用范围、英国移民的教育程度、严苛的审查制度等原因促成了白人英语文学作品的兴起。早期殖民机构的资助、方言出版社的匮乏、荷兰殖民者的暴力统治等迫使黑人作家也用英语这种西方语言来传递非洲人的苦难与理想。在特殊历史和政治语境下,南非英语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文学特征。南非英语文学是创伤文学,作家书写了种种个体创伤及其所遭受的隐伏创伤,也通过写作对群体伤痛和灾难进行宣称和文化建构。南非英语文学也是启示文学。文学作品不仅是对未来时间的一种投射,而更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隐喻表达。但是,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作家,南非英语文学聚焦的仅仅是、也只能是种族社会的某个阶层或层面。  相似文献   

12.
作品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印证了文学即"人学"的道理。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是弗拉基莫夫生活在西德期间创作完成的,小说的创作与作家的自由思想和个人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这部作品中,弗拉基莫夫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战争的反思、对个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良心的拷问。弗拉基莫笔下的人道主义是对以往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一次新发展。小说中所触及到人的尊严、个体的生命价值、是否可以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被弗拉基莫夫提升到了人道主义层面,作家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下的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是作家对战争深刻而有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是个系统工程,是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水平的综合体现。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在客观世界的触动和教师的培育下,内心与外部世界发生碰撞和共鸣,从而通过写作来展现自我,发展个性。写作教学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而中学阶段是培养写作技巧的  相似文献   

14.
任洪渊的诗与诗学,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角度印证和阐述了"汉语写作"的文化内涵.他原创的生命/文化、生命/语言、生命/时间的见解,深邃而独到,对于推进21世纪的汉语诗歌写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废名是个有自己独创的、成系统的诗歌理论的诗人,他的诗歌可看作其理论的实践.他主张新诗要用合乎语法的“文学的国语”写作,表现诗人个体的生命之诚,即由现实触发的感受、想象.他的诗歌文本的语言是自然形态的语言,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诗味”.其诗美内质在于“诗的内容”,即个体的感受、体验,独具机杼的想象.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特别是正处于人生奠基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更是充满激情与活力,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面对这样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把自己放在知识的机械传授上,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积极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成为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体现,应该表现在构建凸现生命意识的语文课堂上。一、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了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对学习的需求和浓厚的兴趣。儿童语言的发展跟生命发展是同步的,儿童具有语言天分,语言是儿童生命的本能。写作中有一些关于郊游的题材,我让学生课余安排时间,请家长积  相似文献   

17.
对语言的好奇心和探究冲动是20世纪80年代后几代诗人的一种基本姿态,其中,意象化作为一种极具传统力量的语言形态,一直影响着—代代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写作方式。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足迹,充盈着生命的呼吸。自称“以词的灵魂写作”的立陶宛作家米洛兹说过,他总是感动于每一个词的生命热量,比如当他写到“爱”时,便因为“爱”这个词所包含的神圣、温暖、纯洁、无私、完美等精神元素和象征意义而热泪滚滚。显然,他是看到了语言自身的神性和诗意力量。意象作为—种“语言”,恰恰在于通过一个词或一系列词,发现并凸显词本身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一直遵循"影以载道"的艺术原则,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起到了凝聚力、向心力作用,而作为个体生命意识在中国电影中长期处于边缘和失语的境遇。时代发展到今天,个体生命意识越发成为当代导演观照的对象,叙述个体的、边缘的、"小人物"命运的电影作品层出不穷。从个体生命意识视角对当代中国电影进行巡览,试图就当代电影构建过程中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观照进行梳理,阐述个体生命意识在当代中国电影建构中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洛夫首先是一个诗人,其次是一个用诗歌语言来写作的散文家。从他的散文集也被冠以《一朵午荷:洛夫散文选》之名,可以看出,他是很厚爱自己这一篇散文的,或者说他在潜意识中也将《一朵午荷》中的境界当作了自己散文创作的境界。这篇散文,更是用诗意的语言、诗化的情怀,传递人的相处、生命和审美的三重意境的哲思美感。这篇文字从一次争辩写起,但是他却用了一个温和的  相似文献   

20.
《我的N种生活》是葛红兵的一部思想自传,他恰到好处的利用了自身评论家的视角和犀利,即而屏弃了女性写作中过分拘泥于身体的缺陷而注重了对思想的挖掘,介入现实,披露现实,解剖自己,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自身审视的完美结合,这一结合使他的写作具有了别样的魅力,他的这种个人写作在当前“个人写作”的浪潮中是一个“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