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庆玲  姜毅 《大众科技》2007,(12):35-37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但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提出了一种利用Alopex算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改善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摆脱局部极小点的能力,对典型函数的测试表明:改进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对多峰函数能够有效地避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规划是一个较复杂、多目标、非线性的混合规划。它的目标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系统的某个指标或多个指标达到最优。在分析配电网无功优化所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并结合IEEE30节点试验系统利用粒子群算法以实现。计算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由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多极值复杂问题求解时容易陷入局部极值,提出一种新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改进算法是将粒子群进化过程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应用不同的进化模型,通过结合这两种进化模型的各自优点有效地降低群体陷入局部最优。由仿真实验结果可知,对于复杂多极值函数优化问题,本文算法比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训练系统进行数据库访问时,易陷入局部极值,产生零点轨迹信息搜索效率较低,局部极小点和搜索方向紊乱。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基于误差反传的神经网络系统结构,引入混沌映射概念,提出了一种根据粒子搜索状态,动态调整粒子飞行速度和位置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高多波束粒子群深度零点轨迹信息的提取的搜索效率,根据粒子的轨迹信息,研究如何动态调整粒子的搜索速度和方向,提高了训练和控制精度与效益。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进行多波束粒子零点轨迹信息搜索,效率较高,通过外力的干涉尝试调整粒子的方向,使得粒子可以逃离这个稳定阶段,提高了粒子收敛速度,提高控制搜索精度,运行时间较短。算法在智能控制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具有模糊加工时间和模糊交货期的柔性车间作业计划问题,接着阐述了基于可能性理论的最小化制造跨度目标函数,以及基于有符号距离与区间数距离的提前/拖期惩罚函数,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多目标柔性车间作业计划问题的适应度函数。针对上述多目标柔性车间作业计划问题,给出了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有效求解,通过对粒子群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来有效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能力,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求解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一个较复杂、多目标、非线性混合规划问题。基于配电网无功优化所面临的困难,本文将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的研究中。最后通过对配电网33节点系统无功优化算例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解决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偏置Ⅰ类精密进近飞行程序的设计精度,对其采用改进型的粒子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了约束改进,提出了符合本文的改进粒子群算法,能更好产生初始解,进而处理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的选取问题。根据程序设计理论对优化问题构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分层优化目标函数求解非支配解,最终通过某机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但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提出了一种利用Alopex算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改善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摆脱局部极小点的能力,对典型函数的测试表明:改进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对多峰函数能够有效地避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原理,针对其易陷入局部极值和后期收敛速度慢的缺点,研究了基于惯性权重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测试函数对固定惯性权重和时变惯性权重参数的选择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并且分析了种群规模与学习因子参数对粒子群算法优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盲源分离方法存在的源信号类型和高斯信号个数受限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函数和简化粒子群优化的盲源分离新算法.算法采用依据源信号类型选取的非线性函数作为目标函数,运用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实现多类型源信号同时混合的盲源分离.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实现源信号为多类型和含有2路高斯信号的盲源分离.与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分离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徐晓龙  孙炳楠  付军 《科技通报》2007,23(6):878-884
针对一般智能理论辨识方法在结构系统辨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辨识方法。用粒子群中的粒子表征结构物理参数,以最大似然准则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建立了结构系统的辨识模型。数值仿真分析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精确辨识出结构系统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2.
并行文化微粒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改进的微粒群优化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将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应用并行文化微粒群优化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解.计算中不需要使用目标函数的导数信息和初始点信息,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粒子群算法是基于群体智能理论的优化算法,广泛应用于多元函数极值求解。本文通过建立基本粒子群算法流程图,应用MATLAB编程求解实例,结果说明粒子群算法计算优于其他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4.
油气混输管网多目标参数优化问题,一直是优化研究的热点。对这个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采用新出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管网优化计算,建立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水力热学模型及管网的分析模型,并用并列选择法和权重系数变化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文尝试把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到油气混输管网参数优化设计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可以节省费用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由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带来的配电网结构变化,系统的电压和网损也会随之改变。为了使系统网损得到有效改善,建立了以系统有功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并针对传统萤火虫算法在迭代后期会出现在极值点附近反复振荡的问题,引入线性递减权重来改进萤火虫算法。以含DG的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来进行无功优化分析,并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图像融合算法大多利用源图像信息进行融合,融合模型的建立和融合参数的配置主要依赖于经验,存在随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图像边缘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边缘检测;然后利用边缘相关性作为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搜索融合参数;最后利用融合后的多尺度边缘重构出融合图像。该算法克服了融合模型对经验的依赖性,使得源图像边缘信息最大量地保留在融合图像中。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能够有效包含源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7.
刘荷花 《科技通报》2015,(2):104-106
对Web故障监测异常数据的自适应重写可以实现对Web数据库的极值扰动盲分离,提高Web故障监测数据库的访问能力,进而提高对Web网络故障的诊断性能。提出基于极值扰动的Web异常数据自适应重写算法,引入自适应经验函数,优化粒子群进化搜索能力。选择一定的基函数与故障监测信号进行匹配,为了使粒子群摆脱局部极值,增加了极值扰动算子,进行经验约束函数调控,提高对Web网络故障的诊断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对Web网络故障数据的自适应重写,信号恢复和跟踪效果较好,提高了对Web数据库的访问精度,在Web网络数据库故障检测和数据调度访问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群优化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全局优化技术,PSO算法通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复杂搜索空间中寻求最优区域。PSO的优势在于算法简单,容易实现。从研究PSO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无功优化、最优潮流计算、电网扩展规划、机组优化组合、经济负荷分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出发,对其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问题的操作变量既有连续变量又有离散变量,同时它还是混合了多个变量和多个约束条件的一个非线性的规划问题。本文中阐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是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算法,是针对无功优化问题的特点提出的。考虑到算法的一些问题,通过引入动态的惯性权重和收缩因子来达到对原有算法的改进目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MPSO(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作为一种新的算法被提出来,同时结合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实际情况,证明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宋鹏  王国富 《大众科技》2013,(12):71-73
传统的基于最小方差原理的反演结果依赖于初始模型选择,易陷入局部极小,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利用完全非线性反演方法-粒子群反演算法,对核磁共振探测地下水的数据资料进行反演解释,该算法具有操作简单,并行处理,不要求被优化的目标函数具有可微、可导、连续等性质的优点。将基本粒子群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结合,加入非线性约束优化条件,使其适用于核磁共振探测地下水数据资料的反演解释。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群反演算法反演结果精度较高,收敛速度较快,验证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核磁共振反演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